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
想得到这个答案。
他永远也不要重现父母的婚姻。
姜弥看他状况好了很多的样子,说道:“这么不爱听日常的话,那我就讲点有意思的吧。”
她瞥了一眼桌上已经打开的可乐。
“今天比较适合讲故事。”
“你告诉我关于可乐的故事。”
“作为回报,”姜弥侧首,望向不远处的柜子,她的玻璃杯,很久没有添新了。
原本那一批,她也记不得有多久没再擦洗。
“我跟你讲一讲,关于玻璃杯的故事。”
第57章
◎疤痕◎
关于可乐的记忆, 周最能想起来最多的是,小时候和父母去炸鸡店。
他们家楼下那家店可以选择的饮料有很多,在套餐里出现的就是可乐或者果汁, 周最起初不爱喝可乐的, 只是因为那家的果汁完全是用那种粉泡出来的,兑水兑很多, 根本没什么味,周最吃过几次亏以后,就再也不肯点果汁了。
周最不太喜欢吃炸鸡,他觉得有些油,吃多了会腻,他爱吃薯条, 但和父母说的时候,就用在楼下炸鸡店吃了东西一句带过。
所以他们以为他喜欢吃的是炸鸡。
对周最而言, 在周末和父母一起出去吃东西, 一家三口消磨时光是件挺幸福的事,哪怕他每次吃得都很少,抱着一杯可乐把吸管都咬坏了,心情还是很好。
那样的次数太多,多到可乐已经成为周最的一种情感寄托。
搬家以后, 周最回到原来住的地方看过, 那家炸鸡店也转走了, 伴随着那个幸福的家庭,不知道跑到了哪里去。
他会去吃别的店的炸鸡薯条,味道都不一样, 只有可乐, 好像都喝不出来什么差别。
周最也不清楚,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喝可乐成了一种习惯,想到就会去做。
在何圣如和周延眼中,周最身上没有丝毫缺点,听父母的话,什么都表现得很好,不让他乱吃东西他也照做,唯独这件事,他从没让父母知道过。
关于可乐的故事,就这么简单,它只是作为崩溃家庭下唯一的情感宣泄点。
周最说完这些,姜弥看向他,没有发表任何见解,说好了他们是在讲故事,把自己的故事讲完就算结束。
现在轮到她了。
姜弥起身打开那个装满玻璃杯的柜子,摸索很久,才将放在最里面的一个透明杯子拿出来。
“这是我在那里买的第一个杯子。”
姜弥面上漾着柔意,她说道:“它也是我第一次离家出走的成果。”
周最听到这个词,心里想,这一点都不像是姜弥能做出来的事。
“很惊讶对吧,再告诉你一个。”
“我差一点就有了一个弟弟。”
那是个没有出生的孩子,姜弥却能够确定他的性别,准确来说,是全家人一起确定后,通知了她这个消息。
姜弥的奶奶,是个有些重男轻女的人,在那个弟弟来临之前,她在姜弥面前说过一句话。
“你要是个男孩儿就好了。”
姜弥年纪小,不解问道:“为什么?”
奶奶笑容和善,答:“男孩子就可以撑起一个家了呀,家族的延续,要靠男孩子的。”
姜弥还是不懂:“女孩子就不可以吗?”
“女孩子都会嫁到别人家去的。”
姜弥听罢依旧懵懂,到了宋瑗跟前,她问她这件事,宋瑗的脸色很不好,跟她说:“奶奶说的是不对的,我们弥弥永远都是家里的孩子。”
即便这样,被认为不如男孩儿的阴影,也留在了姜弥心里。
宋瑗责怪婆婆对孩子说不好的话,却又深受男孩论的影响,姜弥爷爷奶奶明里暗里提示她生二胎,要个男孩子,等到政策放开以后,身边人都去生二胎了,街坊邻居劝的也多,她慢慢开始动摇。
起先是一直努力都没怀上,等到想放弃时,那个孩子突然来临,打得所有人猝不及防。
姜弥到现在都记得,那个夜晚她回到家里时,所有人都喜气沸腾的样子。
奶奶和她说:“弥弥,你要有弟弟了,有人陪你一起了,你高不高兴?”
正在上高中的姜弥已经懂得察言观色,哪怕她心里异样感十足,她也做出喜悦的模样来,附和一大家子人。
等到夜深人静,躺在床上,她却想,大人们可真有意思。
明明才刚怀孕,却已经把孩子当成男孩对待。
明明年龄差距那么大,还要说陪不陪这种话。
明明说过要永远疼爱她,现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那个孩子吸走。
姜弥开始讨厌那个所谓的弟弟。
也是在那时,她终于意识到自己性格中的阴暗面,自私狭隘,刻薄善妒,即便面对的是个还没出生的孩子。
宋瑗开始在家安心养胎,姜格致这种十分专注于工作的人,把手头工作都往后挪了挪,陪着宋瑗,生怕孩子有什么差错。迷信的奶奶甚至找人算了卦,心中对于这个孩子是男孩儿的信念更坚定,甚至要把宋瑗接到那边去,她亲自照顾。
姜弥不懂,他真的那么重要吗。
原本属于她的关注和宠爱被分走,没人会来问她今天在学校怎么样,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因为感冒还被告诫要离妈妈远一点,她怀孕了不可以生病。
正处于青春期的姜弥,心思本就敏感,哪些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在这种环境下,她的叛逆情绪逐渐增长,可是她骨子里是个好孩子,做不出来什么出格的事,只能搞些小动作,去宣泄情绪。
她的日常是人前嘻嘻哈哈,人后掉两滴眼泪,第二天当作什么都没发生。
所以在大人眼里,这个家还是最完美的样子,新生命的到来,没改变任何事。
姜弥也会开导自己,那个孩子是自己的亲人,她要对他友善一点。
人要向前看,不能总想着那些负面的事情。
姜弥开始陪宋瑗聊天,假模假样和那个孩子说话,出去玩看见童装店会下意识瞥两眼,她开始期待那个孩子的到来。
可现实是,她一次次被提醒他们之间的差距。
奶奶会说:“以后弟弟出生了,你可要让着他,要保护好他。”
父亲会说:“你比弟弟大这么多岁,以后可不会闹别扭吧,我看人家家里年纪差不多的孩子都爱打架,我们家肯定就不会了。”
妈妈会说:“也不知道这孩子出生后是什么性格,最好跟弥弥一样,听话懂事,我就最高兴了,你说起个什么名字好?”
在家里,所有的话题都围绕那个孩子转。
奶奶再也没有提过你要是个男孩就好类似的话语,她把所有的期望都给了那个未出世的孙子。
姜弥逐渐意识到,自己装得真的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