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
到大众知识范围,明意也不过多解释,自动选择闭嘴。
北宋的一干朝臣已经及时抄下,将这些字句在口中咀嚼,像是喝了一壶陈年佳酿,越发觉得韵味无穷。
乾隆拊掌:朕不仅会背,朕还时不时写出来品读!
画面中的苏轼迎着山间斜照,穿透乌云的光影落在脸上,让他眯了眯眼。只是在山间走了一段路,遇了一场雨,他却像是旁观了自己前半生的生活。
这场穿林打叶顺头浇下的雨,是乌台诗案几近于死的恐惧、是初到黄州被摔进泥土里的愤世嫉俗、是困境落魄迷茫的前路,但那又怎样,雨停了,他不是照样在有滋有味地生活?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回头看了一眼来时的路,山间多尘土,遇雨则变得泥泞不堪,依稀能看到他方才走过时留下的一串脚印,在随着时光流逝慢慢干涸,成为过去的足迹。
李导很懂特效,指挥着音响师在这个时候播放了背景音效,在悠扬的古音中,画面里的苏轼对着来路微笑,不再流连于此,继续信步向前走去。
投影到此告一段落,明意的声音恰到好处出现:【这句“也无风雨也无晴”,既是在说眼前风景,也是在说苏东坡自己对于人生和仕途的理解,一帆风顺也好、坎坷曲折也罢,如今在他眼里都是一样的,不足以让他为之牵肠挂肚,不足以让他终日挂怀。】
【他是在用这首词告诉北宋的天子朝臣,告诉后世读者,亦是告诉自己:乌台诗案过去了,他苏东坡将挥笔写新诗,宠辱不惊地过自己的新日子。】
【丐帮帮主:全体起立!祝贺老苏涅槃重生、王者归来!】
【123:楼上你吓到我了,我们语文课代表当年就是让我们全体起立背这首词的......】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希望大家也能学得苏轼的几分旷达,将生活中的压力等闲视之。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大家晚安!】明意熟练地下播、拎包、拔腿就走。
不过今天走出写字楼的她,看着马路上来往不息的车辆,没了平日里的戾气,反而感觉比以往多了几分元气。这就是诗词的魅力吧,明意笑笑,随着人潮往地铁口的方向走去。
从汴京赶往眉州的路上,苏家一口人暂时放下了这几日萦绕在心头的心焦,讨论起这首让人拍案叫绝的词来。
自天幕出现以来,苏洵一直在为大儿子的未来担心,但这几日看下去,尤其是读到这首《定风波》,他忽然觉得,自己好像也不必操心?人生在世,若自己觉得“适意”,那无论处于何处都能过得自得其乐,大儿子自我开解的能力这么高,他替他焦虑个什么?
彼时的苏轼还不曾经历神迹中的落魄磨难,但天幕中的画面栩栩如生,让人如身临其境,他或多或少也能触碰到一丝那时的心境。但他最大的感触是,未来的自己真了不起啊,这词写这么好,据说还要流传千年广为传颂,他要不要自己提前给自己写篇赞文?
作者有话要说:
1.“东坡雪堂”出自【宋】苏轼《雪堂记》
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
越发感到自己是个文盲了(咸鱼望天)
第14章 黄州(七)
【最初,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夜晚。】
配合着明意的解说,天幕中升起一轮皎洁的孤月,夜色低垂,四野俱静。
【这一年是元丰六年,距离苏轼被贬黄州已经快要过去四个年头,老苏他在这里逐渐吃得好玩得好,把自己当做了半个黄州人。今天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临皋亭周边不少农人已经陷入了梦乡,懂?】
评论区飘过了一排的“哈哈哈哈”和“懂懂懂”......
【苏轼在黄州这些年,可能是因为一开始烦闷忧愁睡不着,也可能是突然不用处理政务了整个人闲的发慌,渐渐养成了夜游的习惯。】
【“解衣欲睡,夜色入户,欣然起行。”我们至今仍未得知为什么一个人都准备脱衣服睡了能突然像打了鸡血一样起来嗨,可能古代的月亮和今天的月亮不同,古代的月亮天然对文人有着迷之吸引,所以苏轼能在看到月亮时一拍床板果断出门。】
【丐帮帮主:哈哈哈主播你不如说老苏多少带点狼人血统,见到月光就热血沸腾。】
明意咳了咳,将话题拉回:【虽然有点想一出是一出,但是他是苏轼啊,这样的行为很合理有没有!我们再看下一句,“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苏轼当时应该是把能陪玩的朋友在脑袋里挨个想了一圈,最后清楚地意识到这个时候没人陪自己玩。】
【没关系,他还有底牌,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他去和周公约会了,他还有怀民。】
画面中的苏轼在门口站立,略微思索了几秒,便瞄准了这次夜游的目的地,神采奕奕地往承天寺的方向出发了。
【这个叫做张怀民的小吏呢,我们至今在历史上获取的关于他的记载都很少,只能从苏轼写给弟弟的信里面判断出,张怀民也是仕途不顺被贬到黄州的,并且苏辙也在《黄州快哉亭记》里面评价,说张怀民虽然被贬但没有因此抑郁悲伤,反而寄情山水恬然自适,换句话说,就是和自己老哥一样没心没肺,能在黄州凑一块儿玩。】
【史书上关于张怀民的记载虽然寥寥无几,但就是因为苏轼今晚去找他,让今天所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都认识了这么一个人,几乎知道苏轼的,都知道他有一个说走就走的朋友叫怀民。】
【怀民来到黄州的时候,苏轼已经在这里玩了四年多了,他自认为怀民初来乍到,心情肯定还带着初被贬的郁闷,让朋友拥有一份好心情是自己的责任,苏轼自觉担负起了拉怀民出去嗨的角色。】
天幕中,苏轼一路大步流星,熟门熟路地来到承天寺,隔着一道墙就开始喊:“怀民!怀民你睡了没?”
没人回应,但是他这一嗓子惊醒了承天寺周边的狗,开始是一声犬吠,不出片刻,此起彼伏的犬吠开始交相呼应。
【关于张怀民这一晚上到底睡了没我们无从得知,但似乎所有人都觉得,以苏轼的性格,把朋友从梦里拉起来嗨,是他苏东坡做得出来的事。】
天幕外的苏轼:??后世之人是不是对我有什么误解?
天幕中的苏东坡见隔着墙没人回应,啧啧两声,绕过转角来到张怀民居住的房间门外,上手拍门:“怀民?怀民你睡了没?我老苏啊!你看今天月亮这么好,你不出来陪我走走啊?”
屋内,刚刚进入浅眠状态的张怀民一脸懵,睁着朦胧的睡眼在拍门声中逐渐清醒,回道:“没睡呢,你稍等啊。”反正已经被吵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