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6


本官就不得不用手中权利去问问他安得是什么心了。”

李纲闻言会心一笑:“下官明白了。”

“李中书,这上好的双井茶,再不饮就可惜了。”

“那下官便以茶代酒,敬太师一杯。”

“请。”

“请。”

翌日

在高俅及一众大臣的帮助下,李纲的请奏得以顺利通过和实施。

高俅对此也十分满意,像李纲这种文武双全、力主抗金、忧国忧民的治世能臣,高俅恨不得让他即刻担任宰相之位。

不过路还得一步一步走,包括李纲力荐的张所、傅亮、宗泽等人,高俅绝对要在退休前将他们推上高位。

找人这事高俅还是在行的,百年之后的事他管不着,但在他百年之前,他要给大宋留下一副最好的牌。

如此忙碌近半月后,高俅才有时间处理自己的事。

首先是安抚闹的哼哼唧唧的平平安安,其次是去见来访数次却扑空的李师师,再然后是挑选些像样的礼物给岳家、武大及其他家眷送去,最后,高俅还要仔细翻看着自家的账本。

“太尉,先去休憩吧,账本一日两日是看不完的。”

“无碍,左右我也不累。对了,那边应该已经收到消息了吧。”

吴用点头:“若是快一快,不出十日便能动手了。”

“嗯,那就好。”

“太尉可是担心他们?”

高俅神色不明:“种师道、韩世忠的能力我心里有数,更何况还有卢俊义、岳飞他们从旁辅助,只是……”

“只是刀剑无眼,太尉担心他们会受伤?”

“担心是肯定的,我们历经千难万险才走到这,我希望他们都能有一个好结局。”说到这儿高俅猛的摇摇头:“我在这瞎想什么呢,比起担心,我更愿意相信他们。”

“学究也愿意相信他们。”

“好,我们一起等他们的好消息。”

两月后

“捷报!”

东京时报上,禁军大败蒙古部落的消息赫然在列。高俅对此忍俊不禁,想到自己每逢胜利的消息都会刊登在此后,高俅竟觉莫名羞耻。

不过现在可不是羞耻的时候,如今大军越过金山,王纪剌部被全灭,塔塔尔四散奔逃,此时不趁胜追击,更待何时!

前方将士奋勇杀敌,高俅也不能拖他们后腿,他的后续计划也可一步步实施了。

三日后

宋廷颁旨,封乞颜部首领合不勒为蒙古可汗,代朝廷治理蒙古各部。

此令一出,蒙古各部哗然,虽然他们不少首领也自封可汗,可这和宋廷封的可汗可不一样,这意味着如果他们不向朝廷称臣,便会遭到大宋朝廷的驱逐。

“给他们些时间吧,我请旨攻占蒙古各部的本意并非杀戮。”

“太尉仁慈。”

“我可算不得仁慈,一切为了大宋而已。”

高俅种种做法和仁慈沾不上边,可他不得不如此。率先一统蒙古是为防日后之患,他对赵佶说的话并非危言耸听,蒙古统一是大势所趋,若此时不管日后只会有更大的杀戮。

再者,由他主导的统一会少很多鲜血,他可不会丧心病狂的实施什么清除计划。蒙古草原上生活的不只有大族,一些边陲小族确实难以存活,高俅建城设司也可挽救这些人的性命。当然,前提是他们愿主动投诚。

如今,高俅给足了他们思考的时间,先礼后兵,大族之道也。

“对了,让合不勒将八哩丹送来,这人野心大着呢,不得不防。”

“太尉,不如让合不勒将他的嫡子送来。”

“不,就送他的次子来。”

吴用虽不解,但也不再问。高俅看出他的疑惑了,可他总不能解释这八哩丹是铁木真的祖父吧,所以有些事就让吴用不解去吧。

“民族融合……”

高俅随即研磨,事情到这里还不算完,建城一事说得简单,但那只是高俅忽悠赵佶之言,真正操作起来可不容易,这其中涉及到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朝廷各司都复杂的很。

为免朝廷拖延,高俅准备事事亲为。只是看着自己日益增多的白发,高俅不免感慨。

唉,我这劳碌的命到底啥时候是个头哦!

第124章 风雨欲来

三年后

是日,大雪纷飞。

高俅躺在摇椅上观赏着眼前的雪景,青墙黛瓦、白雪红梅,好不美丽。

“琉璃世界,风雨…欲来啊。”

高俅喃喃自语,吴用此时自后方走出:“太尉,你大病初愈,还是披上大氅吧,免得惹了伤寒。”

“手里握着汤媪呢,哪里就这么弱不禁风了。”

“太尉!”

“算了,拗不过你。”

高俅任吴用为自己系上大氅,吴用又叫人在一旁的火炉里添了几块石炭才作罢。

“三年了,也不知武二和花荣他们怎么样了,还有鲁达那小子,平日里嫌他烦,如今许久不见倒是念起他那洒家洒家的驴脾气了。”

“太尉且宽心,他们前一阵儿不还来信报平安了吗。”

“许是老了,如今一闲下来就忍不住忆起往昔,学究,记得你我还未相遇时我就将你算计的人财两空,如今却只有你伴在我身边。”

“是啊,彼时我想破了脑袋也未曾想到算计我的人是谁,如今想来那天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日。”

“唉,说来……”

吴用打断高俅:“太尉,能不能别说得我们两个像是已经迟暮的老人似的,武二他们倒是想陪在你身边,这不是想回回不来吗!”

“前几日我又碰见武大了,他言语间全是对武松五年未归的怨念,他还找花博士给武松测了几个合适的小娘子,说是让我帮着相看相看呢。”

高俅闻言一扫刚刚头上的阴霾:“我也未曾想到这一战,便是三年。”

自赵佶颁旨发兵蒙古迄今已有三年,三年来,禁军自南向北,由东至西挺进草原各部,而今大军成功贯穿东西,建起一道东起克吾仑河,西至扎不罕河的防线。

高俅在汴京也没闲着,经他掌控,朝廷在南部草原的东、西、中三地各建了一座大城,其周围坐落着数十座小城。

如今草原上已无人不知宋国铁骑的威名,数以百计的草原部落俯首称臣,强如蒙古斯、克烈、乃蛮等部落亦不得不接受朝廷敕授。

如今大军再向北去便行至土兀剌河,高俅思索再三后还是决定请旨召回大军。不是他厌恶征伐,而是草原地广人稀,加之驻守在原金的守军已经行军至大兴安岭外侧,以如今的人口数量来说,再打下去的话朝廷很难完全把控地方。

征伐是需要时间的,强如成吉思汗一统蒙古高原也历时十五年之久,如今高俅占了先机夺得了草原四分之一的领土已是极限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