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


我们去放河灯了!”王浮一路叫喊着,苏轼却丝毫不觉得她粗鲁,反而觉得她质朴纯真。

片刻后,王家一家人都出来了,王瑾手里也提着他们家的河灯,随着苏轼去了他们家往年常放河灯的地方。苏家人也都到齐了,一大群人就四散开来,在河边将河灯一盏盏放下去。

王浮双手合十,闭着眼睛,虔诚地许了一个愿望。

苏轼就在她身边护着她,生怕她掉到水里。

“十娘许了什么愿?”

“愿望呀?说出来就不灵了,我不说。”

苏轼也放下一盏灯,轻轻说“今年我的愿望许给十娘,愿十娘平安喜乐,一生顺遂,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王浮突然就眼眶发热,她装作无事,偏头看了看远处的花灯,嘴里却嘟囔着说“说出来就不灵了呀……”

“若不说,天上的神仙,我的列祖列宗又怎么听得到呢?”

王浮心里酸涨得难受,她知道苏轼的一生是怎么样的,他自己都没有“平安喜乐一生顺遂”,却把这个愿望许给了王浮,两人相识不过一两月,此时倒像是经年

的青梅竹马。

“苏哥哥。”

“嗯?”

“你也会平安喜乐,一生顺遂的。”

“当然,我怎么能输给十娘呢?”他眉目含笑,眼里闪动着潋滟波光,不知是河上星星点点的河灯入了他的眼眸,还是他眼眸里的星光落满了河道。

“十娘,我们回家了!”王瑾在上面叫她。

“来了。”王浮被猝然惊醒,深感自己杞人忧天,未来的事谁也说不清,当下这一刻,他还是那个快活的苏轼。纵然是沿着那样的轨迹再走一遍,他那样一个豁达的人,必定不会像她一样软弱罢?

苏轼跟着王浮回了王家,把王浮准备好的饭菜拿上,王浮还想送他,却被他拒绝了“夜路难走,今日外头也乱,我不放心你。”

王浮站在门前,目送苏轼提着巨大的食盒离去,明月如水,拉长了他的身影。

苏轼回到家,苏辙正在门口等他,他瞪着大大的眼睛,问苏轼“这些都是?”

苏轼笑着说“同叔今日有口福了。”

苏辙羞涩地笑笑,双眸却明亮,显然很期待。

正好苏家才摆饭,苏轼让使女们把食盒里的饭菜摆出来,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六娘和八娘虽然矜持,却也被吸引住了,她们注意到这些菜肴似乎有点像和乐楼的手笔,便悄悄问苏轼“和仲,你哪里来的银钱订的这么多菜?”

苏轼一愣,反应过来,笑道“并不是从和乐楼订的,这是十娘和三娘姐姐帮我做的,我看阿娘最近食欲不振,十娘擅烹饪,才请了她帮忙。”

“十娘?她那么小,恐怕连菜刀都拿不起来罢?”

苏轼一想,好像十娘的确还是小小的一只,不过她以往拿给自己的吃食都是些点心小食,这些要刀工火候才能做出来的宴席菜,大约不是她亲手做的。虽然好像与他的计划有些不符,但这也是十娘的心意,阿娘应该能理解的吧。

程氏从后面厢房出来,见几个孩子都围在桌旁看使女摆菜,不由好笑,问苏辙“同叔饿坏了?”

苏辙摇头,眼睛还是盯着桌上的红烧蹄膀。

程氏这才注意到桌上的菜不是她平日里吃的饭菜,看起来似乎也不是他们苏家厨房能做得出来的菜品,苏轼见状,立刻前去解释“儿子看阿娘食不下咽,特意请了王家三娘姐姐和十娘帮忙,整治了这一桌好菜,阿娘快快坐下,这菜都要凉了。”

程氏这么一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前几日才说过让他离王家小娘子们远一些,今日他就把人家亲手做的饭菜带回家了,这孩子到底是太聪明,还是不开窍呢?

苏轼给他娘夹菜,边夹边说“虽然不知阿娘对十娘有什么成见,但十娘是个很好的孩子,我一直把她当做小二娘那样的妹妹看待。我与她投契,不论是吃食上还是学问上,都很聊得来,希望阿娘同意我与她来往。”

程氏一言不发,皱着眉头不知说什么好。怎么说呢,先前她不同意苏轼与王浮来往是为了断绝两人相恋的可能性,却忽略了他们的年纪,苏轼虽然聪慧,但他在为人处世上向来少一根筋,那王家的十娘,今年才七岁,还是一个小豆丁呢,她着急什么?

程氏释怀了,这才笑着说“和仲长大了,知道孝顺娘亲了,为娘很欣慰。之前不让你与十娘来往,是为了十娘的名声好,既然你把她当做妹妹看待,便也没什么,注意分寸便罢了。来,你们几个都坐下,尝一尝和仲好不容易带回来的美味佳肴!”

众人便按着长幼顺序坐下了,待到菜肴入了肚子,便都被这一桌菜征服了,几个小的已经吃过了和乐楼的饭菜,觉得那已经是人间至味了,这一桌更甚

于和乐楼的菜,简直堪比山珍海味。程氏是第一次吃到如此独特的菜肴,顿时觉得前半生吃过的饭菜都白吃了,凉菜爽脆可口,香干回锅肉是肥而不腻,鸡汤鲜香诱人,松鼠桂鱼甜酸适中,还有几道叫不上名的菜,都很合他们的胃口。

程氏直到了这一天,才知道口腹之欲是如此地难以满足,怪不得苏轼总喜欢往王家跑,原来是对他们家的饭菜念念不忘。得知和乐楼也有类似的菜品,程氏立刻决定,日后若是家中有客,就去和乐楼定一桌。

稍后为你更新

第40章

离开眉山的日子越来越近, 王浮对这里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苏轼带着苏辙每日下了学都要拐过来王家坐上片刻, 有时候是和王瑜下棋,

有时候是给王浮讲诗,更多的时候还是垂涎王家的点心。

期间王浮还跟着苏轼一起去了他乡下老家, 见到了他们苏氏宗族的聚居地, 还有他那天性放旷、洒脱不羁的祖父。苏家祖父对擅长烹饪的王浮喜爱非常,

把自己珍藏多年、时时把玩的一个葫芦送给了王浮。他爱王浮性子里的那一份狡黠纯真,因着王浮谈吐大方,丝毫不露怯, 又懂得不少东西,与他投契,

连连称她为“小友”。苏祖父爱吃酒, 王浮就和苏轼偷偷拿高粱酒蒸馏了一些送给他,让他很是高兴。

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到了中秋节这天,一大早起床,所有的东西昨天就已经收拾停当了,灵尘大师也带了两个小徒弟过来接赵秀才。赵氏在院中,

拉着灵尘大师指着各式各样的用具、瓶瓶罐罐仔细嘱托,恨不能把赵秀才一天要喝几口水、出几次恭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事实上, 她已经把这些车轱辘话说了三四遍了。

灵尘大师一脸慈和,微微笑着接受姐姐的嘱咐,

其实为了让他更好地照顾赵秀才,王方已经把赵秀才生活起居中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