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


的苏轼穿着草鞋,拄着一根拐杖,身后跟着大儿子苏迈,两人一前一后在崎岖的山路间穿行。

正当观众疑惑这父子二人要干什么去的时候,苏轼双手拊掌,高兴地在一处竹林旁边蹲下,指着地上的一丛竹笋对儿子道:“看!我就说此处竹林环茂,应当有鲜笋吃!”

苏迈按照父亲的指示将竹林里的枯叶收拾好,而后将干枯的叶子堆到不远处的一小块空地上,拿火石点燃。一旁的苏轼已经手脚麻利动作娴熟地将几只竹笋穿在木棍上,见儿子点好了火,兴冲冲地拿了竹笋来烤。

【此处说一下,这种类似于咱们当代烧烤的吃法是苏轼的表哥文与可教给他的,文与可就是“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主人公,表哥爱画竹子,苏轼从表哥那里学会了怎么吃竹子,有没有很和谐。】

画面中的竹笋经过煨烤表面很快附上一层金黄,苏轼眼睛一眨不眨地观察着竹笋表面的颜色变化,只待到竹笋颜色又深了一个色调,才及时收手,拿出了自己带来的盐袋子和各种调味料。

【叽咕一下:老苏吃烤竹笋还不忘撒孜然,这是真的懂吃的!】

【喵君:楼上,苏轼老家是四川的,四川人一般都懂吃。】

【123:对哦,四川也有不少竹林,不然怎么养得起大熊猫,苏轼该不会见过大熊猫吧。】

【咖喱乌冬:打住,快看他吃!】

画面中的苏轼一看就是个吃笋老手,一边忍着烫一边将烤好的竹笋拨开,放置嘴边轻吹,而后取出其中鲜嫩滑美的笋肉在自带调料粉里面蘸了蘸,径直送入口中,大快朵颐。

画面里的父子二人吃得不亦乐乎,直播间的观众开始口水直流,有的甚至在深夜打开了外卖软件。

明意作为主播自然不能进食,要怪只能怪这影像过于逼真!

画面里的苏轼吃完擦擦手,带领儿子继续沿路挖笋,一边挖还一边自己嘀咕:“无竹使人俗,无肉使人瘦,剩下的笋可以回去炒个竹笋焖肉,既有竹子又有肉,不俗也不瘦!”

作者有话要说:

叮,吃货苏已上线!

1.梅尧臣问苏轼典故,出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2.苏辙骂宋徽宗的文章应该是出自制策考试,就是以后做官前的考试,希望这里不要误导大家

第9章 黄州(二)

【苏轼生平不仅喜欢吃,还喜欢为吃的东西作诗,比如关于他一生所爱的竹笋,就写过“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样的千古名句。宋朝人喝茶特别讲究,他们讲究“点茶”,就是采用特殊手法使得茶沫在水面形成“乳花”,和我们当今的咖啡拉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补充一句,宋朝点茶技术最高的,是那个精通花鸟画喜欢玩石头的皇帝宋徽宗。】

听到此处的宋仁宗一脸懵:什么玩石头?皇帝?皇帝去玩石头?

刚刚被李导拉进直播间的赵匡胤:啥玩意儿?

赵匡胤又向侍从确认了一遍,这神迹中的女子确实是说的宋朝不错,自己有后代放着龙椅不坐去画画玩石头了?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被贬黄州对苏轼而言是一次十分沉重的打击。大家不妨带入一下,你年纪轻轻十八岁成了高考状元,此后有清北名师提携,不到三十岁你写的书已经风靡全国,只要你到的地方都有人要签名。】

【123:主播不要说了,我已经开始飘了。】

明意继续道:【然后在你四十四岁这年,一路顺风顺水的人生骤然被打破,你先是不明不白稀里糊涂去牢里走了一遭,出来以后把你扔到一个经济落后满目萧条的地方,失业、吃不起饭、亲友不敢来看你,关键是这种日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你会作何感想?】

【明朝梦里:我选择狗带。】

【丐帮帮主:我会去捡垃圾。】

【苏轼这时候就处于这样一个境地。少年得志,中年从高处摔下,当年有多意气纷发,如今就有多失落。苏轼从小接受的是儒家的文化教育,儒家文化最讲究“出世报国”,你让一个从小怀揣着为国家做贡献的人突然沦落到饭都吃不饱的地步,他估计在黄州想半天也想不明白这命运究竟跟他开了一个什么样的玩笑。】

全息投影里,一身布衣的苏轼拄着竹杖静静站着,他确实想不通自己怎么一眨眼就到黄州来了,更想不通前二十年衣食无忧怎么最后落得这么穷?

黄州没有地方住,他和儿子苏迈暂时借住在一处叫做定惠院的寺庙中。

一轮残月当空高悬,漏壶显示此刻已经是深夜,寺庙里的人都陷入了沉睡。苏轼没睡,自从来到黄州他就已经习惯性失眠。

此刻来到院中,自己像极了一只落单的大雁,独自往来。

骤然从晃神中惊醒,环顾四周,并没有人醒来,也没有人理解自己此刻内心的惆怅。虽然没有人在听自己的心声,苏轼还是不自觉吟了出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乌台诗案濒临死亡的恐惧依旧历历在目,经常会让他在梦里惊醒,远望前路,未来一片迷茫,不知道贬谪何时是个尽头,自己难道,会这样穷困潦倒地在黄州过完下半辈子吗?

【这首《卜算子》是苏轼的名作,字里行间还透露着当时的迷茫。不过主播中学时读,最大的感受就是“孤独”。现在看来这种感受并不是空穴来风,苏轼出事以后,原本的亲朋好友全部断绝了和他的来往,即便苏轼给他们写信也得不到任何回复,苏轼是个爱交朋友的人,朋友都不和他玩了,这对他来说比上刑还痛苦。】

【sunny:好难过哦,像极了发一大段微信却得不到回复的我。】

【丐帮帮主:也很像发出消息三天后,被回复一个句号的我。】

【丐帮帮主:不过你们有没有关注到,苏轼真的孤独到去捡“垃圾”(树枝)了!】

【苏粉:楼上不要太天真,那是借喻,捡树枝睡沙洲的是孤鸿不是苏轼自己!】

看到评论区自助解决疑问,明意放心地继续自己的讲述:【不过没关系,这个时候弟弟已经在来看他的路上了,我们上一期聊到的小马马梦得也正在火速朝着他奔来。】

【黄州就是大家现在所熟知的黄冈,各位也许没去过但高中时一定做过“黄冈秘卷”,而这个时候的苏辙受牵连被贬到了江西筠州做一个小官,五年内也不能升迁。】

天幕中,还没走出失意的苏轼每天闭门不出呼呼大睡,忽然听到外面有人敲门,打开一看,竟然是梦里才能见到的弟弟,原来是苏辙亲自来送原本寄居在他那里的大嫂和侄子们。

经历生死后第一次和弟弟相见,苏轼心头一酸,差点老泪纵横,兄弟二人互相打量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