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9


“诡道也”,与周礼里面的“礼”完全相反,已经从曾经的仁义之兵变成了阴谋诡计的兵,当时的儒家和兵家没少论战,汉朝时期儒家把兵家与方士之流一起列为百家末尾也是因为“于礼不合”。】

春秋时期,关于战争的“礼”有许多种。

比如发起战争的时间要讲“礼”:不能违背农时,在农忙时期用兵会影响农耕,不能在寒冬酷暑打仗,容易让百姓疲惫。所以常见的战争发生在秋季,既是秋收可以抢掠丰收粮食的时辰,也符合“礼”。

在后世的文人笔下有“秋杀”的说法,因为许多刑杀都发生在秋季,比如秋猎,秋后问斩,匈奴人的打秋风。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古时候讲究孝道,遇到丧事也不能攻击,比如楚国攻陈,正好遇上陈国陈成公的丧事,于是大军及时停止进攻。晋国进攻齐国,遇到齐灵公丧事,直接大军返回。

此外,还有打仗的前期工作,比如“师出有名”,“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双方要约定好时间、地点,两军相对,各居一面,鸣鼓而战,双方都摆好阵势后才擂鼓进攻。

行军途中也要讲“礼”。

比如进入敌国境内,不能破坏宗庙、田地,不能破坏公共建筑、城墙和房屋,不能砍伐树木,不能拿取六畜、禾黍、器械。

作战时也要讲“礼”。

不能伤及幼儿和头发斑白的老人,遇见强壮的人,他本人不抵抗的不能当作敌人。

战结束后,敌人如果受伤,应该把医药送去。

.

这样的“礼”自然让儒家人很欣赏,觉得这才是“仁义之军”,是正道之军。

但是且不说武将,皇帝同样是嗤之以鼻。

若是都要讲仁义,那些大臣篡位的皇帝就最为不忠不仁不义!

【春秋时期,作战主要是车战。虽然战车很快就被淘汰了,但是在当时同样有“礼”的意义。战车不仅是战争的工具,也是维护奴隶主等级制的工具,它是奴隶主身份、权利的象征。】

【但是到了春秋末期,已经开始发生改变,我们用一场战争来介绍一下——泓水之战。】

春秋时期,泓水之畔。

曾经在楚国手下吃亏过的宋襄公好不容易经过鲁僖公调停,被楚成王放回,却咽不下这口气,要报仇。

他亲自带着大军,先行赶到泓水北岸,已经布置好阵势,有先机,按理来说一切都是胜利的兆头。

“昔日孤召集齐鲁楚召开诸侯大会,这蛮夷竟然趁机偷袭,抓捕我去进攻我宋都商丘!若不是我宋兵强大,商丘都易主了!”宋襄公一想起往事还生气,差一点,商丘就没了。差一点,大宋就没了!

虽然商丘没攻下,宋国还在,但是宋襄公倍感受辱。同时依然有争霸天下的心思。

楚国想吞掉宋国,自己何尝不想吞掉楚国?

宋襄公看着对面姗姗来迟的楚军,还处于一片混乱中,露出胜券在握的笑容。

看着楚军正处于混乱之中,公子目夷劝道:“趁我们有先机,现在发起进攻!”

宋襄公:“不,不能攻打未布阵好的军队。”

公子目夷无奈,只能眼睁睁看着楚军整理好队伍,开始过河。

趁对方过河,公子固又劝:“趁楚军过河,立刻发起进攻!”

宋襄公依然坚持:“不,不能不符合礼。”

大宋是未来要争霸天下,不能落下口舌——此时的宋襄公依然做着争霸天下的美梦。

他眼睁睁看着楚军全部过河,在自己对面背河而战,开始整顿军容,派兵列阵。

然后双方击鼓,宣布战争开始。

击鼓出兵,鸣金收兵。

战争开始!

“好了!”

宋襄公这才下达命令:

“进攻!”

楚军早已准备妥当,迎战时从容不迫,双方交手后,并没有宋襄公以为的会疲惫。

宋军大败!

“哈哈哈哈!”楚成王猖狂大笑,“我就知道,手下败将再怎么扑腾,也还是手下败将!”

宋襄公被公子目夷与公子固掩护着逃亡,听到这话气得当场一口鲜血喷出!

此战之后,宋襄公不仅自己身受重伤,还受到巨大刺激,回去没多久就去世。

从此,宋国失去了争霸实力,开始衰落。

.在现代人,或者是春秋以后的武将看来,宋襄公都很迂腐。

但这正是春秋时期的“礼”。

按“礼”,就是两军对垒之前,先下战书,约定好时间、地点,然后开战前,将军有足够的时间排兵布阵,完成之后,双方鸣鼓开战,这才光明正大地有序对战,并且不能使用阴谋诡计,只能凭实力战斗,还不能重复击伤一个士兵两次,等战争结束后有序退出,不能再次追杀。

距离春秋算是最近的秦朝,百家中的儒家人依然在称赞宋襄公的仁善,一边顺势骂两句:“楚蛮夷也!”

春秋时期,楚武王:没错,吾蛮夷也!

蛮夷又怎样,楚国是胜利者就够了哈哈哈哈!

【春秋到战国一个重要转变,就是从“礼”到“诡”。不再拘泥于礼,也不再拘泥于贵族。】

春秋末期,战争从北向南发展,由于南方的丘陵沟壑多,原本的车站形式逐渐被徒步战所取代。在徒步作战中,有许多近战和冲锋,短武器成为了步兵的首选。

战国时期,骑兵开始登上战场,战争向骑兵野战方向发展,战车基本废弃。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魏武卒、秦国锐士、赵武灵王的骑兵,战斗力都非常强,

这个时期没有战争规则可言,一切为了胜利,可以伏击,可以闪电攻击,可以不宣而战,也可以宣而不战。

比如赵奢封君之战-阏与之战,先是佯装安营扎寨,后是千里奔袭,占据险要,杀得秦军措手不及。

【武林高手这样的存在,若是生在春秋时期,十分有用。但是需要注意,春秋时期的战争因为局限于贵族,人数不多,持续时间也不长,比如晋楚城濮之战前后也就一天的时间,吴攻入楚都之战,前后也不过十天左右,个人武力在这个时候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是到战国时期,战争人数增多,持续时间变得极长,比如长平之战持续了三年。】

【长平之战不仅仅死伤人数众多,也是一场著名的歼灭战,奠定了大秦统一的基础。

从白起开始,华夏正式进入了歼灭战的时代!】

【不过,今天先说伊阙之战。】

秦昭襄王十三年,魏冉举荐白起代替老将向寿攻打韩国重镇新城。

这也是白起的第一次领兵出征。

原本,这应该是一次普普通通的攻城战,白起很轻松就拿下了新城。

但是,对手太怂也能怂出新的成果。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