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
历中行思考着严廉说的话,正打算拧开瓶盖,忽然发现姚江又低下了头,没有第二瓶。
趁严廉还没有注意,他把手上的水送给了对方。
过了片刻,姚江发现他手里没有瓶子,自然而然地又递给他一次。
历中行有点分神,在选定下一个点位时,严廉提醒他,重复了。
他重新凝眸在航片和地图上,搓了搓指节,期望能搓掉心头的蚂蚁。
七点左右,新梁遗址到了。
历中行道了谢又道过别,单肩背着包下了车,还是回过身问:“留下来吃个饭吗?”
姚江说不了,回去还有事,说完看看他欲言又止的脸,想偏了:“你放心,不会有人从我这里知道。”
历中行摇了摇头,他当然相信姚江不会将他的隐私到处乱说。
最后,他只讲:“一年之内,我一定给你答复。”
之前是被迫搞了个Deadline,现在,历中行也想尽快,越快越好——不然他跟这个人,还不知道要打多久的交道。
惦记着,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面;咬咬牙不惦记,却还有随时见面的可能。
堪称折磨。
姚江从车内看历中行认真的表情,觉得他耿直得有点笨,又笃定得有些帅。总之,是个很不错的朋友。泥土与蔬菜的隐约气味被风裹挟着灌进来,熟悉得令人心安。
于是他弯一弯那双吝啬笑意的桃花眼,说:“期待你的好消息。”
姚江说有事,是确实有事。小祁拎了三份盒饭进他的办公室,开始介绍目前的情况,概括起来是一件事,吴东云的父亲Baron要收购美驰。
美驰是M&C在大陆本土创立的分公司,吴东云近年来经略的重点所在。
姚江拨了两筷子小炒黄牛肉到米饭上,“父子两个打架。胳膊哪拧得过大腿,吴东云有什么想不开的,去动任总。”
“任齐平恐怕不知道自己是前哨。”他又道,“女朋友嘴里没问出来的,现在他该明白了。”
小祁倒吸了一口凉气,嚼着青椒小声含混道:“没看出来吴总这么狠呐……任总也是倒霉,谁能想到这俩神仙打架。Jon,你手里的股份什么打算?”
姚江并不意外,他跟吴东云共事八年,清楚这位老板是什么样的人。年纪轻轻就能在父亲的商业版图中掰得实权,又主动回国开辟新天,手腕不狠,早被父辈的老对手撕碎,或泯然于众多二世祖。不过他手上这点股份,不足以左右战局,吴东云要的是个态度。
“之前针对任齐平的小手段被姚总挡了一下,吴总现在可能对你会有点顾虑。”Abel提醒。
姚江知道,这时候,自己理应站这位八年前将他拔出流沙泥沼的伯乐。
可今晚进办公室之前,吴东云在电话里告诉了他,要的是什么样的态度:“Jon,万汇城缩小投资规模或者干脆转给人家换咱们的股份算了,呼南高铁不在城东设站了,你还不信我吗?建个大型超市也差不多啊。”
咱们。姚江把这俩字儿裹在米粒里一起嚼了好久。
吴东云从小在渥太华长大,回国后几乎餐餐吃米饭,适应了足有一年多。头几个月,每逢私下吃饭姚江带他去中餐馆,都会把眉心皱成核桃来抱怨。几次之后,姚江也不强求,任君指挥,排除米饭,果然变成了他最中意的饭搭子。
吴东云其实也很乐意品尝中餐里的美食,但他永远只会品尝,并仅限美食。他吃过重油的炒菜或火锅后一定要叫一盘鲜切的水果。五颜六色的果肉被切成均匀的小块,盛在玲珑的瓷器中,配一把小叉子。有时候吃不下了,只会挑一两块清清口。
而姚江吃了三十五年的米饭,他人生的前十五年,搭配米饭的是水煮白菜、水煮土豆、油辣椒、腌萝卜,没吃过菠萝车厘子、杨桃牛油果,第一次见到榴莲,为吃这玩意儿砸伤了手。
万汇城不是商厦,也不是什么大型超市。
他希望还有转圜的余地,把手上所有股份转给吴东云也在所不惜。
罕见地腾起一股焦心之感,姚江放下筷子告诉小祁和Abel明天再议。他知道吴东云视自己的股份为囊中之物,根本无需费心,他要的态度实际上比姚江所拥有的更多,他得帮他争取。
明天吧。现在,他需要一池恒温清水。
第30章 30 缙坪朱砂
30
缙坪山的六月明媚干燥,山坡上的芭茅比人还要高,风如砂纸打磨脸颊。河水是一条小蛇,总也填不满原本的河道。亮晶晶的小河边团聚着蓝瓣白心的婆婆纳,朝开暮落,却永远密密匝匝。
麦芒在这时吐穗。十二岁的姚江刚上初中,已经会用流畅熟练的动作扎出结实的扫帚,小他三岁的姚淮则会用藤条编织精美细密的箩筐。
学校离家有五里路,要走四十分钟。沿河的一段最好走,只是下雨时泥泞,小土岗爬着累,但比树林小路畅通平坦。姚淮上小学,学校管饭,中午不回家。所以每天中午,姚江从学校回来给爸妈做饭,送到田地里,和他们一起吃完,把碗带回家,洗好了再赶去学校。饭菜很简单,不难做,只不过没什么油水,不好吃。好在他和爸妈都不挑。地里种了什么、成熟了什么,就吃什么,青黄不接的时候,就去山上和田边挖野菜,或者拿一坛地窖里的腌菜出来。林子里还有果子,小河里有鱼,运气好的时候,能逮到手掌长的一条,银光闪闪,煮出灰白色的汤,香,好几天不忘。
午休是铁定赶不上的,下午第一堂课迟到也是常事。姚江脚程很快,并不慌张,第一堂课下课前,必定到校。数学老师嫌弃他,让他站门口听;语文老师心疼他,每次都叫他进来坐下。他并不因此讨厌数学,也不为这更喜欢语文。
从初一到初三,他的成绩一直是缙坪初中最好的。不偏科,也不见对哪一门有独特的热爱。后来,不知从哪传出老师们私底下的说法,评价他是平庸的天才——会读书,死读书,没有专长,缺少桀骜。
不过,老师们又一致认为,山里的孩子,这样也好。不恃才傲物,走出这片狭小天地时,能更好地适应万花筒般的世界。
这样中规中矩的姚江,唯一算得上爱好且做得稍微出格的事,是每年的八月份,缙坪山上桃子成熟的时节,总要时不时翘一天课,去给妹妹摘桃子。
一开始,谁都不知道他去做什么了。还是姚淮年纪小,一次跟同学争执时说漏了嘴。
那个同班的小姑娘说,她大姐嫁人后,每个星期都给自己带一条彩色的橡皮筋,上面总有塑料小花、金属镶嵌的水钻。
小姑娘既得意又向往,说,结婚真好,能吃好吃的水果,穿好看的衣服。
姚淮说,才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