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
,和其他画师在前院修改内容,每人负责几页,画本不能偷偷带走,只能在院子里建起的寮棚里修改。
但凡他们一修改完,下人就会收走,放在陈夫人的案上,一直忙活到中午,一行人吃饱喝足后继续修改画本,等到日落西山,再各自告辞离开。
陈夫人这边紧赶慢赶修改画本,远在京城的韩澜也遇到了一件难事。
其实,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五月初八是皇后寿辰,往年韩澜随大流只从外面订做些首饰充当寿礼,但今年他打算做一份简单,却饱含真挚情意与孝心的寿礼。
如此一来便有些犯难了,韩澜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个好主意,原本他想让陈夫人帮忙画一幅仙贺图,但担心其他人别有用心,以讹传讹,令母后深陷泥潭,只得作罢。
又想到可以自己写一幅百寿图,又觉得过于简单随意,而且保不起其他皇子也会想到这个。
韩澜翻看了些杂书、话本,最后打算给母后做一份吃食。
他在话本中看到,有一种名为寿桃的吃食,寓意福寿安康,很是适合。
他立马记了下来,又带着安安去了藏书阁,翻看了一下午,找到数十本记录各地风俗和吃食的杂书,只是上面的吃食不多,以风俗习惯为主,吃食却知之甚少,韩澜看了一下午也没找到可用信息。
余安见他好似在找东西,又不知道他想要找什么,眼睛也跟着落在书上,然而密密麻麻的文字,看得他眼花缭乱,头晕脑胀。
晚上,韩澜点灯继续找,终于在一本杂记中看到了寿桃两个字,他赶紧往下看。
关于寿桃烹饪过程少之又少,通篇都在介绍寿桃的由来,最后提及寿桃虽形像水灵灵滋/水饱满的桃,却并非真正的桃,而是以糯米磨粉制成。
韩澜眼前一亮,一把搂住安安肩头,略略兴奋道:“安安,我知道送什么寿礼了?”
余安也好奇,在意识中,小嘴叭叭的问:“是什么是什么?”
然而等了片刻也没听见韩澜继续说下去。
余安:“……”
有了这个关键点,韩澜忙不迭将寿桃临摹出来,又把需要用上的材料备注,就推着安安匆忙去了御膳房。
御膳房庖长见到韩澜赶紧行礼,“见过小殿下,小殿下来御膳房可是有何吩咐?”
韩澜将手中的宣纸递给庖长。庖长是御膳房里厨艺最好的御厨,有他教自己,相信一定能很快学会做寿桃。
庖长赶紧双手接过宣纸,只见上面画了个水灵灵的圆桃,上面写着以糯米粉为主。
又见桃左侧写着“寿桃”二字,心思活跃的庖长,已然想到了什么,对着韩澜毕恭毕敬道:“小殿下是想吃这寿桃?”
韩澜:“不是,本殿下不精通庖厨之术,只能把这件事交给你来办了,你是御厨之首,本殿下相信庖长定能琢磨出来,倒是本殿还需向庖长请教一二。”
庖长赶紧行礼,口称不敢当不敢当。
韩澜问:“庖长可看明白了?”
“臣看明白了,只是还需臣先试做一回,之后再跟小殿下禀明成果。”庖长小心翼翼开口,生怕那句话惹小殿下不乐意。
韩澜点了点头,“行,你自个儿先琢磨,成了再派人过来。”
庖长立马保证,做好后第一时间给小殿下送去。
韩澜对庖长的识趣颇为满意,推着安安离开。
等他走后,御膳房众人才缓过神来,这才想起先前见到的那名似腿脚不便的少年郎,不仅和小殿下关系亲厚,就连身下的坐具也颇为奇巧,几人对视一眼,都明白那名小少年身份不凡,就是不知是哪家的公子。
第二天下午,庖长带着做好的寿桃前来宣安殿。
阿远将人带去了茶室,宫人上了茶水,便出了屋等在外面。
庖长在茶室没等多久,就敏锐地听见了微弱的脚步声,顾不上品茶,当即起身对着来人行礼,“臣见过小殿下。”
来人正是一身玄衣绛紫暗纹宽袖长袍的韩澜。他刚才听宫人来报,御膳房庖长来了,便没带上安安,径直过来了。按理说以韩澜的身份,和受宠程度哪能亲自过来见庖长,但皇后生辰临近,韩澜还未学得寿桃做法,自然着急些。
他朝庖长摆了摆手,“庖长不必多礼,快随本殿下去小庖屋。”
庖长立马应是,不紧不慢跟在韩澜身后。暗暗咂舌受宠的皇子就是不同,竟能开小灶!
实际上,宣安殿有小厨房还是皇后向周武帝求来的,周武帝也心疼小儿子用的冷膳,特地让内府局修了一间不大不小庖屋。这几个月小殿下不在宫里,庖屋便没开火,小殿下近来回来后,才每每开火煨上送来的膳食,或小殿下想吃点别的吃食时,厨娘才会开火。
要说当初周武帝会命内务局的在宣安殿中,修建一庖屋,还是因为阿远。御膳房离宣安殿不近,等宫人们端着膳食回来,有些吃食已经冷了。韩澜没放在心上,他身子骨不错就算菜凉了也照旧吃。
阿远看不过去,跟皇后娘娘诉苦,得知小儿子吃的冷食后心疼不已,这才有了小庖屋。
第二十三章
韩澜带着庖长七拐八绕终于到达宣安殿西侧的小庖屋。
虽说是小庖屋却一点儿也不小,足有三、四品官员家的庖屋那么大,庖长跟着小殿下走了进去。
庖屋宽敞整洁,一应厨具俱全,瓜果时蔬样样不缺,还有些难得一见的水果,也都放在厨柜之中,用珍贵的琉璃碗盛着。
庖长一见到这流光溢彩的琉璃碗,眼底划过诧异,再次肯定了小殿下的受宠程度。
庖长收回心神,就听见小殿下漫不经心,却又透着不可抗拒的语气开口,“食材已备齐,也不知具体需要什么,若是不够庖长尽管告诉本宫。”
“是。”庖长恭敬颔首道,看了看灶台上准备的食材,清点后才对韩澜道:“回小殿下,食材很齐全,这是臣做的寿桃,请小殿下过目。”
韩澜这才注意到他手上还提着食盒。暗道自己刚才不该太过着急,应该先看过这厮做的寿桃,再带他来小庖屋。
然而事已发生韩澜没过于纠结,伸手打开食盒,就见—粉嫩嫩的圆桃冒着氤氲热气,这寿桃与他在杂记中所见相似,皆水灵粉嫩,光是瞧着就让人身心愉悦。
韩澜心下一喜,取出食盒里的寿桃。寿桃还是热的,韩澜取了双竹筷,夹了个拳头大小的寿桃,轻轻咬了一小口,入口带着股糯米的清香和淡淡的奶味,口感软糯香甜,与馒头、包子、饼子一类完全不同。
韩澜吃了一口,没忍住吃第二口,第三口,很快一个寿桃就吃完了。
庖长的心情由最初的紧张到逐渐轻松,可谓是坐马车走山路一般颠簸曲折。
韩澜吃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