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
漉的,看上去已经在晨雾中站了不短的时间。
“我明白,我明白……我们会赔偿您损失的,按市价。”他听见他说。
对面的老伯背着手,不情不愿地退远了,仍在旁边看着,嘴里小声地嘀咕、抱怨。
挖掘机开动起来。
他喊:“历教授。”
历中行回过头冲他走来,好似对他的不期而至已经习以为常。
“不是说要商量吗?为什么已经开始了?”姚江感觉自己的太阳穴突突地跳,他作息规律,十五个小时的时差在体内如长蛇一般捆缚收紧,压迫着血液。
历中行微微皱眉:“你一直没回消息。”他跟着姚江往回走,刚开挖的土地并不平整,他们深一脚浅一脚,走到半拆的隔墙边。
“抱歉,我最近有点忙。”姚江揉了揉眉心,希望自己的表情看上去温和一些,“但是跟我打声招呼总是可以的吧?”
“姚总,不止你一个人忙,我们也都很忙。前两天地质学的专家应邀过来,工作完就走了,我作为东道主,也没空陪他在河梁转转。答应了你一年之内给结果,不早点弄明白这一片到底都有些什么,我怎么兑现这个话呢?”历中行双手揣进上衣口袋,望向正在探方下面一寸寸愚公移山似地清理文化层的队员们,“这么多人,你要是一句话让我们停下来等,我们等不起啊。”
他想,姚江不会明白他给出的是什么样的死线。一年,10.25万平米都够呛——现在他们面对的是65万平米。
“历教授,你怎么断定我一定会让你们等呢?”姚江说。
历中行不说话,只是转回双目看着他。
潮稠的雾气里,一双透亮的眼睛。
姚江突然意识到,自己会让他们等的。他需要时间赶来亲自确认万汇的选址下面究竟有哪一类文物,需要时间了解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预判社会反响,他代表的万汇城投资方绝不希望继续扩大发掘范围,那意味着地面下发现珍贵文物的可能性变大、考古价值提高,意味着地面上的万汇无底线的延期、面对舆论更加弱势。
即使一年之后,历中行如约给出结论,万汇换址、工程泡汤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地下和地上,他和历中行,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不是合作,无法共赢。
而那时候,他还在洛杉矶飞北京的航班上,他会让历中行再等等。
不能换址。——姚江直接想到了最坏的可能,松开按揉眉心的手,放任自己头疼:“历教授,我了解过,像这种大面积的聚落遗址,是可以暂时不进行全面揭露发掘的。”
你就不能把万汇地下的挖完了事,其他的让它们埋着?又不会长腿跑掉。
历中行仿佛忽然被触到了底线,双手从口袋里拿出来,正色道:“姚总,你的意思是,把万汇这块清理干净,给你们建商城、建超市,消费者一股脑儿来了,财源滚滚,先把钱赚够了,然后我们再找个晴朗的好日子,在私家车、电动车跑来跑去的路上开始挖,在逛街的小情侣、出来度假的一家三口面前开始挖?”
“还是说,就让这些遗存永远睡在地下,安安稳稳,长命百岁?”
说到最后,他气得急了,随便拈来一个词,也不管用在早已逝去的人和物身上恰不恰当就往出蹦。
百年事业,不是让它们沉睡百年。
有能力,有条件,且时机合适,万事俱备,却为了几个铜板放弃那些历史的宝藏、史书中都无法找到的人类行踪。
历中行不止觉得自己被侮辱,甚至感到考古学都为之蒙羞。
他注视着姚江,目光淬亮,像那柄掩埋两千五百年,一朝出土仍可吹毛断发的越王勾践剑,随和的面纱撕碎后,词锋滔滔,锐利无匹。
姚江体内的蛇好似终于将猎物勒死,在极致的窒息压迫后陡然放松,他心头一空,胃向下坠去,隐痛。张口想要说些什么,但历中行转身就走。
于是他默然旋踵,换了个方向,慢慢朝远处刚和历中行交谈过的老伯走过去。
第13章 13 大鸮
13
“我生了!”T14坑下传出一声惊喜的高喊,紧接着就是兴奋的问句,“你们生了没?生了没?”
考古发掘实行探方负责制,一人一方,当深度超过身高时,队员们看不见彼此,只能以声相闻。
“我还没生!”邻方的队员羡慕道,“你怎么生那么快?”
历中行从这两个探方之间走过,仿佛置身产房。T14探方的年轻小朋友终于发掘到了没有人类活动迹象的生土层,工作告一段落,而邻方还在文化层中埋头苦干。
其实探方发掘非常辛苦,与体力活无异,他们常常要提前备好护膝和止痛膏药——腰、膝都是重灾区。因此,即便已经对这样的对话司空见惯,看到自己的学生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仍然这么积极有朝气,历中行还是心情好了不少。
走了几步,他又在拆掉的隔墙外看到了老伯的身影。
这伯伯没有继续“盯梢”他们的挖掘机,转而在自己和别家的菜地里来回穿梭,弯腰检视,偶尔还扒拉一下尚未健壮的叶茎叶片。
历中行想了想,过去客气地叫他一声:“请问一下,今天早上那个老板走之前跟您说啥了?”
“他不是跟你们一伙儿的么?”老伯扶着腰,直白地打量他,但也没卖关子,“那老板说,我们这菜,好多都有那个什么病……哦,叫灰霉病!”
“喏,好像是这个吧,”老伯指了片叶子给他看,历中行便弯下腰去,看见叶片和叶柄都呈灰白色,有水浸似的斑纹,“还说可以喷药,金棠……金棠百朵吧?”他询问地看向历中行。
什么花什么朵?历中行没听过这农药的名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嗐,还喷什么药啊,反正你们都要给挖咯。”老伯不纠结了,“那样的大老板怎么晓得这些喏?是不是想少赔点钱啊。”
历中行无奈地笑:“他不是我们老板啊老伯,不存在的。该赔多少就是多少,我们不会占你们便宜的。”他也觉得奇怪,不久前农业局卫局长他们刚来过,没听说有这么回事。
远处菜地里有个姑娘,踩着有点空大的胶套鞋“邦邦邦”跑过来,问他,“那个,您是那边考古的队长?”
得了肯定的回答,她“咔”一下把手里的水果黄瓜一掰两段,递给历中行一半,“洗过,干净的!您赶紧把菜收了吧,我奶奶干不动了非得干。早卖早收工!”素面朝天,秋水剪瞳,看着大概十八九岁。
老伯一看没自己的份,手一背扭头走了,背影写满“不稀罕”。
女孩儿姓姜,在读大专,社牛。啃黄瓜的当儿,历中行和她聊了几句。小姜的奶奶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