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8
各管各摊着,枕在我肚子上晒太阳。”
他想起陆书青幼年的情态,趴在他怀里像冬眠的小动物,棉花般蓬松的身体一起一伏,发出细微的呼呼声,而且一睡着便毫无知觉,不论怎么亲怎么摆弄,不睡够绝不睁眼。
陆令从轻轻按了按谢竟的小腹:“这么软,谁不喜欢枕?”
谢竟被他碰得有点痒,欠身笑了一声,陆令从把他的肩捞近点,两人错开鼻尖静静吻了一会儿,没带什么情欲,只是蜻蜓点水地相触着,呼吸温热交缠,烘得谢竟昏昏欲睡。
他那么多年不去上朝的原因就是不愿早起,再不回去,今夜可能就真要眠在这张床上了。
谢竟不想和陆令从分开,但他太清楚一旦说出“我只眯一盏茶的功夫”,这一晚肯定再难挪窝了。他担心自己就这么睡着,陆令从怕误早朝睁着眼在旁边守他一宿,于是推了推对方,先结束了亲吻,强自撑着坐起身来,捞过床头的空瓷盅冰了冰脸醒神,跳下床穿鞋。
陆令从不解:“不在这儿歇下?是不是褥子不舒服?”
谢竟回身推他两把:“你也回去,回去踏踏实实睡到天亮。好容易回家,把这几月缺的觉安生补一补。”
陆令从道:“我送你吧?”
谢竟俯身吹了烛火,推着他绕出屏风往另一道门走:“就这么一条道走不丢我,你送了少睡半个多时辰,别费那冤枉功夫。”
他迫着陆令从开了门踏出去,后者回头,掌心扣着他的后颈揉了揉,道:“那我先走了,你把椅背上那件外衣披着。”
谢竟朝他摇手:“去罢,明儿宫里见。”
送走了不情不愿的陆令从,他灭尽室内烛火,披上衣,从另一边的门出去,锁严实了,转身原路返回。
次日早朝谢竟仍着素衣,步行入宫,在满朝文武的官服和车驾中间格外惹眼。不过就算是从前和旁人都一样时,但凡他出现在朝上都会有人侧目,更不必说此刻,昨日跟在皇帝仪仗最后面、没把他瞧真切的臣子,都暗暗将目光贴在谢竟身上。
只是众臣虽然想到了今日朝会之不同寻常,也嗅到了朝中局势波动的气息,却没料到是如此剧变——
天子以事亲尽孝之由,命昭王留居京城,其手下虎师骑兵三万,暂拨南北东西大营各五千余人,剩下八千,于幕府山下常驻扎营,允保留虎师番号。
授谢竟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暂领这八千人马。
同时虎符并不从昭王手中收回,若逢国难,可凭此符召回虎师各部平戎。
内监宣旨也就用了寥寥数语,可其中传递的信号却有极强的倾向性。银青光禄大夫不是实衔,一向是加授的兼官,可是圣旨的意思分明,谢竟是由他昔年的正四品礼部侍郎拔擢到了这样一个虚置的位子上,也即,不限定他的具体职责,同时又予他权力。
今日能让他领了八千虎师的差事,明日便能再另拨一件毫不相干的给他,的确是位高权重,但也的确是一切举止都直接代表着上头的意思,每当皇帝想干涉某桩事情时,只需命谢竟“暂领”“权摄”,自己便可落个“兼听”的好声名。否则谢竟一介罪臣,且是文官出身,兵权无论如何也落不到他手上。
这向朝野暗示着刚刚从边境回京的废昭王妃迅速站好了队——实打实成了出头鸟,皇帝的手下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一块砖。
而不收回昭王手中的虎符,则意味着即便在边关无战事时,陆令从同样有权管辖幕府山下的虎师余部。
虎师曾经作为游离在兵部掌控之外的一支武装力量,这三年与朝中保持的微妙平衡,至此彻底被打破。从前京中默认撒手不碰的三万精骑被瓜分得七零八落,说是整编入其他队伍,其实几乎等于被彻底架空,骈死槽枥了。
在被以“侍奉母亲”这样一个荒谬却又合乎人伦的理由褫夺兵权时,昭王尚没有表示出明显的抵触,反倒是此前在府内闭门不出多日的张太傅,忽然站出来坚决反对,力陈分裂虎师之弊。
张延入仕近四十年,所有人都知道他不为党同伐异,只是眼里揉不得沙子。但今上却是不动声色的强硬,对张延上奏的桩桩件件加以首肯,对他的一片忠心嘉奖褒扬,做足了安抚,却始终不改一个字的诏令。
而直到皇帝授意谢竟接管虎师,陆令从才神色微变,开了口:“先不论功过,谢大人能不能治住这八千人,尚且存疑。”
臣甲站出来反驳:“雍州几役谢大人出力良多,这是有雍州太守白纸黑字的呈文为证,况且驻兵在京城内又不在阵前,自是以屯军为主治军为辅,再不济虎符还在殿下手中,谢大人力所不能及的,也没人拦着殿下出手。”
臣乙附和:“更何况,谢大人究竟有没有那个本事治军,殿下该比我们所有人都清楚。”
上一人还算是含蓄,这一人干脆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明眼人都看得出,皇帝不收虎符是为了分虎师的治军之权,一方面用昭王来制衡不曾完全取信于君的谢竟,另一方面也是拿这个“废妃”来敲打昭王:你当日划清界线休弃的人,一道诏令便能被重新起复,从脱罪到上位不过一夕之间,不仅如此还要和你分权。
昭王有没有被恶心到不知道,群臣一代入,先被恶心得打了寒噤。
陆令从便没有再多争辩,只道:“既如此,一切全凭陛下拿主意便是。臣如今得了闲,自然安心在京城久住,奉养高堂,”他顿了片刻,“也替长公主好好择一佳婿。”
和亲只是此前放在朝堂上的议题,到底没一条成文的旨意,最终目的“让昭王班师回京”也已经达到。此事没有正式地知会过陆令从,虽然所有人都清楚他不可能不晓得,但既然他专门说到这一句,便是暗示了态度,在兵权上让了步,条件是搁置和亲之事。
天子没有正面回应,只是附和:“这是自然,朕只这么一位姊妹,定会安排一桩最周全的婚事。”
张延劝不动皇帝收回成命,便想向谢竟示意要他辞了这个位子,可谢竟接旨谢恩后便直挺挺在阶下立着,目不斜视,根本不理会纷纷议论。
张太傅错过了昨日城外那一幕,半夜才听说谢竟回京的消息,一早赶进宫中,本打算在朝上替谢竟再谋个好前程,此刻却忽后知后觉发现,这个是他学生、同时又是他学生之母的年轻人,似乎早有了他看不明白的定夺。
散朝后他还想再找到谢竟单独说几句话,对方却在宫门外便直接被人邀上了马,没有一点避嫌忌讳,在众目睽睽之下随着相府的车驾离开了。
谢竟被告知的是“王相有些事向谢大人交待”,一路也是正大光明跟在王家车马之中,但脚迈进相府,让人引到后院某间内室坐下,却又不见了王俶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