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5


邸报,也不能总靠着小官吏们口口相传和百姓们的私下八卦,都太慢了。

报纸报社,也算是应运而出的东西了。

安临琛简单翻了两页,对上面的内容有些失望。

他当时给后宫布置的作业是‘帝厌恶小脚’,算是一种命题作文了。

如今到他手里的文稿,却没有一篇是敢直白命题的文章。

写的东西都大同小异,多是大脚女子嫁入夫家得到宠爱,家庭和睦,公婆宠爱,一家和谐。少数写着男子专门求取大脚女子,因为大脚女子干活更麻利更旺家,进而受到欢迎和爱戴。

行文里看得出女子的细腻和共情处,但更多的是她们长期被拘谨和压抑的内心。

没有一篇文章出发点是女人本身,她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成为一个‘好儿媳’、‘世人眼中贤惠淑德的女子’、‘有人求娶的贤良女子’。

章章不同,篇篇相似。

安临琛一目十行扫完整本‘报纸’,放到边上、微微叹气沉思不语。

不能说这些人的不对,是他的想法放在现在太过石破天惊。

从以前到现在的大锦,女本弱女该弱的思想枷锁重重加压,延续了千百年,女子们追求也慢慢变成只要家宅安宁、夫妻恩爱了。

这哪里是他一句话、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何况后宫中人知道这是写给皇帝看的,就算有想法也不敢流露太多。

是时候找枪手了。

毕竟这世界的一切都是新生,那么思想自然也要跟着新生。

长顺被这一声叹气吓得腿又开始发软。

陛下又又又发现了什么吗!

他他他,没做出什么惹得陛下不喜之事吧?

难道今天来求见皇帝是个错误?

长顺脑袋上形象地出现了两条非常宽的面条泪。

安临琛回神:“……”

很好,这么大的心声想看不到都难。

安临琛:“嗯,做得还不错。这些稿子里有不少能用的。但是这般排版不太行。后面的事情会另行通知,先下去吧。”

长顺战战兢兢,却没立刻走。

安临琛:“嗯?还有何事?”

长顺深吸一口气:“陛下,储秀宫各位小主听说内廷现下开展了一个‘扫盲班’活动。不少小主表示她们也能尽一份力。可以教授一些愿意去她们那的宫人们,为陛下分忧。为夫子分忧。”

也是听到了扫盲班只需要教些基础的识字,不少编不出故事的庶妃们都将目光转移了过来。尤其是一些小脚庶妃,她们非常明确的感受到陛下对裹脚这一习俗的不喜,自是着急给自己找出路。

若是能抓住这个教书的机会,哪怕只是一点小恩小惠,但施出去总没坏处。

说不得未来就是救命稻草呢。

安临琛扬眉,会主动找活干了?

倒也不是不可以。

安临琛点头:“如此,先内部排出个章程,若是可行就直接进行,另自愿原则,不拘太监还是宫女都可一起听课。”

长顺:“是!”

安临琛:“行了,下去吧。”

长顺:“小的告退。”

长顺行礼结束就退了出去,安临琛仍旧坐在原位没动,手指敲击着桌面,一脸深沉。

麦冬同样老实的站在桌案后面一动不动,心里却在唱着悲悲戚戚的调子——这明晃晃拉人、结党营私的手段,陛下怎么还答应呀,也不管管,以后这后宫怕是能被渗成筛子哦。

唉,咱家受累,多忙忙多看着点吧……

也不知道圣上是不是也在想这件事,难不成是故意的?

嗯!一定是这样,得提醒自己看好的那几个小子小心些。

安临琛没有注意到麦冬在想些什么东西。

他的关注点放在了另一个重要的点上:刚拿到报纸的时候他才想到,这个世界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发展得如何他不知道。

而想要发行一版面向全国的报纸。哪怕做成月刊,也是很大手笔了。

现下的技术能够支撑他发行吗?

安临琛直接百度了下麦冬。

麦冬果然了解。

“陛下,不必担忧,如今的印刷业很发达的。光是宋大家的《天工开物》一书就有详细记载,给了不少人出路。现今的手工造纸已相当发达,品种繁多。”

“且内廷织染局下有印染司,陛下可以先行让内廷试验一下这‘报纸’需求。”

安临琛:“嗯?宫内的所有纸张都是自己做的?”

麦冬:“那倒不是,织染局主要是做衣服的,纸张只是附带。通常宫内书写的纸张都是安徽宣州府进贡的宣纸。其他各类纸张也是出宫采买居多。并没有大批量生产。”

纸张也算是民间使用非常频繁的东西,朝廷若是插手,少做点供自己用没什么,若是大范围制作,就有与民争利的由头让人攻击诟病了。

“至于印刷术,现今都是活字印刷,不过版印、套印、彩印的手艺同样是主流存在。宫中藏书众多,同样有不少懂得这方面手艺的人。”

前朝皇帝想求长生,经文抄本就没断过,印刷的人和物件都整齐的存放着呢。

安临琛直击重点:“那现在都能生产些什么纸张?造价几何,速度如何?”

据他所知,现代用来印刷报刊课本的纸张叫新闻纸。纸质松轻、有较好的弹性、吸墨性能好,保证了油墨能较好地固着在纸面上。

除却不宜长期存放,保存时间短,没什么缺点。

但显然,这对于一份想要用来售卖的报纸来说,并不算缺点。

他想要在这个时代找一份新闻纸的替代品。

麦冬心声里小人挠头:“造价有贵有贱,速度很快,各地都有靠着纸张发家的大户。在臣看来,如今的制纸工艺挺成熟。”

陛下这话问得没头没脑,他有点不明白圣上为什么会突然将话题跳到这里。

不管哪里缺纸,宫里都不会缺。

不过既然陛下问了,他老实作答就是。

安临琛白了一眼:“仔细介绍,哪些地方有些什么纸?何种用途?”

这回答跟没回答有什么区别?

他就是想看看如今有没有和新闻纸类似的纸,在哪里出产。

麦冬低头:“是,陛下。”

他先是在脑袋里迅速过了一遍,才开口做介绍:“自宋起,文人们对于纸张需求就越来越大,那时的造纸业就已经很繁荣了,规模和产量都远超如今水平。”

“皮、竹、草等均可用以造纸。分类挺多,容臣慢慢说。”

“第一大类是布头笺,是用碎布制造的优质纸张,质地细腻,适合创作,这一类纸是大部分文人们常用的纸张,多产于蜀中地区。”

“第二类是澄心堂纸做代表的各色贵重宣纸,据说澄心堂纸是唐时的李煜皇帝委托金陵特设局加工的。非常珍贵,至今依然算是纸中的贵族,是代表地位象征的纸张。”

“接下来是小竹纸和各类金粉彩笺,小竹纸是较为普遍的纸张,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