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


子的事情就算过去了,只是买完房,两个人存折上都没了钱,装修也只好慢慢来。柯向瀛周末时就拉着姜明去新小区附近转悠,新房在河北,挨着中环线,他们傍晚时就顺着马路,在夹道的杨树和蜡树下蹓跶,从春天逛到夏天,路边渐渐热闹起来,烤羊肉串的、卖凉皮的、卖乌豆和卖雪花落的都出来了,他们一路走一路吃,拎着一塑料兜的熏鹌鹑蛋你一个我一个,谁都不许偷着多拿;看见小广场上有套圈的时,他们就会凑过去,柯向瀛每次都买好几把圈子,瞎扔着取乐,最后剩下几个圈留给姜明,指着看上的小瓷猫,小面人,叫姜明套给自己。姜明准头好得不行,指什么都能套来,惊得摊主拉着姜明小声讲,他说大哥,我这是厂子效益不行,晚上出来摆摊赚点钱,您悠着点套!姜明连忙摆手说不会不会,我们就拿这几个小东西,其它算我扔着玩。

偶尔,当月亮像黄油一样渐渐化在天上时,在特别特别深的夏夜,他们会在路边的小月季园里大着胆子接吻。花园里那么安静,连远远传来的一声半声犬吠都惊心动魄,他们倚在花窗上交换着唾液,吻得比火红的月季更热烈,心里却半吊着,怕有人来。这让他们自觉仿佛偷情,又仿佛只是做了夏天应该做的事情。

姜明的吻技已经和他的电工技术一样好了。每当柯向瀛腰软得不想走路时,他们就跑去旁边的新房打地铺,转天早晨,姜明会下楼去排队买门口那家煎饼果子——经业余早点学家柯向瀛鉴定,那家用的是真石磨绿豆面——但他没有鸡蛋,只好在煎饼摊上现买,这时他就会被后面排队的大爷数落半句,说您自己带俩大鸡蛋来多好,在这儿多买不划算。

这样的日子直过到柯向海从广州回来出差,柯向瀛打了从亲哥那里扒拉点装修钱的主意,只是他没想到,他哥开工厂的,分明已经是一个人精,盘来盘去就把这房子到底怎么出的钱,最后房本写谁名字给盘了底儿掉。柯向瀛没辙,只好瞎说八道,声称是因为他在单位是个愣绷子,人缘不好,估计分房分不到他头上。这么一说,可把柯向海心疼得够呛,非要塞钱给弟弟。他还问柯向瀛,说要不然我借你点钱,你把整个房子都买了算了。柯向瀛只能回答说这不够义气。柯向海敏锐地觉出一些别扭,嘛叫义气?“那你以后结婚怎么办,这房子到底给谁娶媳妇?”

“你别管了,我还能吃亏不成!我们就是过渡阶段,”柯向瀛只好这样搪塞,“不是说以后就该有商品房了吗,到时候我钱也该存够了,不就都结了。”

“那你们一个独单,才一居室,怎么睡?”柯向海不依不饶。

“就把客厅当卧室呗,一人占一间,还和过去住伙单一样,哥,你就甭操心了,我也都这么大人了!”

柯向海左思右想,还是觉得这样不行,虽然他也说不上哪里不行,但俩小伙子这么过日子,他直觉哪里就不对。这股别扭劲直持续到柯向海请姜明和弟弟吃饭,在看到姜明的那一刹那,柯老板忽然冒出了一个主意。这是干活的一把好手,他心想,我们厂里就缺个这样的。然后等他去了广东,那房子不就可以归我弟了吗?

他私下又请姜明吃了饭,一条一条摆清了利弊,从机车厂的亏损说到广东遍地的黄金,最后柯向海说:“姜师傅,我挖您,绝不是看在我弟弟的面子上,我是真心实意觉得您行。”

姜明被他说的晕头转向,他心想他们老柯家怎么回事,一个比一个能说会道,这真是干机械制造的人吗?比公园里卖保险的都白话!他只能使出缓兵之计,说我得回家想想。柯向海胸有成竹地一笑,他说成,那我等您消息,不过得快,我过两天就回广东了。

接不接呢?姜明心里犹豫起来,他是对机车厂感情很深,但人也得吃饭,厂里这月关完工资一看,到手又没发奖金,说年底一起发,可谁知道呢,物价跑起来却不等人。何况,如果真像柯向海说的,国家会继续改革,直到“进入深水区”,会不会真有一天,那个什么“下岗”就轮到他们厂了?那他到时该怎么办,他技术是好,但比他技术还好的工人在天津多了去,要是摊上厂子黄了,不还是只能“下岗”。

但广东啊,那么南,听说是个连蟑螂都会飞的地方。姜明想着就打了个哆嗦,真是太南了。

一进门,柯向瀛劈头盖脸就问他吃饭聊了嘛。姜明反问:“你想去广东吗?”

“广东?”柯向瀛撇撇嘴,“才不去,怪热的。”

“那,你想换个工作吗?反正你现在赚得也少…… ”

“是不是柯向海那个混蛋又瞧不起人了!当个体户还当出成就感……”柯向瀛腾一下站起来,“你听他胡说八道,他早想接爸妈过去,但我们都不想去。他就不想想,叫爸离开厂子不是要爸难受死吗!是不是他叫你来当说客?”

姜明赶紧摇头,“没有没有,你哥就是说广东好。”

“听他的,他啊,就是一心要反驳我爸,显示私企比国企强。他们都吵了多少年了,甭理他那套,和咱没关系。”

这样啊,姜明心里便定下来,转天他就拒绝了柯向海。柯老板极其诧异:“怎么?去我那边,拿的钱可比你现在翻一番!等过两年真都下岗了,你可别后悔。”

姜明说:“谢谢您的好意,只是我家里人不想去广东。”

“是你妹妹还是你家老头?难不成是对象,男儿志在四方……”

姜明笑着摇摇头,“还是谢谢您,但我不可能离开他。”

柯向海吐了最后一口烟,“哎,咱天津人啊,”他把烟左扭右扭地摁灭,“就是恋家!好比我那弟弟也是,我要是他那么大学问,当年怎么着也拼一把去美国了,你是不知道,他当初托福考了多少分,老么高了,得好几百吧,归齐也没去。说要独立,嗨,结果就是从家里搬到你们现在这栋楼,拢共加起来没两里地。”

姜明心里突了一下,他打了个哈哈,就把这茬儿按到了心底里,埋上,抹平,还得跺两脚夯夯实,生怕它再冒出来。

第24章 虚构 23

========================

就算敲了亲哥的钱,柯向瀛的日子也还是不好过,他和姜明最近切实陷入了经济危机,钱包变得比价格闯关时的央行的金库还空。

事情还是要从老柯头上说起(否则难道从经委的政策说起吗?)。在老柯看来,机车厂效益不行,只能是因为他们产品质量落了后,如果还像过去一样,做行业里的尖子,造最好的产品,还怕没有新订单?至于更新设备、把控质量所需的资金,反正银行是不能拒绝他们的,这叫政策性贷款。但他不明白,现在已经是90年代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