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3
主要靠的是人力。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连续几任帝王鼓励养耕牛养马;
从西汉时期开始,耕牛开始有富余,耕牛遍地,牛耕开始走上普及化,并且一直流传到了唐宋元时期。
汉武帝盛世时期,对外打平匈奴,对内兴建太学,文化发展,兴修水利,冶铁技术发达,农耕工具效率提高。
然而刘彻如同后世人希望李隆基早死一样,历经几任帝王积累下来的盛世景象刚刚现世,自己开始作死。
在卫青和霍去病英年早逝之后,刘彻不肯放弃,继续穷兵黩武,百姓民不聊生,四处造反。
刘彻发布了“轮台罪己诏”,迎来了帮他挽回大局的赵过,赵过推广耦犁、推行代田法,研制和改进家具,如:锄头、耙、锸、镢等等常用的农具,从技术层面让农业得到大力发展。
赵过在关中试行“代田法”两年后,边疆地区开始实行,有了“代田”和“代田仓”,小麦进入了主粮的范围。
【冬小麦的优点不仅仅耐旱,最重要的是它是秋种夏收,可以和粟、大豆进行轮种,解决青黄不接的问题。】
【而且粟是短根,小麦是长根,有助于疏松土质,适合地质紧密的黄土地。同一块土地进行粟、麦、豆轮种,能够养活的人口也就更多了】
董仲舒狠狠握拳,激动地看向刘彻:我都说了,种冬小麦!
刘彻:“知道了知道了,种种种!”
天幕都提醒的这么明显,还不种是傻子。
董仲舒这才发现,自己刚刚激动之下,把心中所想说出声来。
其他大臣用看勇士的眼神看着他:厉害啊,还敢以谴责的语气说陛下!
汉成帝时期,听到天幕解释种小麦的好处,氾胜之从田地里直起腰来:“说得没错!这种小麦好处多多!”
【因为及时任命赵过,恢复和发展农业,也让刘彻挺过一次危机。不然秦末时期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恐怕在汉武末年也要发生了】
【这也可以说是农业对政治上的反哺】
“朕没有赵过,但是朕有农家。”嬴政迅速下令,“召集全天下的农家子弟,有种植经验的普通农人,考核之后任命为农师官,派往地方监督生产。”
刘彻听到这里发出深情的召唤:“这位赵过在哪里!速速寻来!”
【到了汉成帝时期,一位家乡在山东氾水的官员受到朝廷派遣,以轻车使者的名义,来到关中地区推广小麦。
他在前人赵过的基础上总结出“区种法”,将田地画成小区块,在小区块里精细地使用劳力和肥料。】
【氾胜之总结了自己种地时的农业笔记,编纂成书,这套书被后世人称之为《氾胜之书》,从此精耕细作成为了华夏传统农业种植的第一原则。】
【当小麦被广泛推广,汉平帝时期,汉朝再次迎来了人口大爆发,巅峰时期人口达到了6000万,人均占有耕地为8市亩,人均年占有粮食为320公斤,这个数据一直到近代都没有被打破。】
刘彻顿时激动:朕又可以了!
人口大爆发,6000万,自己的后人还是厉害的!
【我国古代有三次人口高峰,第一次就发生在西汉后期,当时全国的总人口在约0.6亿人。这是我国人口首次突破半亿,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当农业达到巅峰,也意味着走到了极致,从量变需要发生质变,那就是科学技术】
【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源,具体地地说就是食物生产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这几何级数增长肯定要比算术级数快。
如此一来,人口就会增加,而多增加的人口就要以战争、疾病等形式消灭掉。人口数字增长达到一定界限便会自动下降。】
【这就是著名的人口论“马尔萨斯陷阱”。】
【月满而亏,盛极而衰。当人口达到极致,但是生产出来的粮食没有满足人口所需,百姓造反是必然而然的。】
【或者说,百姓没有足够的粮食满足生存需求。这里面既有农业技术的限制,也有人为因素——比如说土地兼并。】
天幕一提起土地兼并,刘彻就冷下脸,不用天幕解释,他已经猜到了。
毕竟,他也正在经历。
哪怕找到了水工和赵过,没有足够的土地给百姓耕作,一切依然是个空。
削藩,事不宜迟!
【成也小麦,败也小麦】
【汉元帝时期,废除了汉武帝时期制定的盐铁官营,废除了汉武帝时期把富商迁移到陵邑守陵的制度,从此,南阳迎来了新的豪强——因为种植小麦成为庄园主的地方豪强】
刘彻大怒:“哪个废物子孙废的?这汉元帝又是谁?”
大汉以孝治国,这位汉元帝废除祖宗之法是不孝,肆意妄为没脑子是愚蠢。
刘彻不敢想象,这么蠢的后人竟然是他的子孙。
他只听到废除盐铁官营就已经觉得糟糕,知道祖宗把这两项收回来有多难吗?
再一听到废除迁移富商,眼前一黑。
他真得是为了死后有人守陵好看吗,还不是为了压制地方豪强。
当地方豪强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是狼也得夹着尾巴,这废物轻易废除,有能力压制豪强吗?
很明显,没有,因为天幕已经说到了新豪强诞生后的结果。
【豪强大肆兼并土地,王莽新政后,宣布让天下私田为公田,也就是将地方豪强的田地全部收归国有。】
刘彻:“……”
这位王莽又是哪里来的!
这名字怎么听都不是汉室宗亲,是权臣还是外戚!
嬴政:“这刘家怎么回事,怎么一个个都喜欢走极端?”
或者说,跟那宋朝一样,都是瘸腿?
要么彻底不管,放任地方豪强坐大,要么一次性彻底收回,得罪全部豪强地主,就不知道循序渐进吗?
新入朝的六国旧人偷偷看一眼嬴政:以后再也不骂这位暴君了,比起后世帝王,始皇帝多么仁慈啊!好歹秦人的田地还是实实在在的,不至于这样一会儿被豪强掠夺一会儿被收归皇室。
【西汉末年,赤眉军起义,后来地方豪强也参与进去】
【这里面有两位豪强,也是曾经的大庄园主。一位是阴氏,一位是樊氏】
【后来,樊氏族长樊重的外孙刘秀,成为了东汉开国君王,重新为大汉续命两百年;
而阴氏的孙女阴丽华,成为了东汉的开国皇后以及继位者的母亲】
【其实虽然是宗室,到刘秀时期已经没什么宗室待遇,他们能过得不错,全凭土地,还有——小麦!】
【看,农业是多么重要!农作物又是多么重要!】!
第51章 第 51 章 农耕帝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