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4
有人没能忍住的问:“大王,若是您早知陛下会如此待您,您当年还会帮陛下吗?”
韩信深着的望着天幕道:“有些事我不是现在才知道结果,项羽早派人和我说透,就连蒯彻也告诉过我。可那又如何?”
是的,就连沈悠都说了,但那又如何。
可韩信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呢。再来一回,韩信到底还帮不帮刘邦?
【韩信是委屈的,毕竟刚过了河就被刘邦拆桥,换成谁心里都会不痛快,但韩信在很多事情上也在不断触及刘邦的底线,让刘邦根本没有办法把他单纯当成功臣。比如他被去往封地后,项羽身边有一个叫钟离眜的的人投奔了他。刘邦恨钟离眜,因当年钟离眜在楚营时多少与汉军将领交手,没少让汉军吃亏。得知人在楚国,刘邦下令楚国将人拿下。】
【人,韩信是没有给了,毕竟要不是因为他和钟离昩交好,对方也不可能在项羽败了之后投奔他。可是刘邦已然下令将人捉住,韩信不把人交出去,刘邦能痛快?韩信收留朋友无可厚非,但除了收留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吗?要知道刘邦杀了项羽之后,对项家人并没有赶尽杀绝,新仇旧恨比起天下安定,于刘邦不值一提。】
【唉,我之前就说过了,韩信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纵观《史记》中关于对他的记载,他明明聪明绝顶,极擅看透人心,有时候又很天真,天真的认为因为他的功劳,刘邦作为皇帝会诸多包容于他。他总是一回又一回的试探刘邦的底线,也不知道他是想要证明自己在刘邦心中的份量,亦或者想要激怒刘邦。】
【就钟离眜的事,刘邦已然下令让他把人捉住,韩信不但不捉,更把人放眼皮底下,纯纯是挑衅。汉六年十月,有人上书控告韩信谋反,谁告的不重要,咱们都知道,别管是谁被控告谋反,重点不在于谁告,有没有证据,只在于坐在高位上的皇帝信与不信你。】
【二凤一朝多少臣子被告过谋反,除了真正谋反的侯君集,其余人完全没有事。到韩信头上,不是没有人怀疑过,或许所谓的上书控告都有可能是刘邦指使的。!】
“屁!朕想除韩信不假,岂会做出诬告臣子的事。”刘邦当下不服的反驳,此事他尚未做,并不认为自己以后会做,天幕不许胡言乱语。
吕雉淡淡的瞥过刘邦一眼,“就算是陛下做的又如何?”
底下的人知晓刘邦心思,为刘邦递上韩信把柄,好让刘邦顺势出手对付韩信也不是不可能。
刘邦突然一眼看向吕雉,脑子瞬间灵光了,“真干?”!
第250章 自视甚高
吕雉不想说话了,刘邦是忘记了吗?他们要把女儿l嫁给韩信,就算法子可行,现在也不可以。
“陛下觉得此时纵然有人告韩信谋反,陛下能让韩信进京对峙?怕只怕陛下诏韩信入宫的诏书刚下达,各位诸侯王已然举兵而反。”大汉刚建,百废待兴,再起战事对大汉并不是一件好事,刘邦要挑事?
刘邦??他有说过挑事的话?分明是吕雉的言外之意是让他挑事,是他误会?
夫妻二人一时间大眼瞪小眼,不过,重点是这个吗?他们就不想想此时此刻韩信的想法?
韩信在听到有人上书告他谋反时,又听到沈悠说有人猜测所谓上书告他谋反一事极有可能是刘邦在背后做推手,韩信想了想最终摇摇头,刘邦不至于吧。
不过,钟离昩的事确实是他思虑不周,一直留着人,不给人交代,不好说。嗯,刘邦想捉人,韩信想保人,因此该好好想想到底怎么跟刘邦说,把一些问题解决。
“大王,您听见了,陛下容不得您,大王若是再不动手,怕是要被陛下赶尽杀绝。”韩信没有当回事的话,身边的人相当认真,赶紧出言提醒韩信,这种情况下绝对不能坐以待毙,否则极有可能会落得合族被灭的下场,韩信当真不在意身首异处?
没想到韩信闻言扫过他一眼道:“陛下要将鲁元公主嫁我,而且让太子刘盈送嫁。”
是的,此事哪怕韩信并未答应,刘邦与吕雉总是表露出诚意。可见,此刻刘邦并不想撕破脸,也是不好撕破脸。
“大王难道要娶大汉公主?岂不是给自己身边留了个探子吗?万一要是汉王让公主栽赃陷害大王,大王该如何是好?”身边的人急了,连声劝韩信,望韩信三思。
然而韩信只是冷冷瞥过对方一眼,“你想让我反?”
是啊,不娶鲁元公主,韩信须得做最坏打算,起兵造反。
但凡韩信有此打算就不会等到今天,至于今天要怎么做,看着韩信的人其实不太确定了。
也是因为不确定,韩信所问,让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无论上书状告韩信谋反的是谁,总而言之刘邦收到消息就不会当作什么都不知道,在刘邦讨要对策时,陈平给刘邦出主意,让刘邦假装巡游云梦泽,抵达楚国西部边界陈县时召集诸侯来会见,等韩信拜见时,便趁机将他拿下。刘邦照做。发现没有,陈平计谋其实挺狠。离间计,攻心计,再有来个瓮中捉鳖。所以当吕雉去后,陈平想要夺权,陈平更能狠得把刘盈的儿l子全杀掉!】
陈平!!!别说了天幕,你知道吕雉在听着吗?
自打陈平听说未来的自己干了斩尽杀绝吕氏的事后,每日都提心吊胆,生怕吕雉对他痛下杀手,先一步取他性命。他就盼着沈悠千万别再提他会干的事,莫再让吕雉加深印象,让吕雉下定决心先一步送他去死!
“陈平。”让陈平想不到的是,此刻听到陈平想出的计谋时,韩信自知那个自己绝对逃不了,下场已然可
知。
不过,刘邦显然并没有就此事杀了他,倒是让韩信稍稍一愣,刘邦虽然不安,总是愿意手下留情?
韩信内心何尝不因为一闪而过的念头而变得复杂,汉王,陛下,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想置他于死地的是吧。哈,没有想到他竟然为此庆幸?
【听闻刘邦来到云梦泽的消息,要说韩信心中没有任何警惕,未免显得韩信太蠢。韩信左右为难。造成如此局面,韩信本身是要承担责任的。他不想反,若要反,他早就反了。然而此番去见刘邦,他也清楚他把钟离眜藏起来的事刘邦定会要他给一个交代。一个刘邦想杀的人,他为什么要藏起来?因为昔日的交情,今天他能为了往日的交情将刘邦的诏令置之不理,来日他会不会为了往昔的旧人叛了刘邦?】
【无数种想法在刘邦脑海中闪过,何尝不让韩信警惕。他懂得人心,偏又总喜欢挑战人性的底线。韩信手下的人像是看明白了韩信的纠结,为韩信出主意,事情既是因钟离眜而起,不如韩信取钟离眜的项上人头送到刘邦面前,以平息刘邦的怒意?】
【韩信思来想去也没能想出更好的主意,只能寻钟离眜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