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


了,张怀民并不想拒绝苏轼的邀请,毕竟这是他来了黄州以后为数不多的玩伴。

趿上鞋行至门口,张怀民开门,苏轼乐呵呵的面孔呈现在眼前。

“你没睡啊!太好了!陪我散散步怎样?”

张怀民望了一眼不远处黑咕隆咚的夜色,还带着些被从睡梦中薅起来的茫然:“去哪儿散步啊?”

“就这儿啊,你这院子就能散,就地而散,散步赏月讲究的是和谁一起,其余的并不重要。”

这话说的真窝心,张怀民原本的困意立刻消失的一干二净,回了苏轼一个赞同的笑。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洒清辉,落在院子里好像让这小小的庭院盛满了水,水里面好像有水草浮动,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123:划重点,“藻荇”两个字写不对,古诗默写一分就没了。】

【丐帮帮主:我觉得这俩人真的该睡了,不然怎么把竹影看成水草的。】

【柠檬树:楼上能不能有一些浪漫的想象,在众人皆睡我独醒的时刻,有朋友相陪伴,苏东坡自然心情愉悦,自然会产生一些美好的比喻。】

【小精灵多比:懂了,今晚就试试三点给兄弟打电话喊他去吃烧烤,见证友情的时刻到了!】

明意补充道:【不过主播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一般情况下是不建议用这种办法去测验友情的,除非分手生孩子捉小三这种大事,在半夜扰人清梦可能会挨打。】

天幕中的苏轼可不这么觉得,他望着月亮,谈论起了自古而今的诗词名篇。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李太白月下独酌的浪漫飘逸。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张若虚如梦似画的春江月夜。

苏轼转头,一脸嘚瑟:“怀民,你可知道‘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是谁的诗句?”

张怀民看着自己身边这个快到知天命年纪的朋友,觉得他有时候天真幼稚到像个孩童,但朋友嘛,不就是互相包容的,于是道:“我读过,是老苏你自己的诗。”

苏轼拍手,哈哈大笑:“不错不错,怀民你真是博学多才!”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是全篇的收尾句,直截了当的点明了两人“闲人”的身份,苏东坡话语里有对自己被贬的自嘲,但更多的是对自己如今悠闲生活的自得,好像在说,你看哪里没有好风景,但像我和怀民这样有情趣、有格调、又有时间去欣赏的人可真不多呀!】

【苏轼自从到了黄州以后,流传千古的诗文就跟不要钱一样往外冒,朝堂里面那些原本嫉妒他的小人每每收到他的诗都能气个半死。不过今天我们要夸的是张怀民,在所有人都害怕受牵连不愿意和苏轼交往的时候,他能放弃睡觉陪他散步瞎晃,这种能够随意打扰、说走就走的灵魂挚友,麻烦给我们来一打好嘛!】

明意说得激动,天幕外的北宋诸人却是反应各异。

最蠢蠢欲动的是已经和苏轼有交往的朋友们,他们此刻心里有一个共同的想法:牺牲一晚上的睡眠就能换取名垂千古的机会,要不要到时候努力一把,让这篇《记承天寺夜游》里面的主角变成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

但少废人如吾一人者尔。

1.《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东坡志林·第一卷》

2.《黄州快哉亭记》【宋】苏辙

第15章 黄州(八)

【苏轼在黄州,主打的就是一个“美食美景治愈人生”,他游览美景时的心得体会也为我们贡献了不少名篇,我们高中的必背篇目《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也诞生于这个时期。】

【丐帮帮主:退退退!《赤壁赋》默写老子就没全对过!】

【123:啊啊啊救命我真的不想回忆我高中因为背不会《赤壁赋》被老师罚站的经历......】

【白日大睡:明天就要默写了,你猜我为什么这个时候来看直播。】

因为今天的篇目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古诗默写部分绕不开的坎,评论区很多人一下子找到了共鸣,纷纷表示自己有那么几个早读是被《赤壁赋》虐过来的。

北宋的文人们看着天幕上的发言,一致表示疑惑:真的有那么难吗?听意思就只是一篇文章诶,他们从小背诵儒家经典,有时候一啃就是整本书,为了应付科考那可是从尧舜禹到当朝的文章典故都要浏览一遍,啧,后世的学生是不是不行?

明意好笑地看着评论区涌现一片哀嚎,安慰道:【或许你们应该庆幸,教学大纲里面没有强制让你们把《后赤壁赋》也背了,毕竟苏东坡当年可不止去了赤壁一趟,留下来的也只是我们看到的这几篇而已。】

【小葡萄:好,让我们一起叩谢东坡先生不写之恩!】

【乌黑马琪:叩谢东坡先生笔下留情!】

天幕外的苏家三学士:......

看气氛烘托的不错,明意用遥控器打开投影,开始了今天的讲述:【苏轼畅游赤壁,自然离不开美酒佳肴,虽然据考证当年他玩的赤鼻矶并不是真正的三国赤壁遗址,但这并不妨碍东坡先生带着烤鱼酒葫芦欣然前往。】

【苏轼一生爱吃肉,肉类里面除了自创的“东坡肉”,就要数鱼肉最得他的欢心。别人写鱼,一般都把鱼当做景物来描写,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鱼戏莲叶间”、“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苏轼笔下的鱼都是怎么出来的: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更有鲈鱼堪切脍,儿辈莫教知。”

也就是说,如果苏轼哪首诗里面出现鱼了,不需多问,老苏他又吃上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河豚这种鱼虽然被誉为“扬子江第一鲜”,但是它含有剧毒,苏轼他自己钻研出了做法,不是代表旁人就可以轻易吃的!南宋当时流行一句民谚叫做“拼死吃河豚”,其中的主人公就是苏轼,据说苏轼是因为吃起河豚来大快朵颐,还叹到“可以为之一死”,所以让河豚这种一般人不敢轻易尝试的食物和大名鼎鼎的苏学士挂上了钩。】

【丐帮帮主:或许河豚它并不想借苏轼出名呢?】

【kk:谁会希望自己以一道菜出名,河豚表示很屑,老子都把自己修炼成剧毒了还要被你吃!】

【河豚:没有人为我发声吗?】

说到此处,明意言归正传:【我们刚刚说到苏轼带着烤鱼和朋友去黄州旁边那个传说是赤壁遗址的地方去了,虽然这地方不保真,但还是勾起了东坡居士的怀古之情的。】

【“大江东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