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43


干严刑峻法

文网也因之较宽 给书籍的出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此时稿件供不应求 使得文坛上抄袭和作伪的风气因此加剧。】

【其实前朝未必没有抄袭和作伪 也未必没有故意污辱人名声 但是作为能被记录下来的明朝 还不是孤例 足以说明范例之广。】

【在现代 施耐庵的后人专程来到武植祠堂 为祖先的冒犯请罪 并且写下两幅对联。】

施耐庵后人施胜辰 亲自去武植祠堂谢罪。

施胜辰是一名画家 亲自根据考古资料和族谱的文献资料 画了武大郎和潘金莲的真实画像挂在武植祠 并且为之作诗文。

在武大郎的画像旁写道:“杜撰水浒施耐庵 武潘无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画 贬褒迄今数百年。累世因缘今终报 正容重塑展人间。武氏祠堂断公案 施姓欠账施姓还!”

在潘金莲的画像旁写道:“余曾敬绘武潘正传十六幅 端悬于武氏祠壁为其平反冤假错案 一白天下。然九泉武潘不恕吾族先人水浒传中泼污之过 故唆使小鬼得遍姿去 余今重塑武潘正容 还其本来面目。愿乞武潘在天之灵宽恕。施氏焚香再拜。”

【还是希望古人写作的时候 多注意德行 不然自己的后世子孙还得为自己的罪过去道歉赔罪。】

施耐庵看着天幕上的画像与诗文 突然沉默了。

那是自己后世子孙在为自己造成的恶劣影响赔罪。

而同样被骂的邱浚原本还想撸袖子去找多事的褚人获算账 现在也沉默了。

会不会他的后人最终也得为自己的轻浮之语 去给黎氏的后人赔罪?

大家都说“祸不及子孙” 都想着把一切好的留给子孙 各种宝贝藏起来 留作传家宝。

但是他们留下的就是这?

子孙为祖先的错赔罪道歉时 会不会怨恨祖先?

【明朝 是与西方文艺复兴同时进行的时代 这一时代 明朝有了复古思想 讲究“复仁”“复礼”。】

【而且东方的《牡丹亭》与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同一时代创作 两位作者不是同年生 却是同年死。】

【现在 让我们看看大明的文学成绩 与西方的文艺复兴。】!

第154章 第 154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15

【明朝,看似科举大兴,让寒门学子多了一条出路,实际上思想管控特别严格。】

【朱元璋屡次兴起文字狱,为了帝王集权屡次杀宰相,并且立下“有明一朝不设宰相”的规定,给文人带来极大恐慌;朱棣因为藩王上位、抢了侄子的皇位,上位后再次大杀特杀,对民间的文人言论管控更加严格。】

秦朝,王绾、李斯等左右相顿时看始皇帝无比感激。

虽然陛下为了分权设立了左右相来互相掣肘,但是比起动不动直接杀丞相的皇帝,真是仁慈太多!

他们在大秦当丞相还能活到年老退休,到后面的朝代怕是动不动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李斯更是疯狂反省:他比始皇帝年长那么多,活到始皇帝病逝了自己还健在,竟然还那么贪婪的矫旨扶持胡亥,简直是不知感恩!

淳于越等儒生突然开始庆幸自己生对了时代,屡次与帝王唱反调还能活着当博士、当扶苏公子的老师,若是在后世,动不动被抄家灭族,这还当什么官!不如归隐算了!

突然被感激的目光看着的嬴政:“……”

他的好名声,全靠后世的同行衬托。

【在明朝,对戏剧的管控更加严格,只能演复古戏。】

【明朝这项惯例,其实也是延续的元朝。】

【前面元朝为什么都演绎得是唐宋小说?这就是答案,元明清三朝的中央戏曲政策,管控严格,不但要求只能宣扬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的故事,而且对唱戏者有严苛的刑罚。】

天幕放出了元明清三朝密密麻麻的禁戏法律,看完顿时让唐宋文人感到庆幸。

相比之下,自己的帝王已经很开明了!

元朝对戏曲的禁毁主要使用“死、流、杖”三种处罚方法,规定乱编词曲的人必须处死,把胡编词曲与谋逆并列为极其恶劣的犯罪;如果编造词曲讥讽议论政治,就会被流放偏远地区;朝廷还对各行各业进行严格分类,艺人只能负责戏曲行当,不能从事其他行当,其他行业也不能随意唱戏,违规者属于不务正业,会被处以杖刑。

元朝重视农耕,若是百姓不听法令,随意唱戏、听戏,都会被处以杖刑。教习戏曲的师傅和土地杖责77大板,立集市唱淫词犯人杖责47下,地方官吏杖责27大板——杖刑以“7”为尾数,从7、17开始一直到87、97和107。

此外,对艺人也有约束,禁止艺人参加科举考试——这一点被明清完全继承下来,明朝规定“娼优隶卒之家不准入乡校”,都对艺人十分歧视。

元朝严禁聚众看戏,尤其是夜间看戏,也被明清不同程度的继承了下来。

到明洪武时期,刑罚更加严重。

洪武帝好酷刑,刑罚变成了充军、赎刑、枷号、廷杖等。比如禁止戏曲娱乐,违规唱曲者割去口鼻,以损害外貌的方式摧残犯人比刺字更残酷;还有把犯人绑起来倒掉在城楼上,不给食物,饮水三日而死;

明成祖时期,戏曲政策遵循明太祖政策,不得亵渎帝王圣贤,违规者满门抄斩。

明初法典《明大诰》比《大明律》更残酷,刑罚严苛,而清朝对违规接触戏曲者的刑罚大多来自《大明律》和《明大诰》,清顺治时期,清世祖下令编纂的《大清律》参考了许多《大明律》对戏曲更加严防死守:

禁止扮演帝王圣贤,禁止丧葬时期演戏,禁止民众夜间聚众看戏,禁止妄编戏曲,杖责等刑罚比明元更加严重。

元朝禁戏中央法律有13条,明朝有8条,清朝有50条。

而且清朝连戏曲的创作、出版、买卖、传播、教习、演出接受等环节都被禁止。

.

“原来元朝管控的也这么严格,难怪都用的唐宋时期的传奇和诗歌。”

白居易算是找到原因了,甚至能想到,帝王最喜欢的一定是大团圆、和谐喜庆的戏剧,所以民间才都写成了那样的结局。

元稹笑不出来了,折扇在手中一拍:“难怪天幕说大唐才是文学盛世,后世管的如此严格,文人就算有才华也发挥不出来。”

白行简想想自己的作品,小声道:“我的书在大明可能会被禁毁……”

三人一起笑了出来,让气氛轻松了些许。

【明朝禁戏最严苛的阶段,是明太祖时期,这时期有五条法令,位于明朝各阶段禁戏政策数量的首位。】

“朕还让大臣写了《御銮歌》,宫中宴乐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