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


后那些人给了他底气。

可笑又愚蠢的底气。

晏如沉默地看着这一切,眉心的沟壑宛如一个“川”字。他没有上前去阻止,我想按照他的体格,想要阻止绝非难事。可他却只是怔在原地,如一个旁观者一样看着。

好像那些衣服与他无关一样。

“随便他看啊,拦他做什么?”我悠闲地坐在床位上,掏出了手机。

“呵,你别以为——你做什么?!”

姓孙的话说到一半骤然停止,他那双本就不大的眼睛豁然瞪起,扁塌的蒜头鼻鼻孔也因为情绪起伏而不自然地张开,他努力想要摆出的威严的模样实际上却滑稽丑陋。

而在他面前,是我竖起的手机摄像头。

“你在录像?!”姓孙的还向我确认。

我很诚恳地点点头:“对啊,我就是在录像,不可以吗?”

现在是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连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这些一度很难医治的疾病,微曜科技都能研究出治疗方案。信息传播的方式渠道自然也多种多样,不少人热衷于拍摄些视频,分享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无心拍摄的某条视频会不会在下一秒就火了,为自己带去关注与财富。

所以,我想要记录我的生活,这很正常不是吗?

我单手稳稳地拿着手机,把镜头对准了姓孙的男人。

有人说:“你这不是侵犯人家肖像权吗?”

我一言不发地盯着站在人群中说话的那个,眼神自认为平和。可对方却悻悻地闭了嘴,退到了人群后方。

姓孙的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目光与我对上的时候却躲闪开了,嘴上还佯装强硬和占理:“让他录,我们又不是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我们是替警察同志做事情,对吧!”

众人纷纷附和。

只是在摄像头面前,他的动作还是有所收敛,没有再和之前一样把衣服丢得到处都是。

编织袋并不大,很快就见了底,里面也根本没有什么所说的翡翠观音像。

姓孙的咂咂嘴,有些不肯相信,还趴在地上撅着屁股往晏如的床下看。可惜依然一无所获。

“如果没有的话,还是先走吧。”失主赶紧去搀扶他,“太谢谢你了,孙哥。”

姓孙的似乎对那句“孙哥”很受用,顺着丢了东西的女人搀扶的力道站起身,还不甘心地瞪了我一眼,拥着众人去了下一节床位。

“等着……”

把晏如的东西丢了一地,就想这么走了?

可我刚开口,晏如的右手就搭在我的肩上,制止了我的话。他沉声说:“我来收拾,别起冲突。”

晏如都这么说了,我也没什么立场继续纠缠。

顾蓝山也叹了口气,弯腰帮着晏如一起收拾。我们三个大男人一起,衣服很快就收好了,妥帖地放进编织袋。

“也不知道这么闹一通能不能找到。”顾蓝山拍了拍双手,抖落尘埃。

我懒得理他,只看着晏如。

顾蓝山又叹了口气,左右无事,脱了鞋一骨碌地爬上上铺。

窗外的风景一成不变,像一块虚假的幕布一样覆盖在窗口玻璃上,让人恨不得上去狠狠把它撕碎。

晏如忽然说:“刚刚谢谢你。”

我歪歪斜斜地靠在墙上,漫不经心地说:“没事,我就是看不惯他们,抱团取暖。”

晏如说:“这也算是群体无意识,或许他们中也有很多人知道这样不对,可在群体的裹挟下又不得不这么做。”

群体无意识。

什么意思?

“你说的也有道理。”我点头附和。

“其实刚才那样我还挺欣赏你的。”晏如顿了顿,又说,“但是确实侵犯了他的肖像权。”

我撇了撇嘴:“那头又老又胖的猪,有什么好拍的?就算要拍,我也是拍你这样的吧。”

我说完,把手机相册翻出来给晏如。里面什么视频都没有,更别说那个姓孙的老男人了。

晏如眉头下意识一动,看向我时,眼睛里全是笑意。

“你骗他的?”

我理所当然:“我摆摆样子,他就怂了。我拍他还嫌浪费存储空间。”

晏如闻言,终于忍不住笑起来。他深邃的眉眼弯起,嘴角勾出一个愉悦的弧度,原本略显冷峻的面容顿时柔和起来,如东风拂破碎冰,看得人心头酥麻。

这还是我认识晏如以来,第一次见他这么笑,好像一瞬间放下了防备,露出些许轻松的模样。

我又想起了我的那个猜测,心头骚动,忍不住唤道:“晏如。”

“嗯?”他认真地看向我,黑色的瞳孔里倒映着我的面庞。

我咽了口唾沫,试探着低声说:“你是不是一开始,根本就不知道编织袋里是女装?”

晏如脸上的笑意渐渐收敛,眼睛紧紧地锁在我的脸上,似乎是想要从我任何一个表情中捕捉到善意或恶意的讯号。

我摆出诚恳的姿态。

空气凝滞,四周的喧嚣骤然褪去,沉默笼罩在我们之间。在我以为他不会回答我的时候,我听到了他的答案。

“是。”

简简单单一个字,印证了我所有的猜想。

不知为什么,我从心底里滋生出一种隐秘的难言的窃喜。无法阻止,又无从说起,甚至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为什么会为晏如的失忆而感到高兴。

这真的很奇怪,不是吗?

第8章 无忆

二十年前,雪城发生过一桩公路少女猝死案,在全国范围内影响都很大。

十八岁的花季少女光天化日之下,行走在罕有人至的城郊公路,却不幸遇到了心存歹意的落魄中年男人。男人见少女面容美丽,就趁四周无人,大胆地将少女拖至公路下的灌木丛,想要实施不轨。

可少女在剧烈的惊慌与恐惧之下,竟发生了心脏骤停。

男人也知道自己摊上大事,只得落荒而逃。这也导致少女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间,枉丢性命。

二十年前,全国天网系统已经普及,即使是在罕有人迹的城郊,也在监控的范围之下。男人逃跑之后很快就被警方抓捕归案。

此案引起了知名记者简妮的关注与报道,遂在全国引起广泛的讨论。

雪城警方压力倍增。

嫌疑犯最开始还狡辩称两人擦肩而过时,是少女晕倒扑在了他身上,两人才一起翻进了路边的灌木丛。

但这么离谱又可笑的说辞,谁会相信呢?

更何况,警方还在男人住所搜到少女随身的玉坠子。

证据确凿,男人无从抵赖,最后只得认罪,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判决赢得民众的一致叫好,少女的枉死的灵魂都仿佛得到了慰藉。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才刚刚兴起的微曜科技,出于人道主义关怀,给予了少女家人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