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5
倚仗还是自己科尔沁的出身和太后的疼爱。
不管她嘴里怎么埋怨太后不在乎她,不关心她,但心里却很清楚,若太后真的完全不在意她,她只会比现在更凄惨万分。
可是如今,太后竟是一副当真不想再管她的模样,让她如何不慌?
“姑姑,你当真绝情至此吗?”
喜妃见太后头也不回,高声喊道,“你若是不管我了,就别怪我将你的丑事全都说出来!”
太后停下脚步,却不回头,只是淡淡的道:“随你吧,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左右你也没多少时间能说了。”
都到了这么地步,喜妃想的不是哀求,竟还是威胁。
笑话,她如今又有什么丑事是怕她说出来的呢?
左不过就是些情情爱爱的陈年旧事,若是在之前,或许她还会担心儿子不能理解,可如今,却是不怕了。
太后握紧了昭宁的手,心中突然畅快了许多——
不管那姐妹两个怎么说,至少昭宁这个儿媳妇,算是娶对了。
第68章
喜妃终究还是被送回了储秀宫,明面上也并没对她有任何的处罚,只是说她染上了恶疾,闭宫养病。
这结果是在昭宁的意料之中的。
巫蛊之事事关重大,就算再证据确凿,只要顺治还不想动科尔沁,就不能拿到明面上来惩处。
但这件事也不会真的不了了之,一句恶疾,便已经注定了喜妃的结局。
从那之后的每一天,昭宁都能听到关于喜妃的病情恶化的消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这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后宫和前朝,让所有人都知道,喜妃不太好了。
太后这段时间亦是闭门不出,甚至谁也不见,说是因为喜妃的病情担忧,但实际上,她是病了——
心病。
无论如何,那都是她看着长起来的孩子,又怎么会真的没有感情呢?
但喜妃自寻死路,结局已经注定,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没人能救她。
每日送进储秀宫的汤药里都加了一味不该有的东西,看守的宫女会压着喜妃服用,所以她才会日渐虚弱,与真得了恶疾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没那么痛苦。
这服汤药会一直喂到将喜妃送走,绝不会断,除了不是立刻咽气,与赐死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为了掩人耳目罢了。
然而在这座紫禁城里,没有什么消息是真的能瞒得住的,只是绝大多数人都是心中有数,不会宣之于口。
可也总有些人,是不会顾全大局的,就比如静妃。
在得知静妃已经两日水米未进的时候,太后便明白,她已经知道了喜妃的事情。
“去将静妃带来吧,我想跟她说说话。”
太后撑着病体坐起来,疲惫却无奈。
静妃若是哭闹倒是还好,如今这一副要跟喜妃一起去死的模样,却叫太后不能不管。
静妃毕竟是无辜的,她一直被关在侧宫中,对于喜妃做的事自然不可能知道,没道理让她受了牵连。
更何况就算太后嘴里说对两个侄女一样的疼爱,但实际上她对静妃,还是多了几分偏爱的,喜妃的事她已然很伤心了,决计不想看到静妃再出什么事。
静妃一身素服进了慈宁宫,披散着头发,嘴唇干裂,没有一丝血色。
她整个人仿佛瘦了一大圈,眼眶都凹了进去。
“姑姑,为什么?”
静妃难得的柔软,坐在太后的床边,眼神迷离,“她还那么小,虽然爱胡闹了些,但终究还是个孩子,即便是做错了什么事,就不能再给她一个改过的机会吗?”
“孟古青,我也想知道为什么,”
太后语气哀伤,“我还记得你们刚来的时候,一个像骄阳,一个像星星,都叫我爱不释手,恨不得一直捧在掌心里,可这才过了几年,为什么会闹到这般地步呢?”
太后握住静妃的手,“你说喜珠还是个孩子,可这个孩子却做出了能叫科尔沁灭族的错事,孟古青,你说我该怎么办?”
灭族,这是多么严重的字眼,太后能这么说,静妃也不得不信。
“她一定不是有意的,她还小,不懂事而已,”
静妃努力替妹妹求情,“姑姑,您救救她行吗?您可以关她一辈子,您也可以把她送出宫去,别叫她死行吗?”
太后红了眼眶,一声长叹。
“没机会了,再没人能救她了,要不了几日,她就要去见你额祈葛了。”
赐死的喜妃的决定是顺治做的,但药却是太后给的。
这种药是前朝遗留下来的,宫里只有太后手里还有一点,一旦用上了,便不能停,因为一旦停了,服药之人就会变得疯狂,痛苦的想要自杀。
所以从喜妃用了第一副药开始,她就已经是个死人了。
静妃听懂了太后的意思,面如死灰的倒在太后的身上。
姑侄两个已经许久没有这般亲近了,只是如今,她们都是满心的悲伤,没有心情去体会这难得的亲情。
太后拍着静妃的后背,一如当初静妃刚嫁到宫里的时候。
静妃哀戚的哭着,哭了许久,苏茉儿看着太后实在是没了精神,终是上前将静妃扶了起来。
“娘娘节哀,事已至此,您跟太后都得好好的才行,”
苏茉儿劝道,“奴才叫人给您准备了些清粥小菜,您一边用,奴才一边跟您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可好?”
到如今,静妃也已经明白此事无可转圜,但她自然还是要问个明白的,故而收了眼泪,任由苏茉儿扶着出去了。
……
董鄂婉瑜进宫之后,还是第一次被顺治召见,只是这召见不是她想要的凤鸾春恩,而是为了警告。
顺治并没有对董鄂婉瑜多说什么,只是问她身体痊愈了么。
董鄂婉瑜从来都没有生过病,顺治这话问的莫名其妙,但董鄂婉瑜却明白他的意思。
她是因为告发喜妃而被“因病”禁足的,如今喜妃“病”了,可见此事顺治已经处理了,若她知情识趣的闭紧嘴,那就可以“痊愈”了。
董鄂婉瑜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自然不会再揪着不放,一句谢恩,便是承诺。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容易,顺治满意了,也不再留她,董鄂婉瑜回到自己屋里的时候,送赏赐的吴良辅已经到了。
“恭喜小主身体安康,这是皇上给您的赏赐,奴才陪您看看?”
吴良辅随便找了个理由谴退了其他人,扶着董鄂婉瑜进了屋。
屋门大开着,院子里的人都能看到吴良辅和董鄂婉瑜正在一样一样的看着赏赐,但却听不到他们在说些什么。
“喜妃已经不能言语了,小主只管将心放进肚子里,”
吴良辅拿起一个玉镯递给董鄂婉瑜,“看守储秀宫的侍卫怕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