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6


他只盼着她安分些就好。

幸而陈令安没听到他这些腹诽,否则非气坏了不可。

她长得像你,其实性子也像你

赵邺并不过问后宫的事,陈令安将每日一日的请安变为初一、十五,过了些时候,干脆称病不见顾氏她们,关了殿门自过自的日子。

赵憬虽与她同住在仁明殿中,但其实这孩子待她并不亲近,甚至还不如陶幼金。要不是赵邺和陈二两人步步相逼,她当初的确是有舍了赵憬让他一人入宫的想法。

至于玉姐儿,赵邺虽封了她公主名号,她依旧很少在宫中走动,陈令安大多时候都是在宫宴上才能见着这女儿一面。

玉姐儿在避着宫里,连婵姐儿都不多往来,好在陈令安并不是多在意儿女缘的人。

陈玉如今身份尊贵,林氏那儿也不好再给她说亲事,毕竟这天家的公主,能做主的也就只有官家和圣人。

她十五岁时在宫中行笄礼,赵邺见着陈玉倒比先前平和许多,他唯一的女儿赵婵比她还小上一岁,他却令人依礼着办。

陈玉身穿青色翟服,头戴九翚四凤冠,面上恭谨给陈令安与赵邺行拜礼。

陈令安看着殿下袅袅娉娉的小娘子,忽心生几分感慨,这孩子如今都这般大了,她曾许诺过她些事,不知道还有没有践诺的机会。

“她长得像你些。”赵邺私下问陈令安,“可有合心的郎君,我为她赐婚如何?”

也省得她心中常惦记着。

陈令安摇头:“还早着,要看她的意思……便是有人选,她父亲那儿,也得知会一声才好。”

赵邺骤然不吭声了,不过这人毕竟没有发火,只道:“应当的,袁固他总归是姐儿的父亲。”

陈玉及笄礼过去数月,收到远从贺州送来的发簪和一封信。

那信里只附了一幅画,却是她当日站在保康门外的样子。

延顺叁年四月,十六岁的陈玉入宫谒见陈令安。

陈令安得知她的来意后,皱着眉道:“姐儿怎的想去贺州,那地距京师千里之遥,你若是想你父亲……”

陈令安没再说下去,恐怕依着赵邺那性子,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把袁固弄到眼皮子底下来。

“我幼时曾听母亲与宝珍嬷嬷讲,妇人并不输男儿,不该拘于闺阁之中,母亲,我想去外面看看。”陈玉在陈令安面前跪下。

陈令安自小被林氏按着贵女教养,不过林氏溺爱,女红等上头并不苛求,总归府中有绣娘操持。

她这女儿一言一行从未出格过,她也不曾将自己想法强加于她,从未料到她会说出这番话来。

陈令安当下并没有应下陈玉:“你让母亲想想。”

陈令安回去想了两日,最后还是顺了陈玉的意思。

陈玉自宫中出来,她的马车停在宫门外等她,不想又遇见了那人,这回却不是她故意守着。

她在原地停留了会儿,等那人近前来,淡淡笑道:“姚大人。”

“公主殿下。”那人作揖道。

见她时总是万般客气。

陈玉想起去岁没说出口的话,忽唤住了他:“姚大人留步。”

姚修纳闷地回头。

“我不久便要离开京师去贺州了,母亲已允了我。”陈玉道,“许是两叁载才会回来。”

姚修应了声。

又听得这小娘子低声道:“姚大人,听说你并无婚约在身……不知你如今可有心仪的娘子?”

姚修闻言面上并不多惊讶,他只是迟疑片刻,摇了摇头:“并无。”

小娘子仰头冲他一笑,旁的没有多说便上了马车。

叫姚修一时间愣住,转而摇头,抬脚往另处走了。

赵邺得知陈令安同意陈玉去贺州的事,有心想提及两句,又怕陈令安迁怒于他。

倒是陈令安看出他的心思,笑道:“赵叁儿,我既应她,定然想好了,只是没想到姐儿会生出这心思,你到时借些侍卫护着她罢。”

“这是自然。”赵邺揽着她的腰,听后忙开口说,“她长得像你,其实性子也像你,你再等些时日……”

陈令安笑了笑未说话。

延顺五年,陈玉方又回到京师,养在她母亲膝下的叁皇子早在年初时候已由官家立为皇太子。

怀瑾握瑜

陈玉在外面两年,她母亲身边的宝珍嬷嬷亲自到宫门处接她,小娘子进了仁明殿,不曾想官家也在。

“玉姐儿总算是回来,你母亲一直挂心。”官家与她道,又低声不知对她母亲说了句什么方避开了去。

陈玉恭敬地站在下首,看着她母亲毫无顾忌斥道:“赵三,你快些走吧。”

这样肆无忌惮,这可是天家那位。

小娘子怔怔望着年近四十,容貌依旧没有什么改变的母亲,忍不住问道:“母亲,官家不生气?”

陈令安一愣,等意识到陈玉的问题后,低低笑出声来:“玉姐儿去了趟西南,回来便问母亲这事么?”

陈玉急忙低了头:“是女儿逾矩了。”

“无妨。”陈令安摇头,“官家不会因为这点事情便动怒。”

陈玉心道未必,恐怕母亲自己都未察觉,她在官家跟前总比对着旁人时更恣意些。

陈令安又问她道:“你父亲如何?”

“父亲和夫人处得不错。”陈玉应声道,父亲就住在县衙后,其实她大多时候都下榻在馆驿内,与他们相处的日子并不多,她也不大喜欢他们动不动就给她磕头行礼。

“那便好。”陈令安笑道,“姐儿在外头看了看,可看出什么了?”

“各有各的苦。”玉姐儿轻轻应她,“母亲,我想嫁给姚大人。”

陈令安闻言并不多吃惊,她含笑问陈玉:“玉姐儿可想明白了,姚大人比你年长十五岁,且他如今是太子太傅,母亲便是要赐婚,也当要问过他。”

陈玉道:“母亲,我当下只想嫁他。”

-

见完陈玉,倒惹得陈令安跟赵邺感慨了两句:“姐儿比我想象得通透,唯独这性子太过孤勇,未必是好事。”

“贵为公主,哪有值得束手束脚之事。”赵邺不以为然,“我倒觉得你这女儿深得我心,姚修尚未婚配,到时与婵姐儿的婚事一同下旨就是。”

尤其那句“我当下只想嫁她”,可惜不是他种。

赵邺已替婵姐儿相中一门亲事,乃保平节度使石让之次子。

“你还是问问姚大人罢。”陈令安道,“姚大人年纪虽长些,但怀瑾握瑜,至今无妻也无妾,恐志不在此。”

赵邺挑起眉看她,怕是未曾想到她竟用这四字评价姚修,委实太逆耳了些。

他满口应下,回头在垂拱殿召见姚修,开口便说: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