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6
坊,盖完作坊盖店铺,盖完店铺盖展馆。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成了工部最会盖房子的。
第46章
工部动作迅猛,盖房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短短时间内,一座大型作坊在京郊初具模型,不少小道消息随着每日上工的人群传向更远的地方。
时间倒退到之前。
内廷,乾清宫。
金斗正轻飘飘的跨过大殿门槛,整个人犹如游魂般飘回了火药局。
走了好长一段路,金斗的脑袋还在嗡嗡发响;皇帝的话仿佛还响在耳边,让他每一步都踏在云端上。
一直到他回到火药局坐下,这种状态才稍稍解除。
陛下不久之前说的话再次撞进脑海。
“你想成为一局之首吗?”
“现在,时机到了。”
金斗前脚回来坐下,板凳还没焐热,后脚皇帝的分封诏书就跟着来了。
他本人在发呆,下面的人精们却没有几个发呆的。如今的火药局是个大热灶,各种神兵火枪出自这里,玻璃同样出自这里。内廷几乎人人都知道,这两样东西目前是皇帝的心头好。
此时不巴结,更待何时。
一套流程机械走完,众人哄散;不知过了多久,袅袅的茶香钻入鼻孔,换回了金斗的神智。
给他奉茶的是他的侍从,常迎。
之前金斗跟着老铁匠打杂的时候,他负责铁匠的琐事和烧火,还有一个小太监负责他们这一组在火药局中的补给,吃的喝的用的,都是他跑腿。老铁匠贪横,能搂过去的从不肯漏出丁点儿,金斗的那份,都是这个小太监悄没声息准备好的。
能不动神色的照顾到他,同时也不惹恼那贪心铁匠,是个厉害的。
后来金斗被皇帝看中了,成了热灶,巴结他的人一下子多了,他单独开了炉,不需要跟着那位铁匠了,而之前帮着他的小太监却受到了排挤。金斗也是一路从小太监过来的,明白其中的道道,便去求了个自己的侍从位。
自此后常迎便一路跟着他了。
见金斗看向他,常迎耍了个花把式,露了个笑脸道:“金爷,回过神来啦?”
金斗笑着斥了声:“没规矩,怎么叫呢。”
这小子,越发作怪。
宫中有点地位的太监才会被称作‘爷’,多在平辈之间见礼的时候尊称一声,例如李爷、刘爷的互称。而他之前虽说得了些皇帝器重,但确实没爬到能让人称呼‘爷’的位子。
常迎又道:“那,金斗公公?金大监?太监大人?”
金斗没回话,端起茶来喝了口,瞥着常迎送了个白眼。
监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并不是所有的宦官都有资格被称为“太监”。
刚进宫的小宦官一般都是“侍童”,主做最底层的体力活,擦灰扫尘、刷洗盘碗、倒恭桶这类都是他们的;在侍童之上的叫监丞,从事轻便些的活计;监丞之上是少监,主要分布在内廷各司,是小中层,做些如掌管图书典籍、衣食住行等事;少监之上便是最高级别的太监了,他们一般都待在皇上或者各宫主子的身边,负责统筹,手握实权。
高处的位置本就不多,加之现在大锦内廷精简,手握实权的太监更是少之又少。
如今金斗诏书加身,妥妥的一局之首了。
从一个普通的小人物直接升到最高一级。
可谓是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常迎摇头晃脑道:“哎呀师父,小的这是让你提前体验一下,免得以后不习惯,再让别人一口一个金爷爷给您叫老咯。”
之前也不是没见过脸皮厚到一定境界的人物,看着他师父这张能嫩出水来的脸,也能一口一个金爷爷,叫得无比顺溜。
常迎只比金斗小一点,初初见到时,直把自己恶心得满身鸡皮疙瘩一同起来。
金斗笑骂:“就你嘴贫。行了,目前这局里就咱两人,正事要紧。”
哪怕他满脑袋浆糊了,也记得陛下交代给他的事情。
“去把咱们的名册拿过来,那些会做玻璃手艺的要重点挑出来。”
皇帝本身就有自己的‘造办处’,不管是金银玉器,还是平日里的其他用具,除却进贡用品,内廷都有属于自己的手艺匠人。有些匠人是平民,来做活抵徭役的,也有内廷自己人。
做玻璃是门新手艺,内廷的人当然也要掌握。
金斗是最开始被选出来的,后面一些有的是主动过来的,有的是被指派过来的,总的来说,掌握了技巧之后,基础手艺大家都大差不差。
至少拿来领人入门,绰绰有余。
他这一局之首,是‘玻璃制造局’的局首。
现在,他最先需要做的事情,是选择出能够知道如何做出玻璃、清晰述出流程的人。
想到这里,金斗忍不住笑出声:“想不到咱有一天还能当个夫子、当回考官。”
感谢皇上,感谢麦冬公公,感谢上天,不仅让他能够读书识字,还不吝啬的让他学了这能传世的技艺。
能有这样一份机缘。
“洒家值啦~”
常迎抱着文书回来的时候,见到的就是这般的金斗,他好笑道:“师父,你还说我,自己又摇头晃脑做什么呢?是想到好点子啦?还是在想哪个姑娘家呀~”
果不其然接到今日份敲头。
“没大没小的崽子,过来帮忙。”
一点都不疼,常迎连揉都没揉,笑眯眯地走了过去。
金斗在看名单,安临琛这边也在看名单。
他看的是会试的考官拟定名单。
内阁他能叫得出名字的重臣都在,刘太师的名字同样也在。
他轻哼一声,直接划掉。
刘太师实在是他身边脸皮最厚的一位了,已经到了这番田地依然不安分。
主考官只有一位,也有且只需要一位。
座师名头,想都别想。
安临琛最后还是将温宏文的名字圈了起来。
罢了,能者多劳嘛。
半晌过后,名单在安临琛挑挑拣拣下,总算正式出炉。
此次考官团体共十二人,由四名监考官,再加上殿试时的八名读卷大臣①组成。内阁只出了一个温宏文,其他人全都是抽调的各个部门的二把手,刑部、工部和吏部各出一名侍郎。等考试结束,多半也是给这几个地方添新人,倒不如让他们从头到尾都掌掌眼,自己挑人。
至于殿试时候的读卷大臣们嘛,这位置在他看来就是礼仪官,安排的基本都是前朝留臣;不出错就继续当个老实花瓶,出点错刚好方面安临琛把人给扔了。
彻底圈定后,安临琛这才叹了一口气,开始摇人:“麦冬。”
麦冬的身影很快出现在他眼前,致礼道:“陛下。”
安临琛将折子交给麦冬,麦冬行了一礼退出殿门,这份折子将由他亲自送往礼部。
总算要开始了。
他家陛下这些日子有多忙他是知道的,所以他对这些新官员的到来无比期待。
考官名单既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