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7


的游学日记上,或许以后真的能出版成册,让天下人都领略一番西域的风景。

魏琳笑眯眯看着他离去,又戳了戳王婉:“王娘子,想不想去敦煌郡逛逛啊?”

王婉抿着嘴笑起来:“想。”

“我有一封信要捎给俞刺史,你帮我送过去吧。”魏琳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一封信,冲她眨了眨眼。

那是一封空信,上面什么都没有写,她只是想让王婉多出去看看。

王婉待在深闺十几年,又在鸣沙县蹲了好几年,还从未像现在这样,可以像男子一样到处乱跑。

“王娘子比许多儿郎都还能干呢。”魏琳又笑着鼓励她道。

她这话倒是没说错,作为鸣沙县的二把手,王婉要做的日常工作已经超出了主薄的范围。

王婉头一次被人这么夸赞,低低地笑了起来。

……

又是一年春,长安谋逆一案落幕后,群臣安排好了域外的事宜,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太子即将登基。

他对于自己的友人不能前来观看登基大典一事颇有意见,疯狂地给齐沐和魏琳写信骚扰他们。

离开了友人的“关照”,他在长安城内待得很是无聊,每日除了批改奏折,就还是批改奏折。

“殿下!”英国公大大咧咧地闯进殿内,大声道,“出去跑马不!”

太子从堆积的奏折中抬起头,幽怨地看着他。

你看我像是能出去的样子吗?!

英国公挠了挠头:“殿下,怎么不让三省帮忙啊?”

太子呼出一口气。

我倒是想啊!但是那几个老头子说什么也要让我自己先看一遍,说什么亲政!

就是阿耶在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多的奏折吧!

房淮联合几位老臣,把所有的公务都推给了年轻的太子殿下,去操心他的登基大典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嘛,”英国公凑过来,看着天书一般的奏折,一阵头晕,“殿下之前杀了那么多人,现在朝中人手不够,殿下自然要亲力亲为一段时间了。”

太子无力地趴在桌案上,怨来怨去,结果还是怨自己杀了太多人了。

“但是他们确实该杀!”英国公又挥了挥拳头,很赞同他的做法。

太子瞥了他一眼,又捧起一本奏折看了起来,然后狠狠地将奏折摔在桌上。

这已经是第五十六个来恭喜他登基的了!

大臣们的奏折辞藻华丽,满篇都是对他的奉承,但对于被奏折压弯了腰的太子来说,这些通通都是废话。

偏偏他还要好好敷衍这些大臣,只能又拎起被扔掉的那封奏折,憋着气提笔回应。

魏郎什么时候能回长安啊!等林少傅走后,这些没用的奏折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帮我看看。

就像当年帮他做作业一样,应该没关系吧。太子殿下在心里想到。

“孤!决定了!”他站起来,朝着英国公呐喊到。

“啊?”英国公不解地看着他。

“孤要开特科!”

抓更多的人来给我干活儿!

作者有话说:

尝试一下周末日万感谢在2023-03-31 21:07:23~2023-04-01 21:05: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清涟 89瓶;油果子 32瓶;大米粥 30瓶;鹤丸麦外敷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7章 洪灾

◎二更◎

大夏建国不久, 科举时间并没有定数,先皇都是想起来就开一次,太子登基后的第一件事, 就是开特科。

正式的科举考试被称为常科,他所开的特科就随意多了, 只是指定一门科目, 为自己招揽能用的人才。

太子站在天台的台阶上, 听着礼部的官吏念叨着登基仪式的诏令, 整个人昏昏欲睡。

天还没亮,他就被老内侍拉了起来,整个人晕乎乎的, 老内侍在他身后轻轻咳了一声,提醒他打哈欠的动作不要那么明显。

好不容易熬过了繁琐的流程, 他还要在大殿内与群臣共宴,颁布自己登基后改元的诏令。

这封诏令正式开启了新皇的统治,已经是皇帝的司清端坐在上手,听着群臣的恭维声, 眼皮还是忍不住打架。

换到现代的时间点, 相当于他凌晨两点就被拉起来了。

群臣看着面无表情的新皇,摸不准他的意思,在下面嘀嘀咕咕, 这种声音听上去更催眠了,司清觉得自己能倒头就睡。

一般来说,新皇即位,都会搞点什么大赦天下的动作, 但是他们想起血流成河的菜市口, 一时间, 谁都没有提起这件事。

林少傅给上首的新皇使了个颜色,司清这才反应过来,开始颁布自己即位后的一系列诏令。

大赦天下,免除赋税,开特科……

他的即位,让长安城内的庶民也一同欢喜,并不是他们有多在意新皇登基这件事,而是因为每一任皇帝上位后,为了收拢民心,都会做出点相应的措施。

长安城内的庶民们被免除了今年的赋税,自然各个都欢欣不已。

鸣沙县也收到了新皇登基后的诏令,因为西突厥已灭,今年就不再向庶民们征收赋税了。

魏琳坐在河堤上钓鱼,回想着司清在信中给她写登基大典有多么多么无聊,又提起魏琳不能参加他的登基大典,想起来很是惋惜。

顾家和齐家的人都参与了这次的仪式,国子监的学生们也在朱雀大门围观了一会儿盛况,只有齐沐和魏琳没有到场。

魏琳拢着衣袖,丝毫不管身旁的鱼竿,想起新皇对她说的特科一事。

司清即便当上了皇帝,性子还是没变,依旧什么事都喜欢找她吐槽。

新皇要开特科,本意是想给朝廷填充人手,不然三省闲不下来,没人帮他处理公文,他迟早得累死在奏折堆里。

当然他也夹杂了一点小小的私心,询问魏琳是否想回到长安,如果她想回来,他就把特科进士抓去鸣沙县当下一任县令。

魏琳给他的回信中写到,臣在这里干得挺好的,暂时还没有回长安的打算,圣上您先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吧。

新皇收到信后,郁郁了多久,此时的魏琳都不知道,她钓了半天也没有鱼儿上钩,又提着桶去了郊外的纺织厂。

纺织厂内摆放着几十架珍妮纺纱机,几十个工人一边摇着纺纱机,一边手中动作不停,将纺好的纱锭取下来。

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是身体残缺的人,或者是身体孱弱的女娘,魏琳给他们安排了座椅,只需要用自己的双手,就能将棉线源源不断地纺织出来。

异族女娘见到他来,都很高兴地和他打着招呼:“小县令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