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
的几位客人就开始弹唱了,唱歌的唱歌、吹箫的吹箫,声音悲戚难忍,让深渊里的蛟龙听了都舞动,孤舟上的寡妇听了都哭泣。】
【东边雨:“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我愿称之为古诗默写决赛圈难度!】
画面里洞箫声动,幽怨哀伤。
苏轼一听不干了,看着朋友真诚发问:“老兄你干吗这么不开心呢?”
客人回道:“你看这里是赤壁的遗址吧,想当年曹操率二十万大军挥师南下,战船绵延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也是跟我们一样在这江面上喝酒作诗,何等的意气纷发,可他现在在哪儿呢?更何况我和你这么普普通通的两个人,像是天地间渺小的一粒粟米,和这无穷无尽的长江比起来,生命何其短暂!何等悲哀!”
画面里的苏东坡点点头,反驳别人的第一步,是要先假装认同对方的观点,于是他拍了拍同伴的肩膀,一脸真诚:“嗯,我觉得老兄你说得对!”
第二步,是要善于运用反例来扳倒对方,苏轼接着道:“可是你看这江水与月亮,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江月无穷无尽;若是要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间的万物最终都会消亡,你我不过是其中渺小的两个个体,和天地一同遵守消逝的规律,有什么可惜的呢?时间会流逝、躯体会老去,说白了这些都不是我们能掌控的,我们唯一能够掌握的,是用我们的眼睛去看清风明月,用耳朵去听万籁之音。”
第三步,要进行一个有力的总结:“所以说,我们能够把握的感官体验,我们能够享受的当下,才是天地赋予我们用之不竭的宝藏,你享受就是了,想那么多干嘛?”
【主播先前之所以说苏东坡的《赤壁赋》是另一层境界,关键就在于此刻的他已经看清了生命的本质,不再为一时的得失而悲伤失落,而是俯瞰整个生命,以思想的形态保持了永恒。】
说到此处,明意笑笑:【想必当初初到黄州,想要效仿阮籍在穷途时痛哭的苏轼,也未曾料到自己有一天会被黄州的清风明月治愈,达到一种“看开了”的境界。】
画面外的苏家三父子若有所思,虽然写下这篇文章的人是未来的苏轼,但此刻的他们还需要多想一想才能明白其中的深刻哲理。
一路行舟一路思索,日夜不停地赶,他们终于赶回了眉州。
故园满是熟悉感,只是家中却略显萧索。
病榻上的程夫人面容苍白,苏家三父子专门请了名医来治,却只得到了大夫无奈的叹息。
生死是这世间所有人绕不开的一道关卡,即便刚刚听完《赤壁赋》里豁达超脱的人生观,苏轼也不能接受母亲时日无多的这个现实。
程夫人倒是一脸泰然,多日不见,她看向两个儿子的目光里盛满了温柔和怜爱:“我倒是不曾想过,有朝一日,能像听话本子一样旁观我儿的人生。”
程夫人说的是天幕降临一事,自从天幕出现,她撑着病体看完了始末,越到后面越是觉得放心。至少从现在来看,她的儿子们并不会在生活面前不堪一击,他们有能力应对这变幻无常的人世。
“阿大,没想到当年读《范滂传》,竟能一语成谶,母亲十分自豪,你后来果然做了范滂。”程夫人看向大儿子苏轼,面上挂着欣慰的笑意。
苏轼跪在榻前,眼眶通红,在听到母亲的话后不禁怔然。
当年他和弟弟还是孩童的时候,母亲给他们讲东汉《范滂传》,说那范滂心系百姓、为官刚正不阿,却因此遭到小人排挤陷害。范滂上刑场前,自愧不能为母亲尽孝,范母擦干泪对儿子说:“骨气和长寿若不能兼得,我当然支持我儿选骨气。”
当时的苏轼年纪虽小,听完这个故事却大为震动,当即扑进母亲怀里发问:“母亲,若我以后要做范滂那样的人,你允许吗?”
程夫人是怎么回答的,她笑着把儿子揽进了怀里,郑重道:“我儿有这样的志向,我岂能不做范母?”
如今来看,按照天幕中交代的苏家走向,冥冥之中,苏子瞻确实走上了范滂的路,只是可惜,那时的苏母已经不在人世了。
想到这点,苏轼的悲恸再难抑制,无论他在京城多么受人追捧,无论他的诗文多么名震千古,在母亲眼里他只是爱读书爱玩闹的大郎罢了。此时此刻,他只想长长久久地做母亲膝下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神迹能预知未来,让我临终前再见你们一面,我已经很满足了。此后道路艰辛,你们兄弟二人当同荣辱、共患难,此外,好好侍养你们父亲。”
程夫人吃力地抬手,将两个儿子的手放到一起,最后看了一眼丈夫的方向,放心地闭上了双眼。
真正的悲伤是无声的。
这是青年苏轼人生第一次经历至亲的离别。饶是他向来才思泉涌,此刻也不能用完整的字句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一旁的苏洵扶着桌角,勉力让自己不要摔下去。
妻子十八岁嫁给他,不嫌弃苏家贫困,用尽一切办法操持家务让全家过得舒坦一些。当年的苏洵屡试不中,当所有人都嘲笑羞辱他时,是程氏在一旁鼓励信任。谁能想到,眼看两个儿子前途无量即将飞黄腾达,她能这么撒手而去!
苏家的定海神针,儿子们的启蒙导师,苏洵自己的精神支柱,就在这一天,永远地离开了苏家......
作者有话要说:
1.《赤壁赋》苏轼
2.程夫人教子,来源百度百科
第17章 黄州(十)
丧葬中诸多繁琐的事宜让苏家上下的悲恸暂时淡化,守灵、摔碗、扶棺、迎送前来吊唁的宾客,待父子三人缓过神时才突然意识到,天幕已经许久不曾降临了。
按照规矩苏轼和苏辙要留在眉州守孝三年,范公遗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们原本还计划着在这段闲暇的日子里能从天幕中窥得几分国运走向,好能够在以后更好地为朝廷和黎民百姓效力,谁能想到这天幕突然不播了。
其实现代生活里明意只是去度过了一个为期三天的小长假,假期一过,她就又和普通社畜一样守在直播间了。
【嗨?】打开摄像头,明意冲直播间的观众们挥了挥手。
【乾隆:朕已阅,速速开讲。】
天幕再次出现,北宋的朝臣百姓们重新停下手中的活计仰头望天,他们就说嘛,哪有神仙讲故事讲一半的,这不是故意吊人胃口嘛。
眉州苏宅,苏洵捋着花白的胡子长叹:“果然是神迹啊!神迹佑我苏家,知晓我苏家有丧,这才推迟了降临时间!”
【我们上次说到苏轼在黄州游玩赤壁感悟人生,那么今天主播大致为苏轼的黄州生活收个尾,毕竟再不给老苏升个官,黄州的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