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6


厥军威。】

两军交战,唐军打出他们的气势,西突厥可没有。这种情况下

,以胜于敌军近十倍之数与敌方相遇,谁会觉得此战不是扬我军威的时候?

但是吧,怎么说呢,一干人都已经习惯沈悠每每说到激动之事时,眼睛闪烁如同天边最耀眼的那颗星,异样的夺目。

【西突厥兴奋无比时,苏定方命令步兵占据制高点,集中长矛一致朝外,他则亲率强劲骑兵在北边的平地上摆好阵势。突厥向步兵阵地发起了三次冲锋,均不能攻入。苏定方瞅准时机,于突厥乱相即生之际发起进攻,在三十里的战线上展开激战,斩杀突厥人马数万,杀其大酋都搭达干二百人,突厥军奔溃而逃。】

漂亮!谁能不赞一声漂亮。在被突厥四面包围的情况下都能以少胜多,这其中最关键的必须是苏定方,是他领导有方,是他身先士卒,以锐不可当之势进攻厮杀于突厥大军,才有这一场胜仗。

秦始皇对李靖和李動等人能得李世民重任,那是巴不得那些人才是他的不错,至少不会痛惜,可对苏定方,岂有不痛惜之理。

这样一个英勇善战的将军,竟然被李世民雪藏了二十五年之久,二十五年,突然很想把李世民吊起来打,有那么暴殄天物的吗?

有这样想法的不止秦始皇一个人,李世民也收到了一众谴责的目光,他竟然错失如此良才,这可是他用过的将军!灭东/突厥一战,苏定方表现同样出众。

李治:你们都想着我爹,就没有考虑过我吗?人都叫我爹用完了,还能有我什么事?

第134章 灭三国

沈悠在这个时候击掌道:【看苏定方的打法,有没有人觉得熟悉?李靖将军的行军路数就差不多是这个样子,有传苏定方是李靖将军的弟子,史书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毕竟侯君集得李世民偏爱,硬是逼得李靖将军收为弟子,传授兵法,那是有史为记。但正所谓打仗的天赋,一通百通,苏定方也是跟李靖将军灭过东/突厥的人,学了李靖将军的兵法,有李将军之风,也不为过。】

李靖又被点了名,确实如同沈悠说的那样,苏定方的行军风格很是不错。既然后世有所猜测,不如他就收之为徒,反正他也不是不想收个好徒弟。一时间,李靖心动了。

【大军得胜,苏定方继续整军进兵。胡禄屋等王弩失毕举兵来降。贺鲁独自与处木昆屈律啜率数百骑向西逃走。余下的五咄陆部听闻沙钵可汗兵败,也分别奔往南道降于步真。西突厥这一败而四散皆逃,苏定方追着贺鲁,于伊丽水上与之再次大战,几乎杀灭贺鲁等部。贺鲁及啞运十余骑连夜逃亡。没能捉着贺鲁,那可怎么行,须得把人解决在手里才成是吧,毕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唐

已经出征西突厥第二回 ,万不能再有第三回,劳民伤财。】

【是以,苏定方命副将萧嗣业继续追击贺鲁,这一位也不负苏定方所托,于突厥石国,萧嗣业将贺鲁擒获带回。唐军此次征伐西突厥,“收其人畜前后四十余万”。息兵之后,苏定方着西突厥诸部各自回到本部。他开通道路、设置邮驿、掩埋尸骨,慰问百姓疾苦,划定部落地界,恢复畜牧业生产。凡被沙钵罗整洁掳掠的财物、牲畜等,全部归还原主。】

仗打得漂亮,后面收拾得也是极好,谁人听得不连连点头,以为上佳!

【西突厥灭亡,原臣服于西突厥的中亚诸国纷纷降附于大唐,整个西域置于唐朝的掌控之下,唐依两厢分治的策略,分别设置漾地都护府和昆陵都护府,并将西突厥其所役属诸国皆置州府,大唐的版图得以大大扩张。上图请大家对比一下贞观末年的地图和如今灭西突厥之后大唐的地图。】

话再多都不如上图的直观,当看到那一条条的线向外扩张时,大唐的地图之大,看得人振奋不矣。

李世民心里的大石算是完全放下了,他的儿子呢,不仅担起天下,更为大唐继续开疆辟土了!好,好!李世民满眼欣慰,嘴都快咧到耳后根,可见他此时的欢喜。

【西突厥灭,大军于显庆三年十一

月凯旋而归,常规操作,先献俘于昭陵,高宗在太庙又举行献俘礼仪。随后高宗亲临殿前,大会文武百官及外国君主、使节,苏定方身着戎服,将贺鲁“献于乐悬之北”。随后高宗大封功臣,升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封刑国公,另封其子苏庆节为武邑县公。这一年苏定方六十七岁。】

【显庆四年,苏定方以少胜多,于乌海大败吐蕃大相达延莽布支。同年,葱岭以西的思结阙俟斤都曼原先统制众胡,率其所部和疏勒、朱俱波、喝般陀三个国家再度反叛大唐,攻破于阗。高宗诏令苏定方为安抚大使,再度西征。】

【苏定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叶叶水,而敌军则在马头川筑营据守。苏定方一看明白对方是打算和他们打持久战,那怎么行。打仗就该速战速决。于是苏定方挑选一万多精锐步兵,三千骑兵飞驰突袭,一天一/夜强行进军三百里,至天明时到达城西十里远。对方突然听到唐军在下的消息,惊慌不矣,都曼大惊,却只能仓促应战。一个准备齐全,一个仓皇应战,结果可想而知。都曼惨败,逃到马保城。】

【苏定方都打到这里了,怎么能让他们跑了,继续挥师速功,唐军逼进城门之下,到了夜间,大唐后续大部队相应赶到,将城池四面包围,并伐木以制作攻城器械,遍布城下。这阵势,就说敌军看了能不怕吗?都曼是怕了,只能将自己捆绑起来,出城投降。自此,葱岭以西全部平定。】

真,谁听着大唐这些将士打仗没有一种像是在玩似的感觉,怎么就那么顺呢?

大军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人可挡!

【显庆五年正月,苏定方率军押送俘虏到东都洛阳,高宗亲临乾阳殿,举行受降仪式。有官员请依法处置都曼,苏定方叩头请求说:“臣先前已经晓谕陛下旨意,答应免他死罪,望陛下饶其性命。唐高宗但闻,立刻道:朕为卿保全信义。”便赦免都曼。】

【唐高宗,作为一个夹在他爹二凤和唯一的女帝中间的皇帝,他算是被低估得相当严重的皇帝之一。就他对苏定方的反应,驭下之道,以扬我大唐将士之威,哪一样不干得漂亮。】

【将在外征战,代表的就是大唐,苏定方既然答应饶都曼性命,那就是代表了大唐。倘若此时的唐高宗无视苏定方的承诺,试问从今往后,各方诸侯还能相信大唐的将士们说的话?失信于天下人,也必丧其威。】

【作为一个皇帝,掌握天下

,不可能总揽天下大权,相对于拿着权利不放,难道不是知人善用,懂得放权,才能治理好国家?在这一点上,唐高宗跟二凤学得是相当的好。对苏定方,高宗看重苏定方的信义,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