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9


扶苏想了想:

“驰道一看就是徭役,庶民仍会抱怨。不过若是能提升一些待遇,想来民怨也能平息。”

比如提供的两餐给他们吃得好点,多用点油,偶尔能有点肉沫,对如今的庶民来说就是极好的伙食了。

很多人一辈子没吃过几次肉。

收买人心不难,只看你愿不愿意出钱、有没有那个心。

这两年随着和西方的通商,大秦的捞金能力飞速上涨。西方那边的罗马确实有钱,扶苏能眼也不眨地出那么多钱修路,全靠吸血罗马。

不然光靠九州大地自己通商,得到的收益要在短时间内给所有县修路,还是太勉强了一些。

之前跟商队说的虽然是“太子那一半的分成都拿去修路”,可要修一条好路,这点分成是还不太够。扶苏把过往两年的分成都提出来,才能填上这个窟窿。

幸好富户为了留名也出了不少钱,立碑确实是个很高明的主意。

但是立碑只能忽悠富户和贵族,忽悠不了庶民。像是修建长城,本身负责这些的工匠就要在上面刻字留名,为了方便后续发现问题时追责。

在庶民看来留名是留下把柄,只有贵族和富户才觉得这是在给自己争取好名声。

因为他们只出了钱,没去干活,无论道路修出什么问题来,都与他们无关。反而他们要成为受害者,出了一堆钱结果你们没把路修好,他们的钱可是被浪费了呢。

秦王政转身:

“走吧。”

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方才的观察让他发现了徭役和雇佣的区别。

服役时会有监工盯着人干活,动辄打骂,不许庶民偷懒。而雇佣却不同,虽然依旧有监工盯着,监工却不会动粗,只会记录下来谁偷了懒,回头分发工钱时直接扣钱。

上位者一般不会在意监工的态度这点小事,但备受欺凌的庶民却很在意。监工讲道理甚至态度和善的话,他们会受宠若惊。

一味地打骂并不可取,还是要用奖赏制度激励庶民的积极性。

扶苏听着父亲的分析,深以为然。

不过他也提到一点区别:

“雇佣来的庶民本就是为了赚工钱的,因为偷懒扣工钱对他们来说是件很严重的事情,自然会努力做工。若是强制服徭役,征来的庶民不一定想干活,哪怕给他们工钱,他们也有可能消极怠工。”

自己为了赚钱去做兼职,和我强行把你抓来给你钱让你干活,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统治者明知道鞭挞不可取,还是得这么做的缘故。部分庶民他就不稀罕这笔钱,你扣钱他也要偷懒,为了赶工就只能动用刑罚了。

秦王政颔首:

“钱打动不了他们,总有别的能打动他们。”

况且大秦也允许出钱叫旁人代为服役,官府能去贫困区域找愿意干活的人。这部分人既能赚找代工的钱,又能赚官府的工钱,对贫困家庭来说是难得一见的机遇了。

实在不肯出钱找代工的,自己去服役了又不好好干,那就换别的法子激励他们。

比方说干得最好的那些可以得到肉作为奖励,能叫他们带回家中和亲人分享。旁人的积极性都提起来了,偶尔有少数偷懒的,也不会影响整体进度。

哪怕不给肉,给盐都成。盐也不便宜,还是生活必需品,说不准比肉更受欢迎。

大秦之前那些年积攒的坏名声太多了,如今为了洗白不得不多做一些利民之事。

车队启程之前,扶苏命人以秦王的名义给那些做工的庶民分发了一些赏钱。不为别的,就为了替父亲刷点好感。

钱财是给到管事的,晚间才分发下去。那时车队已经进入守卫重重的宛县了,庶民才知道今日白天遇到的竟是秦王车架。

“王上居然会给我们赏钱!”

庶民又是惊喜又是意外。

以前只听说秦王残暴,今日一见似乎并非如此。若是秦王当真残暴,怎么可能还给他们钱?

之前车架经过的时候也没有扰民,更没有像传说中那样,掳掠几个庶民过去折磨一番。

可见传言都是假的,定是贵族被秦人抢了家产,恶意中伤。

庶民其实对那些楚国贵族不算喜欢也不算讨厌,贵族欺压庶民已经成为了常态,大家都习惯了。

即便知道贵族被抄家,大部分庶民就当听个热闹了。除非和那贵族有深仇大恨的,其余庶民一般不会有“欺压我们的贵族终于遭了报应”这种大仇得报的想法。

所以哪怕秦国实际上是替他们报复了为富不仁的贵族,庶民也不一定会感激。

他们早就麻木,不会恨也不会高兴。

说不定还觉得秦国和楚国是狗咬狗,或者觉得那都是贵人的事情,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但是一旦秦国让他们庶民日子彻底过不下去,就和他们有关了。他们会恨秦国,群起响应起义军。

如今切实地得到了来自秦王的好处,这些淳朴的庶民立刻就被收买了。

楚国贵族没给过他们钱,但是秦王给了。所以秦王是好人,楚国贵族是坏人,贵族全是活该。

众人欢天喜地地将钱藏好,希望秦王能多来两趟。

秦王政还不知道自己在楚国贵族口中被编排了多少稀奇古怪的残暴爱好,不过问题不大。只要庶民的日子越来越好过,就不会有人再信这些。

他在宛县又迎来了一批提前送达的重要奏折需要批复,这次依旧把太子赶出去玩,不必留在父亲身边干活。

扶苏见父亲态度坚决,便接受了这份好意。

南阳郡在后世河南境内,这里自古就是中原腹心。要不是倒霉位处秦楚边境,富饶程度还能更上一层楼。

前些年秦楚不怎么打仗了,南阳郡就稍微恢复了一些。但郡内仍有穷困的地界,扶苏原想过去看看的,结果一问才知道离宛县稍远了些,怕是赶不过去。

扶苏只得作罢,只在宛县附近逛了逛。

傍晚回到郡守府时,恰好撞见有士兵押送了几个形容狼狈的人过来。看那些人的模样,以前应该是养尊处优的贵族,这些日子才潦倒落魄起来。

扶苏停住脚步问道:

“他们是何人?”

士兵回答:

“这是底下乡里才抓来的反贼,听闻他们散播了不少谣言污蔑王上。”

扶苏眼眸一凝:

“他们编造什么了?”

士兵不敢说,脸上有些为难。

扶苏便带他们先进府,找了处地方将人关押起来,叫来李斯审讯他们。

已经升任相国的李斯没想到自己巡游途中干的第一件大事是他的老本行,他这辈子是和廷尉过不去了吧?

李斯没敢耽搁,小跑着就过来了。先给太子行了个礼,然后迅速进入状态。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