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


进被窝里,无奈笑道,“好好好,你赶紧休息吧,在外面跑了四天,就不觉得累吗?”

黛玉衡量了下自己的体力,大眼睛亮晶晶的摇头,她觉得再玩四十天都没问题,可惜父母没这么长的时间陪她。

贾敏好不容易才把活跳虾一样的女儿哄睡,又派嬷嬷去看乐先生那边收拾得怎么样了。

乐清跟老伴都是老人家了,男女之妨管不到他们头上,因此贾敏就把乐家安置在花园的小院子里,跟孔观主比邻而居。

乐家三人到了小院,发现除了挂上衣服就没有可收拾的地方了。

书箱留在外院书房由小厮们整理,家常物品包括梳头妆匣也给他们准备齐全了,比自家带来的好上百倍,还有老嬷嬷在外面照应着,不用自己费一点心。

三人可不像黛玉的体力那么好,见没什么好收拾的,洗漱后便休息了。

贾敏听说三人俱已睡下,不禁羡慕起人家孩子文静省心,不像自家的活猴儿,不盯着她都能蹿树上去。

乐清休息了一天,黛玉在林海的主持下行了拜师礼,这才开始正式启蒙。

乐小安也不再只专注针黹女红了,她做为黛玉的伴读,还有几个小丫头一起上课。

黛玉早已背熟了三百千,以及幼学琼林,笠翁对韵等十来本启蒙书籍,乐清便不再以教导认字和死记硬背为主,而是把三百千展开,讲述其背后的典故和历史。

乐先生上午教导黛玉读书,晚间又接手了吴彧三个男孩儿的考前辅导,让林海和张免能全心投入到春耕的事务中去。

山东前年洪涝,去年大旱,今年老天爷也不知会闹什么妖娥子。

乐清也是为官几十年的人,深知农业对百姓生计的重要性,给黛玉上课时说到春耕也是忧心不已。

黛玉上辈子在乡村长大,打小就跟着母亲春种秋收,对天时气候的变化也算小有心得。

今年从开春就温暖无雨,想也知道老天爷没憋好屁,林海集合了各县老农的意见,认为现在应多以育苗为主,苗圃的面积不大,无论接下来是大雨还是降雪都有办法护苗周全。

就在合府神经紧绷等待老天爷作妖时,三月中旬先是飘了两天小雨,第二天夜里转成北风,小雨变成了大雪。

全家都被上夜的嬷嬷叫醒,林海和二叔急急忙忙赶去衙门,招回差役在全城敲锣,提醒各家各户起来添被生火,继续睡下去不冻死也得冻病。

贾敏担心黛玉,就让嬷嬷用两层被裹着把她抱到正房,黛玉睡得迷迷糊糊,被娘亲抱到怀里才清醒过来。

借着灯光见奶娘的脸色焦急,想到她的小儿子仅比自己大二十多天,便让她不用在跟前侍候了,回去照顾孩子吧。

贾敏和奶娘都笑了起来,贾敏让她带些糕点回去,孩子要是惊着了好哄他。

奶娘福身退了出去,贾敏把宝贝女儿抱在怀里,疼爱的亲了又亲,黛玉被亲得咯咯直笑,娘俩抱在一起说了好一会儿体己话才又睡着。

起床时气温依旧很低,阳光却很充足,天上一丝云彩也无,满目雪白晃得人眼睛疼。

面对如此反常的气候,乐清也没空给黛玉上课了,跑去衙门帮林海处理事务,还自请加入去各县视察灾情的队伍。

黛玉担心小老头冻病了,去库房找出两件毛皮斗篷给他带上,又安排了马夫家丁沿途照顾。

把人送出家门,黛玉回来后跟娘亲感叹,这样忧国爱民的好官因排挤在官场待不下去,反倒是那起子奸佞小人混得风声水起,长此以往可如何是好?

贾敏见女儿小孩儿家家的就知道忧国忧民长吁短叹了,好笑之余又想起一件事。

她让丫头拿出前两天送来的上旬邸报,指着最后一页中间的名字,笑道,“无良之人自有天收,你看这世道还是公平的。”

黛玉见贾化二字被写在获罪罢官的名单上,喜道,“那混账被罢官了?这个好消息应该尽快告诉先生才是。”

提到乐先生,贾敏不禁摇头叹道,“他要是能收敛下脾气,在位上看着狗官被免才痛快,如今说什么都晚了,也不知要等到何时才有机会起复。”

黛玉却有不同的看法,“以先生的脾气,就算起复了也是继续四处碰壁,贾化能被弹劾是因为后台不够硬,像他那样的酷吏多着呢,娘亲见谁被一抹到底了?

况且先生的年纪也大了,好生保养还能多护着乐姐姐几年,他的心思也不在名利上头,与其自己混迹官场,还不如跟在爹爹身边更能为百姓做些实事。”

她话音刚落,林海就在门口笑道,“我儿怎知跟着为父就能为百姓做实事了?万一我也贪酷作恶,乐先生启不是要为虎作伥么?”

娘俩没想到林海会在正忙时回来,赶紧让人帮他脱下外面的斗篷,换上便鞋,再倒上热茶,把人安置妥当了才接着说话。

黛玉笑道,“我家的底子外人不知深浅,我还能不知道了,贪那点三瓜两枣的还不够费事的,爹爹才懒得做那样的事。”

林海大笑,“着啊,以后谁再弹劾我搜刮民脂,就这么怼回去,气死他们。”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林海半夜就起来忙碌, 这会儿已经累到不行了,他嫌在衙门里休息不踏实,便回到家中, 在妻女身边睡足了一个时辰, 才又精神抖擞的回前头办公去。

黛玉见爹爹睡熟了, 便蹑手蹑脚出来, 跟林福打听外头的受灾情况。

因半夜降温时通知及时, 城里并没有冻死冻伤的情况发生, 济南府下辖各县也都在育苗阶段, 还没正式春耕, 因此损失也可以忽略不计。

现在忙的主要是因道路受阻, 来往行商的安置以及货物损失统计。

说到行商黛玉就想起曾经的错误认知, 她之前以为能南来北往贩卖货品的都是像薛家那样的豪商,或是古代的快递公司镖局这类以运输为主的商业组织。

在一次跟乐先生闲聊时才知道, 原来四处走货的大多是小商贩,将商品从南运到北不过是赚个辛苦钱,有时一车货就是全部身家,丢失了就得在路边找个地方上吊去。

这类人大多是没有土地的散户,全指望跑商赚了钱置办几分家业,只要能在家乡买下二三十亩地, 就不会再担着风险出来跑了。

想到货物丢了一些小商户就得上吊,黛玉轻轻打了个寒颤, 要论生存的困难指数, 古代绝对比现代高出百倍不止, 不仅医疗手段差出几个太阳系, 也没有任何福利待遇可言。

就算在没有战乱的时代,也得承担各种徭役杂税, 还要忍受无良的仕族和豪奴压迫。

即便如原著中的黛玉那般,投生到巨富仕宦之家,没有父母保护也要落得个泪尽而亡的下场,死时才十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