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
中尚且如此,更何况普通百姓?你来看——”范仲淹说到伤心往事,已经虎
目含泪,待他展开王浮的策划书,却一下子双目灼灼,来了精神。
范纯仁凑过来看,只见雪白的竹纸上画了一个圆饼,中间有蜂窝似的洞,另外还有一个炉子,造型奇特,却也十分简单。他是第一次见这种立体的画,感觉画上的东西呼之欲出,好像真的一样。
这是蜂窝煤和煤炉子,王浮还在旁边注了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另外还给了土法制水泥的配方和用处。根据画中描述,连范纯仁都能看出来这是一份十分珍贵的配方。
“你可见过,用价值连城的配方来骗一个贬谪地方的小官的?”
“或许这配方有诈?”
“配方是不是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孩子十分信任我,她坦诚相待,我不能辜负她的信任。”范仲淹不由得叹息一声,庆历新政的失败,何尝不是因为仁宗和朝臣们的不信任呢?党争愈演愈烈,灰心丧气的范仲淹,竟然在一封远方来的书信里,再次找到了被信任的快慰。
父子二人决定立刻找来匠人,将图中的蜂窝煤和水泥先做出来试试看,如果可行,这将是改变整个邓州,甚至是整个大宋的东西。
与此同时,林洋也带着手下到了他们先前买下来的矿产所在地,开始建造房屋,招募人手进行实验,有配方和制作流程图,七月底,他们终于成功做出了蜂窝煤和水泥。
稍后为你更新
第76章
得到实验结果, 范仲淹父子已经彻底相信了林洋, 因为煤矿和天然碱矿不同于金银铜矿, 朝廷没有法令不许百姓开采,
他们的所有行动都必须在暗中进行,以防私人以此牟利。
验证水泥和蜂窝煤确实可用, 范仲淹派出心腹, 到邓州各地探查矿产所在, 绘制地图,如此忙碌了两个月,又派人带着实物和图纸赶往东京,
请求宋仁宗颁下特令,准许南阳地方自己采矿。
因为王浮的特别请求, 范仲淹表面上隐去了王家的存在,
只在密函里说明是青神乡贡进士王方奉上蜂窝煤和水泥配方,以解朝廷之忧。王家顾念家国大义,不求私利,但范仲淹认为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赏赐,最好能够允许王家人采矿和制作蜂窝煤、水泥等物售卖,因为范仲淹认为,
王家人既有如此才华,应当使他们努力钻研,做出更好的蜂窝煤和水泥, 甚至是其他东西。
此时仁宗也在为各地相继报上旱情而忧愁,身边的宫女为他添茶, 一个不小心,茶水溅到了某位大臣的奏表上。
宫女骇然,立刻跪下求饶。她是临时代替一位奉茶宫女前来上茶,没想到太过激动,惹了祸事。
仁宗却只是挥了挥手,让她下去,并没有责罚于她。
这就是宋仁宗赵祯。
仁宗揉了揉眉心,脑子又开始剧烈疼痛起来,正当他准备休息片刻时,殿外跑进来一个小太监,又奉上了一份奏章。
他只好坐下来接着批阅奏折,打开那份新来的加急奏折,竟然是许久都没有上过奏表的范仲淹写的。他赏识范仲淹的才华,也认为他的庆历新政有很多可取之处,但现实并不允许他继续支持范仲淹进行改革。范仲淹在邓州无声无息,可能就是对他的一种抗议吧?
仁宗看着这份密折,不由得全身紧张僵直,微微立起上半身,等他看完,竟拍案而起,连连叫好,身旁的内侍晁安微微一动,便听见仁宗开心地说“晁安啊,没想到这范仲淹到了地方,虽然老病缠身,却还是壮志未改,他这份奏折,虽不能解旱情之急,却解了百姓冬寒之苦啊!”
“能为官家分忧,也是范大人的福气,范知州为官地方,自然要为百姓做实事。”
“朕是真的开心,你可知范仲淹为我献上了何等宝物?来来来,咱们一起出去看看。”
“是。”晁安虚扶着仁宗,与他一同去殿外看范仲淹手下带来的东西。
只见侍卫抬上来一只奇形怪状的炉子,又从箱子里取出一团团黑色带孔的东西放进炉子,点燃了大把松片扔进去,很快那又黑又硬的“石头”就泛红,升起了幽幽火焰。
仁宗皱眉,他也见过柴火燃烧,比这个火大多了,难道范仲淹在夸大其词?
侍卫看出了仁宗的犹疑,躬身行礼道“蜂窝煤不同于柴火,范大人已经试过,烧火做饭时,需要两块煤球,能使用一个时辰,封炉慢烧可以使用五个时辰,若是换作柴火,则需要五到六斤。这还不是石炭的最大,石炭燃烧所产生的热力比柴火更高,利于打铁铸剑。”
“热力”这个词就是表面意思,很好懂,仁宗一下子就听明白了。但侍卫的解释他之前的想象还是有差距,不禁令他有些失望。
晁安看出了仁宗心中的失落,上前安慰道“民间早有使用石炭者,若是此物比柴火、炭火好过百倍,前人早就将之开采出来了,怎会等到此时?官家您看,这蜂窝煤的黑烟是不是比柴火小得多,而且看起来比炭火要暖和,如果采出来,还是有人愿意用的。”
仁宗一想也是,又打起精神看侍卫和水泥,为了让仁宗看到
效果,他们还背了之前做的水泥砖过来,用刀枪试了试,只留下浅浅的痕迹。
这下子仁宗就开心起来了,尤其听到侍卫们说,水泥砖不惧雨水,坚固耐用时,他一下就想到了史书上记载的水困围城,泡烂墙根攻城的做法,如果用水泥砖砌墙,就不用再担心了,尤其黄河堤防,能用上这种水泥砖,或者用水泥把石块间的缝隙填上,应该就不会那么容易溃堤了,这可是功在千秋的大事!
仁宗立刻决定封赏范仲淹和那个献上配方的王方,范仲淹好说,让他升官,回到汴梁来就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王方该如何封赏呢?仁宗决定依照范仲淹的奏折来,王家不欲谋取声名,只愿小富即安,而且愿意继续为他钻研蜂窝煤和水泥的技术,那就赏他们两处矿产,给他们一个虚挂的官职,继续为朝廷效力。
这可是诸多坏消息中难得的好消息,仁宗回到后宫,立刻就跟曹皇后分享了自己的快乐。
仁宗的皇后贤惠能干,她也懂得兵坚城固对于饱受外族侵犯的大宋来说,是件值得载入史册的大好事。
但她还有一点私心,于是她对仁宗说“官家,如今国库空虚,内府也没什么钱财,您一向节俭,几次放宫女归家,闲置宫殿,但必要的皇家威仪还是需要维持的。既然范仲淹密折上奏,本意就是不欲为人所知,不若将蜂窝煤和水泥直接归在国库和内府名下……”
仁宗明白她的意思,也体谅她的辛苦,毕竟内府是真的空得能跑马,他自己的龙袍都好几年没换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