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
儿?”
他问这句话的时候已经被卫尘起按坐在了一边。
方暇觉得这会儿尊卑等级也没有影视剧里演得那么夸张,起码卫尘起就很少让人下跪,反正方暇是一次没有跪过的,而且他对这个时代的礼节都是照瓢画葫芦,一边学这一边用,大概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但是傲天好像也并没有很介意——是一个非常大度、不介意细节的领导了。
卫尘起听了方暇的问题,稍稍顿住。
他看着方暇,“先生先前说的那个人,此次并未抓到。”
他说这话的时候,正以一种不太明显的观察表情仔细捕捉着方暇脸上的神色变化。
能被方暇专门提起来的,当然是那个侵入者。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办。
虽然系统限制,方暇没有办法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说出来,但是人类发展出这么复杂的语言系统,不就是为了在各式各样的情况下沟通吗?虽然摩斯密码暗号什么的不适用现在的情况,他还可以委婉的暗示啊,再加上一点小小的善意谎言,把那个“穿书者”包装成一个能掐会算、还对傲天很有敌意的神棍,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那个“侵入者”是“穿书的”。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追逐战下来,方暇也大概猜出了对方的身份。
但是方暇一度非常迷惑:既然都是穿书了的,知道剧情未来发展,对方为什么要孜孜不倦地和傲天做对?
方暇想不明白。
他最后只能归结为那是一个追求刺激、享受挑战的穿书者。
刺不刺激挑不挑战的方暇不知道,但是他就知道这个穿书者真是属泥鳅的,滑不溜手、太能躲了!!
他最开始遇到对方是刚刚来的那会儿、在西和,对方是西和守将武肇仁麾下,城破之后,那人不知所踪;之后转而打义州,那人在义州主人庞盈手下,那时候方暇已经和傲天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关系,攻打下义州之后、成功地让傲天开始全州搜索、结果一无所获;再再之后是皓州、再之后的昱州……方暇的心态已经逐步佛系。
而这一次,徐朱粲作为北方最后一个势力,阳涉城破,北地尽归一统。
方暇本来以为这次总算可以了吧,没想到居然还是被他跑了。
这下子就只能渡江南去了吧?
方暇也是服气了。
要是他一开始还是抱着“早点抓住这个穿书者、早点完成任务走人”的想法,他现在只剩下“躺平等着剧情结束吧”的咸鱼心态。
这会儿听到傲天这么说,方暇甚至有种“果然如此”的想法。
被跑的次数太多,他这会儿已经什么情绪都生不出来了,只是随意地,“没事,跑了就跑了吧。”
方暇说这话时,并没有注意到旁边的人一瞬锁紧又展开的眉。
正经事说完了,卫尘起又随口提起了这次阳涉缴获的一干收获,他非常干脆地、直接问了方暇有没有什么想要的。
虽然这种事不是第一次发生,但是方暇还是一时梗住。
他不知道该说“战争财真的好容易发”,还是夸奖“傲天真是个大方的好上司”。
方暇觉得要是他上辈子的公司有这么个时不时发奖金的老板,他愿意为公司抛头颅洒热血、发光发热一辈子,但是现在么、他对这些实在没什么兴趣。
毕竟这会儿所谓绫罗绸缎穿在身上还不如一个棉线T恤来得舒服,珠宝首饰他又用不上了,真金白银他既带不走又不能花在系统商城上、到头来只能越看越是悲从中来,而所谓奇珍异宝……上次傲天拿出那么大一颗夜明珠、差点吓死他——这得多少辐射?!
方暇尽力委婉地告诉傲天,这玩意儿最好是离人远一点,或者直接送到敌对势力的案头上,这样说不定还没等他们打过去、对方就自己先熬不住了。方暇不太确定傲天到底有没有理解他的意思,但是反正之后他是没有再见过类似的玩意儿了。
这会儿方暇尽力配合领导、露出感兴趣的表情,但实际上毫无动摇地听完了傲天说了这次的收获,两人面面相觑了一阵子,方暇试探性地提出了“臣告退”,然后就明显感觉到傲天不高兴了。
方暇:?
为什么啊?
当然傲天并不是那种会给人摆脸色的上司,只是他常年在战场上厮杀,只要表情稍稍不那么温和,就显出一种逼人的压迫感来了。
沉默了片刻,卫尘起开口:“数月不见,先生便无什么想对尘起说的?”
方暇:“……?”
三秒后,他恍然大悟——
懂了,汇报工作。
虽然他每周都兢兢业业写总结、月月都准时交报表,绝对没有因为领导不在疏忽工作,但是很显然那种纸面上的东西领导最多只是扫一眼,真想要了解情况必然还是要找负责人来做口头报告的。
他就说嘛,傲天怎么可能让他专程跑一趟来,就为了给他道个歉。
说起来,为什么是给他道歉?
他当时给傲天的理由是“这人可能威胁到傲天”而不是“他要找人”吧?
这疑惑只短暂地闪过了一瞬,方暇很快就把注意力牵扯回到了工作上面。
……
殿外。
有内仆匆匆而来,似是有事要禀报,还未走近就被门口内监以手势厉色制止,那内仆瞧见里面的身影立刻恍悟、忙退侧静待一旁。
*
大战刚捷,这时候监牢关的多是阳涉一战俘回的阶下囚。
数月之前,这些人还是徐朱粲朝廷中的大人物,也要被城中百姓尊称一句贵人,只是成王败寇,一朝之间风云变幻,他们这个时候也和自己主君一般,被安排进了这数面透风的小单间中做了邻居。这一路从阳涉被押送回来,就算里面最硬的茬子也没了叫骂的力气,监牢里只有一片死一样的寂静,他们也确实是在等死。
或许这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新任天下之主并不是一个嗜杀之人,但是眼下的情况却与嗜不嗜杀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不能活。
他们倘若活着,总会有人心浮动,总会有旧部追随拥护,总会再起战乱。
只有一次性将血流够了,才不至于在未来留更多的血。
这是在这个乱世之中,一次又一次用人命填出来的道理。
每一个走到今天的人都见证了不止一次,都无比清楚的知道这一点。
也因此当牢门被打开时,不知何处的角落传来一声细碎的泣音。
却无人指责。
最令人恐惧的永远不是死亡来临的那一瞬间,而是静静地等待着必定结局这个折磨的过程。
他们之中也有战场上可以悍不畏死、一当十的猛将,也有可以出使敌营、刀锋加身而面色不改的使节,但是这种静谧无声的折磨、沉默蔓延的绝望足以压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