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7
水平,明明是提高水平了!”
尉迟敬德愤愤不平,看着身边的大高个,用肩膀碰了碰对方: “你说是吧?阿靖。”尉迟敬德问身边的李靖,企图获得肯定。
李靖默然,他自己其实在仙幕一透露出逝世之年的时候就算过,他活的确实不算短。
李靖颔首: “吾七十五岁左右去世,不算早逝了。”
七十多岁去世,在现在可是长寿之命。
还有更多自领操心劳神组的人。
魏征随大流默默算了下自己的年龄。
嗯……
直接被尉迟敬德和李靖这些武将们扔在后面,还是不说出来丢脸了。
【东征西讨操心劳神组李靖七十九,程咬金七十七岁,唐俭七十八,高士廉七十二,李积七十六,刘弘基六十八,尉迟敬德七十四。
相比较这群“拉后腿”的家伙,弘文馆修书养性组活得更久,弘文馆学士褚亮八十八,初唐四大家之一欧阳询八十五,初唐四大家之一的虞世南八十一, 《封建论》《北齐书》主编李百药八十五, 《晋书》《北周书》等十余种史书的主编令狐德棻是八十四, 《梁书》《陈书》《文思博要》主编姚思廉是八十一, 《五经正义》《周易玄谈》主编孔颖达七十五。「1」
即使是房玄龄这个公认的劳碌,都活了六十九岁
所以唐太宗历史的五十二岁去世,怎么不能算是英年早逝呢?】
嗯?怎么不算呢?当然算啊!
此刻,众多臣子看着李世民齐叹气。
看懂臣子们眼中意思的李世民捂脸: “朕自当反省。”
长孙无忌: “陛下,仙幕的话得重视。”
房玄龄目光如炬,在身边另起笔墨,已做好奋笔疾书的准备,他道: “臣已备好笔墨,端看仙幕如何解析了。”
仙幕不会白白说那么多,一定会说陛下五十岁去世的真实原因的!
至于原先已经安排人记录这件事情,管他的呢,话有千意,多个人记录,万一就记下其他隐藏讯息呢。
其他人其实想说他们已经带上脑子记了。
只不过看房玄龄这样子搞,更多的人也给自己备上一份笔墨纸砚。
眼看着仙幕要正式解析他们家陛下去世的原因,当然得第一时间记录下来。
保证陛下龙体安康乃是重中之重,好记忆哪里比得上烂笔头,现在记下来,未来可常看常新。
【其实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会英年早逝,不是因为我们方才提到的谣言。
根本原因很早就出现了
——那就是他的一生,厉害是真厉害,爽是真爽快,但他拯危亡,登衽席,匡文教,复汉疆,树帝范,立典章,平突厥,夷铁勒,制西域,通吐蕃,服天竺,征辽东,扫十胡等等功勋,真的都是命换回来的「1」。
命运送来的任何礼物都有代价。
征战经年,开疆治世,千难万险,惊心动魄,满身都是旧伤痕。】
仙幕越说,众人的眼睛瞪得越大,越觉恐怖。
高士廉呢喃: “仙幕讲一个功勋,就仿佛看到陛下的寿命被砍灭一岁。”
房玄龄深有同感。
不止是他,其他人也有这种感觉,只觉得仙幕所言就和真的一样,他们能成就盛唐,都是他们的陛下用寿命换下来的。
这是一种“果然如此”但却无解的情绪,犹如困兽。
李世民看到心爱的臣子们一副受到打击的模样,出言打岔: “不至于如此,实乃仙幕夸大之词,诸位爱卿……”
“陛下。”
李世民未言之语被虞世南打断。
现在已经极少被打断话的李世民一愣,但看到虞世南微红的眼眶心中根本升不起丝毫介意。
“爱卿……”
“陛下。”程咬金出言打断,他可不像虞世南一样含蓄,此刻这个根本就不会隐藏情绪的大家伙虎目含泪,哽咽道: “陛下,仙幕会如此说,定然不会无的放矢,必定是有依据的!”
其他人一副头都想点断的认同,他们的陛下,他们相信仙幕一定是看出了他们没有看到过的角度,才敢说出这句话来!
即使仙幕无法说出它的“根据”,但他们回顾陛下的一生,以积劳亏寿命的角度来思考,也能想到很多陛下有损身体的行为。
真心觉得不至于的李世民: “……”
不至于不至于,然后,就看到仙幕说到他觉得真的“至于”。
【从617年起兵到去世,出现在历史中的李世民从未停歇,高强度的征战南北,开拓大唐江山,高强度的勤于政务,稳定大唐江山。】
【打仗不是过家家,风餐露宿,夕不遑息,饥不及餐,生物钟是什么东西?在李世民这个老祖宗眼中那就不是事儿,生活作息毫无规律可言,条件艰苦非常。】
【一封来自唐太宗李世民的“请假”诏书曰:朕少年时逢道丧,痛心疾首,以战会为俎豆,以干戈为章服。夕不遑息,宁济四方;饥不及餐,推移一纪。「1」
在那个时代,打战被放在第一位,战为饭碗,械为华服,夜间休息不及挥剑扫四方,食物果腹不及此战胜利。
“夜,帝以劲兵出贼不意,击大破之。至夜半,军临贼城。” ——《新旧唐书。薛仁杲传》
睡觉?睡什么觉,打战去!
李世民出奇兵酣战一天,又围城一夜,终得唐灭西秦之战的胜利。
“一日八战,皆破之,世民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矣” “军中止有一羊,世民与将士分而食之” ——《资治通鉴·唐纪》
“一日八战” “二日不食” “止有一羊” “趁夜密遣”,两天一夜,寒冬腊月,通日打战,不吃不喝,主打的就是一个能打赢就好。】
【 “苦人”的战役最后的结果很‘喜人’。
结果就是
“戎衣沾马汗,头盔生虮虱”
年轻时身体欠费太多
中年时就“朕往昔蒙犯霜露,遂婴气疾,恐登高后增剧。”这个出自《册府元龟·帝王部·封禅》的太宗原话,或许也是太宗无法去泰山封禅的一个原因吧。
积劳成疾,暗伤遍布
就像我们认知的一样,高强度征战沙场的后果自然就是——降低身体使用寿命。
疾病们蜂拥而至。】
仙幕越讲,李世民越心虚。
仙幕越讲,臣子们就越加心痛。
“陛下为拯危亡,登衽席,牺牲太多了。”
臣子们泪眼朦胧。
李世民: “……”
李世民无奈: “这些战役并非朕一人就能取得胜利,身边可是有数千数万的将士们作陪。”
就他还记得的,唐灭西秦之战之时……
李世民看向左监门大将军庞玉,笑道: “朕记得庞玉就曾在灭西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