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3
的,你忘了,我们还有大哥,你之前不是写信让他捉拿沈易为人质嘛,大哥肯定已经抓到他了!”
秦老二把画和烛台放到一边,急匆匆地跑了出去,“我去写信给大哥,大哥一定有办法的!”
看着狂奔出去的儿子,秦太傅脸上却没有燃起一丝希望,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一计,怕是也不成了。
皇宫里,贺衍川和小皇帝面对面而坐,两人面前摆着的茶水飘起氤氲的水汽。
皇后昨晚的所为贺衍川已经知道了,不过一个晚上,皇后和太后就齐心协力,将秦家在宫里的所有眼线都拔了出来。
太后在宫里待了这么些年,她的势力早就遍布整个后宫,哪处有什么变化都逃不过她的眼睛,之前不动手,只不过是时机未到罢了。
薛玉桐出自薛家,继承了薛家家风,不动则已,要动就一击毙命,不给对手任何翻身的可能。
小皇帝一夜未睡,眼看着后宫的风起云涌,皇后始终陪伴在他身边,直到他答应称病不朝,才被太后的人请回宫休息。
毕竟皇后身体里还怀着皇家子嗣,容不得有半分差错。
知道贺衍川进宫的那一刻,小皇帝却意外地松了口气。
他想,贺衍川今日要骂便骂要杀便杀吧,他早就累了,想好好休息了。
看着对面一脸“已经准备好赴死”表情的小皇帝,贺衍川难得没有生出想教育他的冲动,而是心平气和地说了一句“快六年了,臣好像今日才认真看过陛下的模样,说起来,陛下你已经是个大人了。”
小皇帝还是第一次听见贺衍川这么温柔地跟自己说话,而且他居然没有质问自己喜欢沈容的事,他几乎是惊恐地看向贺衍川,猜想他这是又要使什么计谋。
贺衍川不在意小皇帝的表情,继续道“臣或许是老了,今日忽然想起一些往事,想找个人说说话,不知陛下可否愿意听臣唠叨几句?”
还没三十岁的贺衍川说自己老,小皇帝眼角抽了抽。
不过他都这么说了,小皇帝也不好拒绝,只能点头道“皇叔请畅所欲言。”
贺衍川喝了口茶,从自己有记忆起开始说。
他说起薛家人对自己的宠爱,儿时跟友人在京城肆意玩耍的乐趣,说自己和沈容那个“幼稚”的约定。
后来,他说到天子因心疑而发怒,薛沈两家分裂,他远走边关,沈府受先帝所迫,为了保住整个沈家,牺牲沈容。
再后来,他又提战场的残酷,外敌刀下,无数汉家子弟只能魂归故里;战争残酷,可边疆风景美如画,他喜欢那样的风景,他和薛家人都有保卫家国的决心,早就做好的为国捐躯的准备。
可世事无常,先帝病危,京城告急,他被迫改薛姓为贺姓,登上摄政王的位置,辅佐幼帝,稳定朝纲。
贺衍川之所以跟小皇帝说这些,就是想告诉他,自己从始至终都无意于皇位。
最后,贺衍川道“抱歉,这些年对陛下的教育太过严苛,没有考虑到陛下你的想法,经过王妃指点,臣已经知错,往后定会认真改正。”
小皇帝听他前半句话本来还挺感动,后半句差点让他忍不住翻白眼,但他还是憋住了。
“这些年朕也有不懂事的地方,还请皇叔海涵,往后继续不吝赐教。”
贺衍川都跟自己坦白心迹了,他还能怎么样呢。
他想和贺衍川闹掰?谁会听自己的话对付贺衍川?太后皇后?薛家?还是文武百官?
小皇帝其实很清楚,他们都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皇帝,贺衍川以前只是替他们把那些话骂出来了而已。
贺衍川道“臣谨遵君令。”
之后,两人又聊了半个时辰,贺衍川告诉小皇帝,等秦家倒台,小皇帝又有独自执掌朝政的能力了,他就会彻底放权,辞去官位,带着沈容离开京城。
他想和沈容游历天下,看遍世间美景。
小皇帝也承诺,自己会努力学习做一个好皇帝。
贺衍川离开御书房前,小皇帝还是没忍住问他了一句“你真的不在乎吗?”
两人都知道他指的是什么。
贺衍川头也不回地说“我知他好,这京城爱慕他的男女何其多,可他是我的,我是他的,你们谁也夺不走。”
小皇帝“……”
突然想反悔了怎么办?
从贺衍川离开宫里的那一刻起,针对秦家的清洗计划就开始了。
之后半个月的朝堂上,有关弹劾秦党的奏折跟雪花一样堆满了小皇帝的书案,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秦家人恶贯满盈,他们手底下的官员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抓一个准。
知道小皇帝开始惩治秦家,百姓们都纷纷赞叹他是个明君,歌颂他的话语是一摞接着一摞。
那些话被传进小皇帝耳朵里,他都有些震惊,怀疑百姓们说的到底是不是他。
他原来这么厉害,这么受百姓欢迎吗?
心疼小皇帝操劳,皇后和太后轮番往他面前送补品,小皇帝的母妃来过一次,本来想替秦家求情,但听见小皇帝细数出的秦家的罪证,她叹了口气,重新窝回了自己宫里,无论秦家人再怎么撺掇都没有再踏出来过一步。
摄政王府里,贺衍川和沈容坐在一起,看了一眼西南送过来的书信,沈容微微一笑,“终于可以收网了。”
贺衍川则是忍不住感叹“小容儿的聪慧,不减当年。”
沈容冲他眨了眨眼睛“我都说了,我可是小神童。”
第二天,跟沈容收到的书信内容一样的消息传进了宫里,而后传遍朝堂,传遍京城。
秦家老大反了,带领西南全军,以“清君侧”的旗号直奔京城而来。
半个月,朝廷要清洗秦家的消息早就传到了西南,其实秦老大要是老老实实,就算秦家人都没了,小皇帝也不好动他。
可沈容又怎么会让小皇帝为难呢,他早就送信给沈易,让他想办法收买秦老大身边的谋士,逼他即便不想反也得反。
秦老大手握西南军,真要打起来,朝廷也吃不了好,就在小皇帝考虑该派谁去平反时,西南又传来了消息。
秦老大死了,被自己身边的将军们所杀。
现在天下太平,造反无异于寻死,他们不想跟着秦老大找死,所以干脆杀了他,向朝廷表明真心——陛下请相信我,我们不想反!
这次玩笑一样的造反,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秦老大一死,秦家最后的希望也没了,秦家人全部放弃抵抗,接受秦家已经倒台的事实。
自此以后,权臣秦家消亡,摄政王逐步放权给小皇帝,这天下终归还是贺家人的天下。
很快,京城入了秋,不过几月,两大权臣把控朝政的局面居然就这么过去了,世人不禁感叹“恍如隔世。”?
第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