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
么顺利。
原因是这位十分有个性的柴导顶了一个贼拉酷的纯黑色头像,微信签名也是“别找我,不聊天”。秦奂给他弹了好几次好友申请,对方都没通过。
无奈之下,秦奂只能翻出了他留在邮件里的手机号,直接拨了过去。
铃声足足响了两遍,最后好不容易接通时,对面响起的是一个年轻的男声。
秦奂还没张口,对方已经飞速抢过话头,压低了声道:“不看房不买保险丁克族没小孩上补习班,银行卡余额就二块三,骗我没前途,兄弟。”
秦奂:“……”
好一套丝滑的连招,旁人想插嘴都插不上。
眼看他触发完连击就要挂,秦奂赶在他掐电话前先开了口:“柴琰是吧?”
那头的人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疑惑他为什么知道自己的名字,迟疑一秒还是没有挂断:“呃……对?”
“我叫秦奂。你给我的经纪人简思辰发过邮件,给你的剧本《七号高塔》找主演——有印象吧?”
闻言,对方倒抽了一口凉气,估计在大脑里疯狂回忆给谁海投过邮件:“嗯……好像是?”
秦奂的语气缓和了点,道:“我对这个剧本挺感兴趣的,不知道你方不方便找个时间面谈,聊一下细节?”
柴琰:“……”
不知道对方到底在怎样一个嘈杂的环境里,周遭一直有不同的人说话,仔细还能听见人扯着嗓子吆喝“灯光呢”“打光板跟上”一类的话,但具体听不太真切。
秦奂刚拧起眉,就听柴琰沉默了会儿,小小声地感慨:“……我勒个亲娘嘞,海投是真的能骗,不是,招到人啊!”
秦奂:“……”
过了没多久,对方周边吵吵嚷嚷的声音就远去了,估计是找了个清静地方说话。
“我知道你,我之前看过你演的片子。”
不压着声说话,柴琰的声线还是偏干净的,有一种热情活力的感觉,完全不像已经拍了三部片子的新锐导演,而像初出茅庐、毛毛躁躁的新人。
秦奂本来以为他要说《锦堂春》,再不济也是《围城》,结果没想到对方报了一个很久远的片子,他在里面演一个出场五分钟不到的配角。
“可能因为我这人记人比较厉害吧,扫一眼基本都不会忘掉。”听秦奂表达了惊讶,柴琰咳嗽了一声,解释道,“但我还是喜欢《围城》里你演的角色,表演方式有质的飞跃,不错。”
秦奂简单跟他交流了两句,意外地发现此人在电影艺术上颇有自己的见地,直接点出了他过去的表演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受角色框架的拘束,陈三剪之后就没有了。
“如果是你来演孟庭,我感觉会合适。”柴琰坦诚道,“但也要试了角色再看。”
秦奂沉吟了片刻,没有直接答复,只问他,近期有没有时间面谈。
“呃。”
谈起这个话题,柴琰的声音听上去稍微有点尴尬。
“有是有,就是……我那剧本不是还在海投嘛,其他项目筹备的进展也没那么快,我就给自己搞了个副业干。”
秦奂重复了一遍:“……副业?”
柴琰清了下嗓子,故作镇定道:“对、对啊,做导演也要体验生活、学习积累的。”
“反正我最近在X市,你如果不急的话,等我过两个星期回来再说。如果急的话……”
他的本意是,如果急的话,他也可以早点结束手头的事回去。
没想到还没说完,秦奂就忽然打断他,语气略有些古怪地问:“……等等,你在X市?”
柴琰虽然不解其意,还是答:“嗯,是啊。”
秦奂沉默了很久,久到柴琰觉得有点莫名其妙,试探性地又“喂”了一声,他才揉了下眉心,道:“不用麻烦了。”
“我这段时间正好在休假,过两天去那里找你吧。”
【?作者有话说】
可把我们柴导感动坏了
◇ 第55章 见鬼
说是过两天,等秦奂真正空出时间,已经过了月中。
柴琰给了他一个偏到郊区去的地址,说是在工作不方便溜出来。秦奂倒是无所谓,顺着他的安排,把见面时间定在了午后。
当天下午,他在约定的咖啡馆坐了快二十分钟,才看见有个抱着一沓资料,鬼鬼祟祟的影子从后门进来。
咖啡馆里除了他没有别的客人,秦奂就没做过多的掩饰,他摘下墨镜,在那人还在东张西望的时候,在背后喊了对方一声。
柴琰吓得一激灵,转头发现是他,才松了口气,走进隔座把资料放在了桌上:“哦,是你啊。”
这位刚拿下银狮奖的新人导演生了一张活泼的娃娃脸,身穿印花T恤脚踩板鞋,打扮十分之随意。乍看和导演一贯的形象相距甚远,有种不太靠谱的感觉。
秦奂没有以貌取人的习惯,只是对方这副做贼心虚的架势实在很古怪,挑了下眉,问:“不好意思,你这是?”
“这个啊……”柴琰尴尬地咳嗽了声,“最近在做的工作比较特殊,体谅一下。”
过剩的好奇心在这个圈子里不是好事,秦奂虽然对他的说辞表怀疑态度,但也没多问。
撇去开头的小插曲,等正式坐下来谈剧本的时候,柴琰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
令人惊讶的是,这位新锐导演在谈及电影时,有一种超乎寻常的专注度与热情,与之前吊儿郎当的形象完全判若两人。
秦奂提出的几个关于剧本的问题,他一一予以了解答,审美眼光毒辣,见解准确独到,并且一针见血地评价说,《七号高塔》并不是他理想中的本子。
“它里面的很多情节,都带着一种娱乐至死时代的荒谬,本质是天真且毫无依据的。”柴琰不太满意道,“如果要我来写,我会把它设计得……更惨烈、更真实一点儿。”
秦奂理解他的想法,但并不赞同,直白道:“你要考虑上映。”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当一部电影想要追求艺术性,深刻探讨哲学、社会与人伦道德时,它必然要流失掉绝大部分的受众。
然而对于新人导演而言,他们迫切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成名,拿吸引观众眼球的东西收获足够票房,而不是如何追求文学和艺术。
“是这个理儿。”柴琰打了个响指,半点不以为耻,大大方方地承认道,“所以我选择了这个本子,它有成为黑马的潜力。”
尽管在看完柴琰之前拍的三部电影后,秦奂已经对他的专业能力有所认识,但有些东西,确实只有通过面对面的谈话才能了解。
简思辰称他是“非传统意义上的天才”,某种意义上确实如此。可能是编剧出身的缘故,对方的思维极其跳脱,往往有大胆创新的想法,这种想法融入到镜头语言中,出现了意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