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5
所谓商量又怎么可能是商量,去寻钟离眜之前,韩信早已做下决定,钟离眜也不蠢,自知韩信来意,提醒道:“汉军之所以不来攻取楚国,是因为我在您这里;您想捕杀我去讨好皇帝,我今天死了,您也要跟着灭亡。”接着大骂韩信说:“您不是一个有德行的长者!”最终自刎而死。】
【韩信的人品自不用说了,他确实不算一个人品好的人。通过收留钟离眜,又要取钟离眜项上人头以保全自己性命一事可以看出他人性中的复杂。钟离眜得韩信收留是感激韩信的,在最后他却也看清楚了韩信并不是一个可以依靠的朋友,却为时晚矣。】
【钟离眜一死,韩信带着钟离眜的首级去见刘邦。韩信是真觉得他和刘邦之间的矛盾皆因钟离眜而起,他怎么就犯下他认为不该犯的错误?为了表示臣服之意,韩信在刘邦还没抵达陈县时,在郊外的道路上迎接他。瞧瞧韩信的姿态,很明显他极清楚要怎么样才能让刘邦舒服,知道,依然不断的挑衅刘邦,他是想怎么样?】
秦始皇也算是长见识了,也对,一个擅长领兵打仗的人,怎么可能是个蠢货,为人处事之道,他也不可能不懂,不过是不屑为之。
刘邦咬牙切齿,“想怎么样,无非是为名为利,他觉得我给不了他,所以他要自己争来。得了名利,又怕臭名昭著,畏于生死。韩信也不过是一个寻常人。”
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寻常人。
韩信捏着食指,没有回答沈悠的问题,有时候他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听从陈平之计的刘邦早预先安排了武士,见韩信来了,当即让人逮捕韩信,把他安放在后车上。韩信大喊问:“果然像人们说的那样,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然平定,我也该烹杀了?”】
【面对质问,刘邦必须正告,“有人告你谋反啊。”别的话
也不再多说,刘邦让武士把韩信反绑,给韩信戴上械具。其实既然刘邦将韩信绑了,更以谋反之名,他完全可以杀了韩信,但回到洛阳后,刘邦却赦免了韩信的罪状,削去王位,将韩信改封为彻侯,号为淮阴侯,封地在韩信故乡淮阴县。这也是我们称韩信为淮阴侯的由来。】
【对于刘邦没有顺势杀韩信的原因,大家别忘了,大汉刚刚打赢项羽,异姓王有七个,拿下一个韩信不代表什么,当然,在刘邦心里韩信是最让他头痛的一个,把人捏在手里,不杀他,难道不比杀他更能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韩信谋反了呢,别管证据不证据的,有人告了,刘邦也以谋反的名义将韩信拿下,不杀他难道不是在昭显刘邦的大度,他还是很顾念功臣的,正因为顾念,只是削去韩信的王位,韩信还是淮阴侯。其他异姓王一样,但凡谁要是自觉不当王的,他会留他们性命,更会让他们安享荣华富贵。】
刘邦他没想赶尽杀绝,无非想要夺异姓王大权罢了,有什么问题?
【对,刘邦算盘打得响亮,对异姓王来说,他们看不到韩信活着依然为侯的事实,他们看到的分明是韩信被夺王位一事,自是叫他们警钟大响,一时间个个都在暗中做准备,随时反了刘邦。】
【暂时一切都跟韩信无关了。韩信被夺王位,被封为淮阴侯,对他来说是极大的打击,知道刘邦畏惧厌恶他的才能,韩信常常装病不参加朝见或跟随出行。韩信日益怨恼忿恨,在家中闷闷不乐。对于和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等人处在同等列侯的地位而感到羞耻。】
【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自称臣下,并说:“大王竟然肯光临臣下的家门!”韩信出门后,自嘲道:“我居然活到了和樊哙这种人为伍的地步!”】
【对此,我想说了,韩信那是因为周勃、樊哙他们同等列侯而以为羞耻吗?分明是不舍于他被夺去的王位。不可否认,没有韩信刘邦或许根本不可能得到大汉天下,但如灌婴、樊哙等人,大家都是侯,且都是早年随着刘邦出生入死一起打天下的人,再是功高,怎么就能看不起人了呢?好吧,也算我说错,韩信何止看不起灌婴、樊哙他们,我都怀疑他连刘邦都看不起。】
【为什么我这样说呢?有一回刘邦悠闲地和韩信谈论各位将军才能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刘邦问韩信:“像我这样的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刘邦说:“你怎么样?”韩信毫不顾忌的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所谓韩信领兵,多多益善就出自这一问一答。】
【有时候也是不得不服了刘邦,谁听了韩信的话心里不得有气,刘邦却笑着说:“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抓住了呢?”仅此一句让韩信瞬间清醒对答:“陛下不善于统领士卒而善于领导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抓住的原因。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看,韩信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吗?不,他从来不是不懂,是不屑于。但他也知道,刘邦是真会杀了他的。】!
第251章 提前准备?
刘邦听着想说的是,没错,他知道自己不如韩信会打仗,韩信话说得那么直白,逼最后他得自己给自己找回场子,韩信真够无所顾忌的。
“陛下要杀韩信吗?”吕雉突然冒出一问。
“如果可能,朕谁都不想杀。能不杀吗?”刘邦由衷一问,要是让他选,他是谁都不想杀,能吗?
很明显并不能。
“夺了他们的王位,兵权,朕不必再担心有人危及大汉天下,朕如何就容不得他们活着?”刘邦由衷的心里话,好让吕雉知道,他其实只要天下安定。
“妾明白。”吕雉相信刘邦倘若是一个杀人如麻的人,他第一个要杀的人就是吕雉。在多少男人看来,一个胆敢杀他的儿子和女人是罪无可恕的?
“倘若能够让韩信心甘情愿不为王,陛下会容他活吗?”吕雉明白归明白,依然出言索要一句承诺。
刘邦同吕雉对视,吕雉道:“姻儿为了大汉,为了陛下,也为了妾,愿意嫁给韩信,妾也希望陛下能够顾念姻儿几分,至少,如果确定韩信不会危及大汉,陛下能够容他活着。”
哪怕吕雉同意刘姻嫁给韩信是无奈之举,也是为大汉着想,刘邦问:“若韩信有反意呢?”
吕雉毫不迟疑的答道:“妾会毫不犹豫的杀了他。”
既然要刘邦一个承诺,吕雉并不会吝啬给出刘邦想要的答案。他们夫妻之间不至于连最基本的默契都没有。
“好,朕也答应皇后,只要韩信不反,朕一定会让他活着,和姻儿白头到老。”刘邦在答应刘姻嫁给韩信时,已经想过最坏的结果,吕雉讨要一个承诺,是在不危及于大汉的基础上,刘邦当然不可能吝啬不答应。
夫妻二人各有所得,算是相互达到目的。
【韩信啊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