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7
抓住主要矛盾了,隋朝就是因为忽略百姓过于急功近利,这人就反其道而行,着重爱护百姓。
【鸟枪换大炮后十八岁的小二凤一路高歌猛进。官职一路高升,由内史,晋升为食邑万户秦国公,最后加封成赵国公。
这些官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他带领手下这些人破胡贼刘鹞子,并其部队;是他亲赴司竹,再破贼酋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获兵十三万;是他攻手握精兵十万的薛举,于浅水原大破十余万敌军,平定陇西,占据直到陇坻的敌军土地,将素来以彪悍着称的陇西士族,吓得风声鹤唳;是他任右元帅,统兵十万攻取东都洛阳,预判敌人计谋, ‘贼见吾还,必相追蹑’,于是三次设伏而击之。「1」
秦王殿下,威震陇西,大捷河东,荡平西北,战无不克,功无不胜,巩固李唐北方。
他的功绩是他从尸山血海中一步步踏出来的。
李唐有秦王,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武德充沛,打下李唐半壁江山。
义宁二年五月,隋恭帝杨侑禅位,李渊登基,改国号为唐。
同年,李世民封为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进封秦王,加授雍州牧。】[1]
“吾竭忠徇国,岂顾身乎!”
视频中的少年将军骑在战马上喊出声音,带领将士们向前冲。
仙幕展示出少年将军虽然身为三军主帅,但永远冲在最前面,亲自侦查,亲自冲入敌营救助手下,而撤退时他总是在最后。
少年将军虽是门阀出身,但一切行动却和将士们一起,不见门阀世家的骄矜,昼夜追敌,两天不进食三天不卸甲,浑身狼狈也不管;追击敌军,战马一连换了六匹。
仙幕上展示出六匹古铜做的骏马,昭陵六骏是他再战场上血与火的证明。
视频上偶尔还浮现出字母作为注解,认真看去,正是一些视频内容的历史数据记载。
《唐纪》记载:太宗皇帝追及寻相于吕州,大破之后乘胜逐北,追击一天一夜,行进二百余里,就与这些人交战数十会和。
《旧唐书》记载:太宗皇帝追金刚,一日八战,皆破之,俘斩数万人,夜宿野外,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有一羊也与将士分而食之。
“仙幕所讲的一切果然不是无的放矢,都是记载在史料中的。”赵匡胤眼中都是对视频中少年郎的喜爱,这个人就是华夏最耀眼的一颗星,从在史料初次出现的十六岁雁门救驾,他那时候的初露锋芒,到后面的一桩桩一件件,简直无时无刻不在转,没有一天是虚度的。
果然用兵如神,骁勇善战,古代将士怕功高盖主,但是这人的臣子却不怕,因为死活都盖不住。
【二十一岁的大二凤
经历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战役——虎牢关之战,对手是王世充军(郑军),窦建德军(夏军),这是决定李唐江山的定鼎之战。
李渊言: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对这场战役非常熟悉,因为当时就是他们作为统领的。
他们的手下一开始遭遇王世充军的时候还吃了败战,最后是他们陛下带领黑甲队救援才取得胜利。
甚至他们陛下还为此陷入困境。
郑夏二国决不是吃素的。
【能够被如此重视,我们就应该知道二凤此次的对手不能小看。
从以下记载在《唐纪》等书的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这场战役的紧张程度了。
第一次与王军交手,是二凤手下失利,二凤率精锐救援才有俘虏歼灭了六千多敌人的战绩,王世充逃跑回城。
第二次交手,大是二凤手下败王玄应的运粮军,但王世充家的太子王玄应只身逃脱。
第三次交手,情况就不乐观了。
因为当二凤带领手下转移阵地的时候,壁垒尚未修好,郑军就破门而入,这一番骚操作一出,唐将皆慌。
不过将领和士兵们能慌,作为最高统帅二凤不能慌。
唐军行动,精骑列阵于北邙山,二凤派遣先遣队先行交锋,烽烟起,二凤身先士卒与先遣部队汇合奋力战斗。】「1」
程咬金他们听到这场战斗脸色就已经没有很好了,因为这场战斗真让他们感到害怕了。
“当时陛下分析王世充乃是处境窘迫到倾巢而出,决定奋力一战。让屈突通为先遣部队,自己接应,但后面那番操作真的是吓死人了。”
其他人也是这种感觉,那真的是,一个不小心如此圣明的陛下就不复存在了。
现在想象下心就开始慌了,就差一点点……
【但奋力一战不够,完全不够,身为统帅者应该对全部的情况了如指掌。
而当时的二凤明显不具备这种消息来源。
想要完全了解王世充军阵兵力分布情况,带领臣子们脱离困境,获得最后的成功得怎么办?
二凤给出了完整的答案。
亲自带领几十精锐骑兵冲入敌阵,直冲敌阵背后,但把自己置之于险地自然会有危险发生。
敌人不会因为他是李世民而放过他,反而是每个人呢都想杀他。
只要杀了这个人,丰厚的奖励就在前方。
长堤所限,那几十个精锐骑兵最后只剩下一个丘行恭跟着二凤,其他人全部走散。于敌人蜂拥而上,李世民的坐骑中箭倒毙,命悬一线。】「1」
众人皆眉头紧缩,不担心这个圣明之君会死,因为确实不会死,担心的是这人受伤。
汉武帝心中有些烦躁,但又不能说出来。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人不懂吗?
把自己置之于险地身边只剩下一个骑兵做甚?怕受的伤太少?怕身体不会垮?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让人嫌弃的皇帝。
不过刘彻也能理解。
这不是就是这人会受到贤才爱戴,民众敬仰的原因吗?这人走的皇帝路子就不是他这样子的。
有他刘彻想要开疆拓土的精神,却有他爷文帝的爱民。
他们汉朝就像一个沉稳持重的中年人创业,有高祖和文景的沉淀和经济的发展,才有他刘彻在版图上走向顶峰,不急不躁。而唐朝却不一样,他在历史上的出场就是一个意气风发又无比睿智的少年人创业,少年人拥有无上蓬勃的生命力,开局就直达巅峰。
虽然看得人心惊胆颤,但绚烂无比。
不过对这人的喜爱完全掩盖不住刘彻这个中年人对少年人横冲直撞的嫌弃,也不知道这人最后有没有受伤,真让人担心。
【不过你们知道的,一个骑兵也是骑兵不是。
只见丘行恭调转马头与二凤一起战斗,射击追赶敌军,箭无虚发,二人齐心,冲出敌营。】
李世民看向身侧的丘行恭,笑了。
仙幕还是说轻了,当时的情况紧急,是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