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2


只有山川草木,再无百姓。

越靠近盲山怨气越重,已经不是寻常人所能忍受的。

施慈如今的实力尚且算不得人间第一,更无法同万年前封印怨气的前辈相提并论,面对越来越重的怨气,他也只能自保罢了。

丝丝缕缕的怨气在空中凝聚成絮状,像是漂浮的云,只是这些云黑漆漆的,瞧着就不像什么好东西。

草木逐渐凋零,走到深处,一眼望去群山竟一片死寂,光秃秃的树干上偶尔传来秃鹫或乌鸦“哇——哇——”的叫声,声音粗粝嘶哑,十分难听。

“许多年没回来,盲山周围竟然已经到如此地步了。”

许问舟长叹一口气,当初他离开时怨气还仅仅是在盲山盘旋,如今连周围的山也遭了殃。

施慈心情沉重:“这些年来怨气源源不断送往盲山,积压已久的怨气哪怕逸散出来一点都是巨大的灾难。”

好在六道轮回已经步上正轨,那些灵魂入了地府,有冤申冤,不必滞留人间,为盲山减轻了许多压力。

妖族有自己开辟的一处空间,各大仙山远离世俗,人间的怨气一旦爆发,蒙受灾难最严重的只会是凡人。

那些修士大多有自保之力,普通人在灾难面前却只能沦为粘板上的鱼肉。

施慈已经在努力变强了,可是他面对如此庞大的怨气,却还是觉得自己如同蝼蚁。

究竟要多深的修为,才能彻底清除怨气呢?

连为镇压怨气而生的许问舟也仅仅只能将它们镇压,他施慈不过一个有些奇遇的普通人,真的能消除怨气?

施慈不禁开始怀疑起自己。

忽然一只手拍在他肩上,他顿时觉得灵台一阵清明,许问舟表情严肃,看向他:“不要多想,怨气最会钻空子。”

施慈一惊,没想到自己竟然会不知不觉被影响。

他深吸一口气:“是我太焦虑了。”

拯救世界的担子压在肩上,发现自己能力不够,他难免多想。

他忍不住道:“距离盲山越近,我越能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如此磅礴的怨气,我真的能解决吗?”

许问舟知道他进入了一个怪圈,忍不住提醒他:“施兄,你知道为什么万年前的那五位修士只能将怨气镇压在盲山下,而不是将其彻底消灭吗?”

施慈一愣,没想到他为什么会这么问,但还是道:“因为盲山之下汇聚的是整个人间的怨恨嗔痴。解决一缕固然容易,可是当这一缕缕怨气汇集到一起,就不是能轻易解决的了。”

许问舟点点头:“没错。施兄自己一个人,又如何能解决成千上万的怨气?”

施慈恍然,有了些头绪,却又像是隔了一层纱,隐隐看不真切。

人类万年来的不甘和怨恨等种种负面情绪汇集成了庞大的怨气,可他们也有很多美好的品质。

施慈以前就是一个普通人,见过自然灾难下他们的惶恐无助,可也见过灾难过去之后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女娲补天,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以往听过的无数神话传说在他脑海里浮现。

人类是打不垮的,天破了那就自己修补,有水患那就花十几年去治理,山挡住了路那就把它搬开!

无论哪个世界的人都一样,他们从不缺少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

世界上有光就有暗,没道理只有怨气,却没有与之抗衡的力量。

施慈终于拨开眼前的迷雾,他不应该把一切都扛在自己身上,应该多看看普通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那才是他战胜怨气的关键!

恍然间,他忽然明白自己这么多年以来不小心丢失的东西。

那是一颗身为“人”的初心。

他把自己放在了过高的位置上,却忘了自己一开始只是个普通人。

他可以身居高位,可以有无边法力,却不能失去看到天地万物的眼睛。

想清楚这些,施慈只觉得耳清目明,整个人心头一轻,连带着周围怨气也被搅动,远离了他。

不知不觉间,他的实力竟然又上了一个台阶。

他已经很少进入顿悟状态了,没想到今日在茫茫怨气之中,还能体验一把顿悟的感觉。

施慈自嘲的笑了笑,朝许问舟拱拱手:“多谢许兄点拨,我这些年,好像越活越回去了。”

许问舟摇摇头,也为他开心:“谢我做什么,施兄只是被一叶障目,如今你自己想通了才能拨云见月。”

话虽这么说,没有许问舟,施慈可能还是得走不少弯路。

经此一遭,施慈心情大好,看周围的怨气也没那么苦大仇深了。

二人脚程不慢,越过重重山峰,终于来到大路上。

顺着这条路往前,就是盲山。

施慈是为了来亲眼看一看自己未来的敌人,许问舟是为了回去重新镇压怨气,二人目的不同,但一路从怀沙县走来,都各有成长。

这条路并不长,施慈看过盲山,心中坚定了信念,将许问舟送到山脚下就会离去。

哪怕一路走来他已经看过许多生离死别,面对和朋友的分离,还是有些不舍。

“许兄此一去,不知何日才能再见。”

许问舟没有隐瞒,话语中带了些许惆怅:“如今一别,恐难再与施兄饮酒了。”

施慈一怔,心里升起不好的预感:“许兄这是何意?”

许问舟叹了口气:“盲山已经快镇压不住底下的怨气,哪怕我回归镇山印中,也于事无补。”

“盲山已经支撑不住了,如今,是该我供养盲山之时。”

不必细说,施慈已然明白了许问舟的意思。

盲山和神石相辅相成,哪怕神石被雕刻成了镇山印,可它终归是神石,许问舟而作为器灵,不仅仅使镇山印威力更上一层楼,必要时以身献祭,足够让镇山印发挥出比以往强数十倍的力量。

这才是当初那五位修士拼着神魂俱灭的下场也要点醒器灵的真正目的,他们就是为了怨气镇压不住时,器灵能牺牲自己让盲山再镇压怨气数万年。

施慈下意识将识海中的玉简翻了个遍,上面并没有许问舟的名字。

这就意味着如果许问舟举身赴死,那就是真正的烟消云散。

他张了张嘴,不知说什么才好。

倒是许问舟,对生死之事十分看得开。

他咧嘴一笑,毫不在意:“人生自古谁无死?我命中注定有这一天。下山百余年,看到过和盲山不一样的风景,结识了不同的朋友,已经是我赚了。”

施慈心情复杂,见他如此豁达,凝聚在心底的阴云也逐渐散去。

他长叹一口气:“许兄心胸宽广,令人佩服。”

许问舟哈哈大笑:“哪里是心胸宽广?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我比寻常人多活了万年,可那万年还没有这百年来得精彩!若是叫我再在那黑漆漆的洞里待上万年,我可闲不住!”

施慈见他如此,笑着摇摇头,不再说话。

这段不长的路他们仅仅走了半个时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