分卷阅读19


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河水啊它哗啦哗啦往东流,古代的名人啊全被拍死在了沙滩上。】

北宋,听到这般解释的沈括,受宋仁宗吩咐,在天幕上缓缓打出了一个:【?】

据他观察,这是后世表达疑惑的符号,他现在就很疑惑,为什么千古风流人物要被拍死在沙滩上?

好在节目组可能事先预知了明意的文化水平,接下来的整首诗词以全息影像的方式呈现。

这套设备采用了最尖端的虚拟仿真技术,结合人体肉眼分辨率成像,李导在此处特地秀了一把直播间的黑科技,让观众隔着屏幕也能有身临其境之感。

于是北宋诸人和现代直播间的观众一起体验了一把赤壁全景游。

江水两岸悬崖屹立,横空而出的乱石让周围的崖壁看起来更加巍峨不可攀,观众们此时好像坐在一只随波晃荡的小船当中,微微抬头,还能有头晕目眩之感。

现代直播间的观众已经沸腾:wow!这家公司VR技术已经发展的这么高超了嘛!

北宋,大臣们好多丢了人,惊疑声汇成一片,嗡嗡不止。

“这是怎么一回事?难不成是神仙赐下的幻境?”宋仁宗赵祯还算冷静,看着身边围了一圈前来护驾的臣子,问出了声。

沈括思索了片刻,回道:“应当是那天幕中的姑娘要带我们一起去领略苏轼当年看过的赤壁,想来是没有害处的。”

面上虽然克制,但沈括内心却掀起巨浪,这是怎样一个原理?后世的“看客们”并不像他们一样激动,是不是说这种工具还算常见?通过方才的留心观察,沈括发现放出画面的是一个矩形的盒子。他自小对这种东西感兴趣,如果能问一问天幕这种原理,他是不是也能造一台这样的成影盒子?!

惊涛拍打着两岸的石壁,回旋的浪花卷起,像是一堆堆洁白的雪,自古江山如画,多少豪杰名列画中。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说到此处,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当年赤壁之战的主人公周公瑾周瑜,据说周瑜是三国时期难得一见的美男子,赤壁之战时曹操率二十万大军挥师南下,周瑜诈降,派人采用火攻的办法,只用了三万精兵便将曹军歼灭大半。】

【苏轼的一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周瑜当年运筹帷幄、气定神闲的姿态,又用“小乔初嫁”,以美人相衬周瑜的胜者姿态。】

宋朝的文官们此时也顾不得惊恐,纷纷拊掌叫好:“妙!真是妙啊!”

就连苏轼本人也立在回乡的船头,心潮澎湃:“写的真好!果然人还是越老越有才!”

但直播间的评论区却是另一种风格。

【123:周瑜和小乔,官配啊!】

【喵君:嗯......我小乔技能玩得最好!】

【鱿鱼铁板烧:实不相瞒,我当年磕的是“策瑜cp”......】

明意回归正题:【不过这首词的结尾回归到了苏轼自己的情感,这首词写的时间略早,苏轼站在赤壁遗址,想到周瑜当年年轻有为,而反观自己被贬此地,在怀古的同时也就不免有些伤感自己如今功业未立、仕途波折了。但老苏他是谁,“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管他什么历史风流人物,现在不是都化作了炮灰,自己纠结的这点破事也会转眼成空。不妨敬月亮一杯,,笑看人生如梦一场。】

【苏轼的这首《念奴娇》算得上是豪放派的代表,里面有波涛壮阔的风景,有关于千古历史的慨叹,还有作者自己欲语还休的情感,最后都随着滔滔江水东去了。好的词是能让人同时体验到画面美、文字美、音律美和情感美的,苏轼的这首词基本上全部做到了。所以才被誉为怀古诗词当中的“千古绝唱”。】

天幕上是赤壁波澜壮阔的风景,风景旁以飘逸灵动的行书书写着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背景音则是小提琴和古筝的合奏,沉浸在这样的视听体验里,北宋所有人都很难对明意的这番评价提出异议。

【下面这首《赤壁赋》就更能看出苏轼境界的提升,主播在读高中时也像大家一样头疼它的默写与背诵,甚至翻来覆去读了好几遍也不明白苏轼到底在说什么,至于其中的人生哲理,对于高中时期的我来说简直是在说天书,半点都不理解。但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我反而渐渐能读懂这首《赤壁赋》了。接下来,就让我们从“惊涛拍岸”转向“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去体验苏轼的另一重境界!】

作者有话要说:

1.鱼戏莲叶间——《江南》

2.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

3.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苏轼《初到黄州》

4.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更有鲈鱼堪切脍,儿辈莫教知。——苏轼《乌夜啼·寄远》

6.苏轼吃河豚“可以为之一死”选自南宋孙奕《示儿编》

第16章 黄州(九)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根据主播所剩无几的文化常识,我能告诉你这一天是农历七月十六,月亮应当又大又圆。】明意打开摄像头,开始对着直播间的观众胡侃。

【关于苏轼这一天究竟和谁一起去了赤壁,有人说是和一个姓杨的道士,但我们初中学过的一篇课文叫《核舟记》,里面讲苏轼是和佛印和尚一起去的,无所谓,反正老苏他朋友遍天下,和谁去不是去?】

天幕中的景色缓缓拉开,清风缓缓吹拂,在江面留下几道浅浅的波纹。苏轼所在的小船没什么方向和目的,大有一副漂到哪里算哪里的架势。

船桨微动,击起一阵涟漪,浮动的水纹与清冷的月光汇合,滟滟波光如落星辰。

苏轼酒量不行,虽然才小酌了几杯,但他已经有点醉醺醺了。此刻望着水天相接的胜景,吹着清冷和缓的微风,他觉得自己下一秒就要羽化登仙了。

【“得道成仙”可以算是古人永恒的话题,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谁都无法抵抗长生不老的诱惑。但能被推崇为仙者的,一般都有着超脱世俗的气质,比如我们熟知的诗仙李白,此处主播要提及的是,苏东坡在黄州,因为所作诗文潇洒超脱,也被后人称为“坡仙”。】

【乾隆:那是自然,朕向来是称东坡先生为“坡仙”的!】

画面外的青年苏轼拍了拍弟弟的肩膀,难掩得意:“子由,你看以后的老哥厉害吧,你以后就是‘坡仙之弟’,坡弟!”

苏辙:???为什么我不是仙弟?

【大家都知道古代文人喝酒喝嗨了就要吟诗作赋了,于是和苏轼同行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