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


回到塾里,谭先生已经坐定讲台上。小毛怕他发火,走路哆哆嗦嗦。谭学不咸不淡看过来,眼风却只扫祁听鸿,问:“做什么去了?”

祁听鸿说:“我带小毛逛了一圈。”谭学叹一口气,没说别的。祁听鸿坐到自己案前,一阵阵心虚,一整天没再找小毛聊天。

等到放学,小毛反而有点忧虑,说:“隔壁学堂也不是个个能中秀才,谭先生的学生,也不是个个都中不了的。”祁听鸿好笑道:“你怎么找我说这个?”小毛道:“你不会想不开,去隔壁讨打罢?”

祁听鸿道:“当然不会。”他转念一想,其实习武也是同样道理。严师未必出高徒,说到底要看各人修行。他微笑道:“小毛看事情很聪明,以后说不得中个进士。”

小毛却说:“我不爱念书,当个账房先生差不多。”说完一溜烟跑了。

祁听鸿住在附近旅店,夜里眼睛一闭,湿藤条“啪啪”作响,学生们背《大学》的声音响彻脑海。祁听鸿睡不下去,干脆爬起来,翻出薄双所送四书五经,挑灯读了一夜。东风甫吹,菜油灯火苗隔着窗纱,在屋里左右摇曳。第二天眼睛昏茫,头脑隐隐作痛。祁听鸿坐在学堂,每回想打呵欠,眼前顿时浮现出邻村学堂罚跪景象,精神振作,继续念书。

月中学堂休假一天。祁听鸿想到不用早起,硬生生念了一个通宵。到得天明,祁听鸿站起来伸懒腰,眼前一黑,竟自昏倒过去。再醒来时已到下午,祁听鸿躺在床上,脑袋里一跳一跳地作痛,鼻子也堵了。抬手一摸额头,烫得惊人。旁边有个声音道:“祁神剑,总算醒了?”祁听鸿睁开眼睛,百闻老人坐在床边椅子上,朝他一抱拳。

祁听鸿勉强笑道:“谭先生是先生,等于祁听鸿师父,不用多礼。”一开口,声音哑得听不清,嗓子里仿佛蚂蚁咬。

谭学摇头道:“不敢当。”祁听鸿着实没力气争论这个,躺回床上,轻声道:“对不住。我歇一会,夜里起来念书。”谭学又叹道:“神剑前几天还心不在焉,这几日怎么弄成这样?小毛说了什么?”

祁听鸿不能出卖小毛,于是隐去小毛告密的一段,把邻村学堂的事说了,惭愧道:“近来看了一点书,越看越觉得科举难考,要学要背的着实太多了。”谭学道:“学三个月考秀才,完全是天方夜谭。”祁听鸿笑道:“但这是答应别人的事情,没有做到一半不干的道理。”

谭学默然一阵,最后说:“县考在即,神剑保重身体为要。区区一个秀才,总是有办法考上的。”送别谭学,祁听鸿头痛发作,又睡过去。

到得深夜,祁听鸿总算舒服一点。一睁开眼睛,看见黑洞洞的床顶。窗外乌鸦叫、伯劳叫,然而这幢小旅舍,静悄悄如一间鬼屋。

这一整天水米未进,他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可惜大半夜找不到热食。祁听鸿点亮油灯,却看见墙上扎有一根袖箭,钉着一张信笺。拿下来一看,原来是武林盟众人留的一封长信,薄双字迹,叫他不要操心,注意身体。末了的落款,齐万飞、薄双、楼漠、胡竹,各自签名;金贵胡乱画了一只耗子;三就黎画一个墨点,长八条细腿。

再看桌上,书本给他叠成一沓,立在桌角。默写的草纸,用过的、没用过的,收拾得整整齐齐。笔按长短粗细,从右往左排队,挂在架上。桌子中央一个竹编食盒,拿布包了几层,打开是醉春意楼时兴糕点。一样是香油炸虾饼,一样是苏杭点心面衣糖饼。伸手拈一块,两件东西都犹带余温。祁听鸿心里一软,几乎想要落泪。

就这么囫囵学了月余,二月下旬,草长莺飞之际,祁听鸿半桶水晃荡,头脑之乎者也,一团浆糊,手提考篮,步入县试考场。考篮中:一支狼毫、一支七紫三羊兼毫、一块薄双送的徽墨、一方青石砚台、一只黑毛蜘蛛。

第3章 画鹰

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观放白鹰》

这只白鹰是朱棣养的。其时永乐皇帝还是燕王,领两三人的小卫队在北平狩猎。十数猎犬,高头伊犁马,背重雕弓。手臂上立的就是这只猎鹰。哪处草丛忽然一动,朱棣只消信手指去,猎鹰振翅腾空,扑向深林。田鼠、貂鼠、赤狐白狐、野兔野鸡、锦鳞团花大蟒蛇,不在话下。碰到熊罴野猪,它也悍不畏死,上前搏斗。

如今此鹰垂垂老矣,养在片雪卫府衙。句羊没差事的时候喂它,或者逗它玩儿。可惜这牲畜只听永乐皇帝的话。别人伸手,动辄爪喙招呼。

句羊给它切好一盘碎肉,坐下擦刀。夜深了,别的弟兄各有差事。他单独留在府衙里面,自己不爱点灯,仲秋的冷月片片照进窗棂,静若结霜。

细细地擦完腰刀,句羊本来要走了,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响。他腰刀出鞘一半,在暗中默默倾听。那人敲门:“句指挥使,句大人在么?”

原来是个太监。句羊松了口气,还刀入鞘,说道:“在的。”一老太监推开门道:“句大人,怎么黑漆漆的,你在哪?”

句羊不响。过了一阵,桌上蜡烛亮起,照见墨发,黑赐服,冰冷的眼睛。乍看过去,屋里仿佛黑白两只猎鹰。那老太监忙说:“不必点灯了。句大人,请大人移步内廷,圣人有请。”

句羊理好袍服,这才道:“知道了,我就去了,公公自便。”那老太监一眨眼,句羊已经不在府中。

第4章 喜托龙门(一)

县试考场设有一个候考大院,黎明时分,本县全部童生,列成十人一排,直挺挺站在院中。县太爷坐在太师椅上,手拿名册,每叫一个人名字,此人出列上前,给两个衙役摸来摸去地搜身。院北大门叫做“龙门”。搜完身,童生挨个穿过龙门,坐入考棚。

祁听鸿在江湖上年少成名,用真名考试太过招摇。因此他拿自己表字做的假身份,名册上填的是“祁友声”。不知怎么排的。鸡鸣声里,县太爷坐上椅子,叫的头一个就是“祁友声”。祁听鸿反应不过来,县太爷道:“祁友声,祁友声没有来么?”

祁听鸿骤然惊道:“我在这里!”县太爷招他上前,对着画像细细打量,皱眉道:“怎么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

祁听鸿很少说谎,支吾道:“学生耳背。”县太爷于是挥挥手,这关算过了。两个衙役给他搜身。四只冰冷粗手探进衣服,探进内袋。祁听鸿想起自己要打小抄,写有一张细纸,折成指头大小,预备放在内袋里。结果昨夜他睡在客栈,小抄被风刮跑,找不着了。原来这是因祸得福。否则单在搜身的一关,他就要给乱棍打出场外。

思及关窍,祁听鸿背上顿时冷汗涔涔。搜身的两个衙役道:“你这书生,藏了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