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
手大理寺查案,越俎代庖。大理寺为了攀权附贵,附和行事,屈打成招,污我兄长清白,让他白白丢了性命……你说,这是不是深仇大恨?”
宋承安皱眉:“陆大人并不是这种人,这其中必定有误会。”
“误会?有何误会?大理寺原本已经查出了凶犯,可那人家里有钱,搭上了陆盛华这条线,他一个户部官员,干涉大理寺查案,竟拿我哥一个无权无势之人来顶包当替罪羊!好不可恶!”
“姑娘所言,是何时之事,缘何我从未听说?”
“你自然不知,这是济历八年的事。”
“济历八年?那岂不是十六年前的事了?”宋承安思索,“敢问姑娘,你看着比我还小些,十六年前你多大?这件事起因经过又是从何知晓?”
李亚君愣了一下:“自然是我母亲相告。”
宋承安看了看老妪,放缓了语气:“姑娘,你冷静一些,听我说。”
“你说的这件事,我全然不清楚,所以没有资格评价什么。可是陆大人爱民之心,我乃亲眼所见,他是一心扑在公务上的好官。我相信你若是不聋不瞎,民间也该有所耳闻,是与不是?”
“就算那些都是真,又如何?”李亚君果然声音弱了些,陆盛华确实在百姓中声望很好,减税和田籍新政都是出自他手,“他面子功夫做得好,不能代表他便无罪吧。”
“姑娘,你不似不明理之人,你仔细想想,陆大人若是贪小财,不可能只做这一次。而他若是因收受贿赂长期随意插手他人公务,妄断命案,如何能在官员百姓中保留此等好口碑?况且,堂堂长公主驸马,谁开出什么样的条件能让他做这种毁皇家颜面事的勾当,岂不因小失大?”
李亚君听了这话,也沉默了,宋承安趁热打铁:“我不想你们二人带着对陆大人的误会含恨而终。横竖今日你的计划已然失败,若将你们送去大理寺,你们只有死路一条。不如随我去长公主府,我带你们面见陆大人,与他对质?你可愿意?”
第28章 真相
两名画师依照侍卫描述,先后画出了两张图,图上的女子细节大体一致,陆明齐赶忙给夏默之送了一份,委托他请飞蛇协助找寻。
女子这边还没有下一步进展,冬青倒是先寻到了马夫的下落。
那是城西一家专门做马车租赁的店铺,规格不大,只有两辆马车,父子经营,只做短途运送,客货都接。
年轻车夫被找到时,吓得腿都软了:“那女子来时,说自己是陆府的丫鬟,虽然我也疑惑过,为何这等好差事会落到我头上。但她出手阔绰,说自家主子是秘密出行,我便信了。我随她去接人的时候,她也是顺畅地进了府把那位公子带出来的呀!若知道那女子是贼人,我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淌这趟浑水啊!”
陆明齐焦虑:“那你将他二人送去了哪?”
“出、出了城门,就往竹山方向去了。没走多远,路边看到了一个大婶,那姑娘便说到了,奇怪的是,那公子在里头睡着了,也叫不醒。她二人搀着人走了,还多给了我几钱,我不敢过问,就自己回来了。”
陆明齐脸色阴沉:“带我们去你停车的地方。”
“是、是!”
车夫停车的地方在一条岔路前面,四周林子很深,他们漫无目的地找寻,直至天黑,却仍未发现宋承安踪迹。
夜色遮盖了太多痕迹,要发现什么就更加困难了,陆明齐举着火把,心情烦躁得很。
忽然,天上炸开了一颗火星,不是特别亮,但声音很大,陆明齐一下认出了那是府里的信号,立刻转身朝山下奔去。
“找到兮兮了?”
“回禀世子,世子妃现身长公主府了。”
陆明齐二话不说,拉过缰绳跃身上马,往城门方向飞驰离去。
宋承安左手捏着李亚君被捆住的双腕,右手提着把匕首架在她脖子上,侍女跟在他身旁,搀着双手被绑的老妪,出现在了长公主府大门外。
“世子妃!是世子妃回来了!”门口守卫一眼就看到了四人,高呼着想靠近。
“别动!”宋承安呵住他们,“先退后。”
为首的依言停住了脚步,门口一众侍卫纷纷按刀戒备,排成一列。
宋承安怕李亚君待会情绪过激,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或被其他人防范过度重伤,决定还是亲自压着她进去:“此二人有冤情要诉,请求见陆大人一面,麻烦帮我通传一下,同时调动府里侍卫,加强陆大人周边防备。”
“是!”那守卫得了令,飞速进府禀报。
府内很快热闹起来,宋承安远远看到院子里亮起了许多盏灯笼,侍卫也多了起来,待到有人来唤,宋承安才带着人进去了。
陆盛华在侍卫的围簇下站着,宋承安为以防万一,没让李亚君上前,压着她在三丈外跪下了。
那老妪看到陆盛华,情绪忽然变得很激动,侍女被推倒在地,一旁的侍卫连忙上前摁住她,挣扎间老妪口中布条松动:“亚君,亚君杀了他!为你哥报仇!”
李亚君下意识动了动,却被宋承安用手肘制住了肩膀。
陆盛华示意身前警戒的侍卫放松,让出了一条道,他远远地仔细端详了一下老妪的面孔:“你是……李何氏?”
老妪情绪激动,无法交谈,只嘴里喊着:“陆盛华,还我儿命来!”
陆盛华又看向李亚君:“你叫亚君?你与李君是何关系?”
陆盛华气定神闲的模样让李亚君也莫名平静了一些:“李君是我大哥。”
“承安说你二人有冤要陈,莫不是为了李君杀人一事?”
李亚君下意识反驳:“我哥没有杀人!”
陆盛华明白了,回忆了一下,开始组织语言:“那个案子,是大理寺破了好久的悬案。死者是你们村的一名富绅,一开始定下的疑犯,是同村另一个富商之子,二人当天有过争斗,可案发时间那富商之子正在城里酒楼喝酒,因为心情不佳,叫了好几个乐妓陪同,后来喝得酩酊大醉,还随她们回了青楼,彻夜未归。”
“大理寺调查了许久,当天晚上人证很多很杂,但证词却都十分吻合,大理寺卿判定他们无法在这么短时间内买通那么多人,所以认定证词有效。但凶手狡猾,现场并没留下什么其他痕迹。”
“时任寺正乃我同窗好友,酒后发了点牢骚,我二人一时兴起,重新访问了富绅家中。我在他的书房暗格里,找到了一叠奴仆契书中,偶然发现其中一张契书的墨痕与纸质同其他不大一致,像是被人刻意夹在中间的。”
“我核验了一下,发现上面的印章是伪造的。又比对了其他几份,怀疑造假的契书是更改了期限,而不同期限的税额与契号不同,更改者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