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6
的被褥钱,还未准备好的冬季新装,和家里所剩无几的粮食都急需用钱。
在私塾挣到的钱早在之前生病时就花掉大半。
眼看临近农忙,私塾即将关闭,这一眼望到头的收入好像昭示着他即将迎来的悲惨生活。
李映池不能再错失这次机会。
他无措地拉住华衔青,张嘴要给他检查,“没有生病,只是、只是牙疼出了血……”
“好了,闭上。”
华衔青捏住他的脸,原本平静的神情被打破,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去上你的课,我又没说你什么。”
李映池乖乖地闭上了嘴,又偷偷打了个喷嚏。
第117章 病弱小先生(三)
小小少爷虽是孩童年纪, 但自幼寄人篱下,心思敏感,在许多方面都显得比同龄的孩子要更懂事些。
对待课业, 他总是十分认真。
不似其他天性顽皮的学生,整日想着敷衍了事。
课堂上先生们的教诲他听得认真, 笔记更是做得满满。
课后也有在自己复习,就连书页上写下的白致知三字, 都显得格外工整。
这样的孩子格外令人心软。
李映池看着白致知动笔时微微鼓起的婴儿肥, 眉眼柔和地揉了揉他的小脑袋, “知知觉得累吗?我们可以休息一会再继续。”
“先生,我不累。”白致知摇头,留恋般地蹭了蹭青年放在头上的手,“这才刚开始呢,我喜欢听先生讲课。”
身上有好闻的味道, 香香的,和娘亲一样温柔的先生,是世界上最好的先生。
如果不是生病了,他宁愿一直待在私塾里。
请假几日落下的课程并不多。
再加上最近学的都是一些基础的东西, 对于白致知来说不算很难。
在李映池耐心的教学之下,他很快便掌握了大半, 开始写起了布置的练习。
补课进行得很顺利。
中途休息过一段时间, 用过午餐后,李映池又陪着白致知小憩了会。
好像做了噩梦, 白致知是哭着醒来的。
抱着刚刚睡醒的小孩在怀里轻哄,小孩毛茸茸的脑袋就埋进了胸前。
听着对方稚嫩的童声抽泣着, 小声说自己好想娘亲,李映池心头软乎乎地发疼, “很快就能见到娘亲了。等秋天过去的时候,知知就会在冬天和娘亲团聚。”
“乖孩子不哭。”他轻拍着白致知的后背,柔声安慰,“先生会在这陪着你。”
“娘亲……”
含糊的声音夹杂着哭腔,李映池任由小孩将自己抱得越来越紧。
其实原本补课持续到午时就该结束了。
早该离开华府的,但是李映池没办法拒绝一个乖巧的学生对他撒娇说:希望睡醒的时候先生会在身边。
也罢,他今日无课,留在这陪陪学生又有何妨。
屋内门窗紧闭,地上铺着柔软的毯子,适宜的温度令李映池也有了些困意。
小孩子精力来得快去得也快,白致知在哭了一场后又沉沉睡了过去。
眼看差不多到了该走的时间,李映池将他放回床上,动作轻柔地掖好被角后,便偷偷推门离开了。
一走到游廊处,秋风从侧方吹过,李映池忽觉胸前一阵凉意传来。
在房间内时还没察觉,此时低头去看,他才发觉自己身前被白致知哭出了一片湿痕。
因为抱着的动作,白致知是埋在他胸前哭的。
这样看去,那一块的颜色比别的地方都要深上不少。
位置有些奇怪,看见周围有仆人路过,李映池下意识地用书本挡在了身前。
过了几秒,他突觉自己这样有些刻意,又咬着唇放松了背脊,试图让自己显得没那么奇怪。
只是白皙脸颊上浮现起的红晕还是令路过的仆人止不住地多看了几眼。
来时是沁凉的清晨,离开时已是夕阳渐下的傍晚。
好像完全地错过了最为暖和的正午,不管是什么时候,李映池站在华府里,都觉得天气冷得有些不像秋季。
也或许是他大病一场后,身体变弱了吧。
离开之时,李映池又看见了那个把自己带进府内的侍卫。
他眼前一亮,快步走过去。
华府内李映池没什么认识的人,这几天唯一接触的也不过是传话让他前来补课的侍卫。
出于老师的基本道德,他准备和对方交代一下白致知的情况。
小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状态,可能会对白致知产生不可逆的伤害。
但还没走几步,对方的身影就消失在了庭院内拱门之后。
李映池匆忙向前走了几步。
安静的环境下他踩着落叶的声音格外刺耳,不由自主的,他放缓了脚步。
就在此时,一阵谈话声传入耳畔。
李映池捧着书本,自觉不妙地背靠墙壁藏在了拱门旁,试图将自己隐形。
“你这个岁数也是该成家了。”
有些苍老的男声正絮絮叨叨地念着,带着长辈惯用的口吻,大概是在催婚,“成家立业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你现在干不出一番大事业就是因为没有成家。”
“老头子我也不是什么不开明的人,有喜欢的姑娘就告诉我,我和你娘给你筹备婚事。看看别人,十八九岁就定了亲,你都二十多岁的人了,整天板着那个脸。”
庭院内,华衔青面无表情坐在石凳上喝着茶,华家老爷子正站在他的身前不断数落着。
“能不能学学亮如,从小他就招人喜欢,哪家小姑娘见了他能不春心萌动……要不是他也不开窍,早就让我和你娘抱上孙子了!”
“你们两个,没一个让我省心的!”
茶杯被人放回了石桌上,没收着力,杯底与石头碰撞发出了清脆的响声,华衔青有些不耐烦了,“你成家就立业了?”
谁不知道以前的华家不过是一家平平无奇的商行。
一家人的生活说不上有多好,顶多撑个温饱,只比起镇上那些靠劳作挣钱的农民好上一点。
后来在华家大少爷接手后,经过一番整改,商行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华家也一朝成为了附近镇上最大的富商。
就连现在这华府,也是在华衔青接手商行后的五年,他们一家才搬进来的。
事实如此,但华家老爷始终不愿意承认自己在大儿子面前的逊色。
“你现在不听我的话迟早吃亏。”他面上挂不住,一张老脸神色窘迫,“在外面天天跟那些混在一起,学了一身坏毛病,我和你娘想抱孙子难道是想害你吗!”
他又面色一变,“你该不会是有什么龙阳之好吧?”
“我的两个儿子至今未婚,莫非在外,你们都有此癖好……?”年过半百的老爷子头发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