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9


下赶上来,为他庆贺生辰,那天还飘着鹅毛大雪,等她上了山,全身都冻僵了,鼻尖冻得红通通的,抖落一身风雪,从怀里掏出来尚有余温的糕点,甜甜地笑:“祝苏哥哥生辰快乐,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帕子沾了雨水,已经湿透了,他把帕子收到怀里,又问七喜:“她真的醒了?”

七喜不耐烦地点点头,见他还不起来,又多说了一句:“你还是快快起来吧,我听郑大夫说,你再跪下去腿就要废了,到时候你就瘸着双腿来迎亲吧!”

“她醒了就好,你告诉她,我一切都好,再过几天,我就上门提亲,让她安心等着我。”

“我不说,要说你自己说去!你这个二愣子,你故意败坏我们娘子的名声,好逼得她只能嫁你,你有好算计,我偏生不喜欢你,娘子是被你骗了,才答应了你,你给我记着,我看着你,若你对我们娘子有一丝一毫的不好,我就……我就……我就告官去!”七喜将心里话一股脑说出来了,犹不解气,将那些下人学来的闲话惟妙惟肖地转述给苏轼。

苏轼越听脸色越难看,本来强行支撑住的身体也撑不住了,猝然倒在了雨地里。

第111章

王弗的病是心病, 既然决定了要嫁给苏轼, 病就立刻好起来了, 只是卧床太久,身子还有些虚。她是一个果决的人, 也是一个不肯信命的人, 曾经她愿意只活到二十七岁,现在她不愿意了。

她想:世界上存在无数的平行空间, 不见得这一个就是历史上的那一个,她已经在这里留下了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 那就代表这里是不一样的空间, 还有可以争取的余地。

王弗吩咐双喜出去打探消息,听说苏轼在雨中跪了三天, 恐怕有一场大病要生。双喜不情不愿地去了,回来说苏家并没有传出什么消息,苏轼的病也不重, 多休养两天就好了。

王弗松了口气, 突然又想到更大的问题,苏家不同意他们俩的婚事, 如果她强行嫁过去,程氏肯定对她不喜。但若是苏家不喜欢王弗的家世, 那历史上的王弗是如何进了苏家呢?她又想到自己撺掇爹爹开办酒楼的事, 难不成变故就出在她这里?

王弗苦笑着,这可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苏家却是全家闹翻了天。程氏不停地流眼泪,苏洵本来拿着戒尺要去打人的, 被程氏拦住了,本来他们在青□□声就已经被苏轼这一跪毁了,再打死他也无济于事了。苏辙一直陪在苏轼身边,其实他并不能理解兄长,十娘再好,也不至于为了她抛弃家人。

苏轼一醒,就要寻他的帕子,等苏辙把洗干净了的帕子送到他手上,他立刻就咧开嘴笑了,满脸的幸福。

“二哥,你这是何必呢?”

“她答应我了,她心里有我。”

“就算她心里没你,也是非嫁给你不可了,二哥,你太冲动了。”

“你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苏轼沉吟片刻,“但既然她心里有我,不为她争上一争,恐怕我此生不得心安。对了,阿娘怎么样了?”

“适才阿娘为了拦住爹爹,不让他打你,哭得厥过去了,眼下郑大夫正在为她诊治。阿娘身体不好,受不得刺激,她又一向对兄长寄予厚望,你这样胡闹,她不能接受也是正常的。”

“胡闹?那什么才是正确的?同叔,你只是还没有遇到那个足以让你不顾一切的人,阿娘那里,我会去劝她,她一向疼爱我,肯定会答应我的。至于爹爹,只要我向他证明自己不需要倚仗岳家就能立足于朝廷,他总归会接纳十娘的。”

“二哥,这很难。”

“再难也过来了,对于我来说,我只怕她心里没我,只怕她嫁给我不情不愿,过得不痛快。”

与此同时,苏洵在程氏床前和她谈论苏轼的婚事:“王方本来是个乡贡进士,高门嫁女低门娶妇,娶他家的女儿也不无不可,只是近些年来王方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长子也无心仕途,眼看就要从书香门第变成商贾门户,如何配得上我家和仲?”

程氏也点头,不过她担忧的更多:“和仲如此喜爱那十娘,恐怕娶了她就无心向学,对她言听计从,而十娘我是知道的,她在家中尚且做得了自己父母兄长的主,进了我家的门,恐怕不安于室。你且看她办的女学会,就知道这孩子是个倔强偏执的,竟公然支持女子闹和离、带走孩子、再嫁,简直是罔顾人伦,胡作非为!”

苏洵听了这话倒有些不悦,说不上是为什么,程氏也是为人妻为人母,竟不能体谅女子的艰难。八娘和程之才和离就是他极力促成的,要不是王家十娘及时发现了八娘在程家受虐待,他的八娘可能就命丧黄泉了。女子柔弱,在家有父母兄长看顾,尚且不能长成,出嫁了就看公婆官人的脸色,若嫁到和善人家倒还好,若是不幸进了虎狼窝,又被妇则妇诫困得死死的不能脱身。十娘这么做没错,错就错在她不该如此张扬。

两人一阵沉默,程氏又道:“官人,虽你我皆不喜这门婚事,但和仲这么一闹,王家十娘的名声就被他毁了,若不上门提亲,恐怕日后遭人诟病。”

“此事是和仲做得不妥当,自然由他承担责任,日后他好也罢,不好也罢,都是他自己求来的,怨不得旁人。你好好休息,择日备齐聘礼上王家提亲吧。”

程氏心中还是苦涩,她心目中的儿媳妇可不是王十娘这样的,听说她整日都在庄子上研究什么油坊织机,甚至亲自带着女学会的学生下田种地,和仲总是说她巧手慧心,极擅烹饪,可她又不缺厨娘。外头传言都说十娘性子刚强,这样看来,她就是一个粗俗鄙陋的女子,如何与和仲红袖添香,督促他学习?将来和仲与她合不来,受罪的还是他。但事已至此,她再不情愿也无用了。

程氏派人去通知了苏轼,苏轼一听,高兴地立刻掀了被子,冲到程氏床前跪下,向她磕了几个响头。

“谢阿娘成全!阿娘大恩,十娘与我必不敢忘!”

程氏也没让他起来,只冷冷地说:“大恩算不上,你就是我前世的孽障,今生讨债来了,这门婚事固非我与你父亲所愿,但你执意如此,甚至不惜败坏自己的名声,我只问你一句,若你将来生了悔意,该当如何?”

“能娶十娘为妻,苏轼今生无悔。若有悔,放十娘归家,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这就好。你去吧,我不想见你。”程氏翻了个身,将脸朝向床里。苏轼愣了一会儿,又磕了三个头,躬身退了出去。

又过了一旬,流言渐消,程氏寻了媒人,带了礼物上王家提亲,没想到却扑了个空,王家门子只说大娘子带了家中女眷去了眉山看望外祖父,大官人同行,两位小官人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