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


了一封绝笔信。”

至于内容,不用顾晏说,沈恪也大致猜到了,肯定与他有关。

沈恪的母亲,被爱情蒙蔽半生,叛离家族,受尽蹉跎后,被愧疚与痛苦充斥,不敢再与家族有任何联系,只是临终,到底还是想为自己唯一的孩子求出一条生路。

沈恪沉默些许,最后没再多问,他这位母亲,他爱过、恨过、怨过,即便知道她为了自己做了什么,但沈恪也不可能就此感动不已,从而将这些年的怨恨消除。

顾晏将沈恪这副模样纳入眼底,没有去宽慰,也没有劝他放下心结,还是那冷淡的神情,“你母亲背离家族,顾氏不会为她做主,若日后你想为其正名,全看你自己能走到哪里。”

“恪明白。”

等到了金陵,顾氏族人见到顾晏身边多出来的沈恪,全都感到讶异。

沈恪察觉到那些人诧异的目光,明白此次将自己带回顾氏是顾晏本人的决定,其余人并不知晓。

从后来与顾氏子弟交谈中,他才知晓,此次顾晏离开金陵,主要是为了去安州赈灾,而他沈恪,应该是顾晏半途经过徐州时,因那封绝笔书,而临时多出的意外。

对于顾氏族人来说,这么一个背离家族的女子所生的孩子,他们是不愿认的,但顾晏在顾氏的威望甚重,他既做了决定,其余人也就半推半就地默认了沈恪的存在。

顾晏叔父,顾安,对于顾晏的这个决定没有明确反驳,只是在私底下询问了几句。

顾安过来时,顾晏正伏在案前作画,见顾安出面,他放下笔,道,“叔父,其实此事,是晏的一点私心。”

他幼时见过沈恪的母亲,顾萱。

年幼的顾晏便极为早慧,性情冰冷疏离,又加上顾氏下任家主的身份,承长辈期望,受小辈敬仰,俱是尊敬有余而亲近不足。

而幼时与顾萱见的几面,那名女子俱是温柔笑着与他慰问,是顾晏觉得陌生的亲近。

他说不上喜欢,但也不算厌烦。

不过后来顾萱出了事,顾晏就再未见过她,这次接到那封绝笔信,顾晏看了后,多少有些惋惜,最终还是决定帮他这位姐姐一次。

“顾萱已逝世,当年的事就这样让它过去吧。”顾晏道,“对顾氏来说,也许这只是简单的庇佑,对于那孩子,兴许便是另一个人生了。”

顾安听完这话,叹了口气,沉默着走了。

至于这些内情,沈恪当然不得而知,自那日被带回来后,沈恪就没再见过顾晏。

周围的一切对他而言全是陌生的,顾氏当然不会怠慢他,他生活用度上一应与其余人一般无二,相比于在沈家的蹉跎,现在的待遇显然好上数倍。

只是,自从那日后,沈恪就再未见过顾晏,他内心蔓延着一股从未有过的茫然。

母亲死了,他成功离开沈家,他来到了顾氏,可是之后呢?

沈恪迫切地想要见到顾晏,他不知道这种情绪因何而来,但他此刻就像溺水之人,而顾晏是他唯一能紧紧抓住的浮木。

他的小舅舅,他的,亲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打听,沈恪大致知晓了顾晏的行踪。

因在朝中任要职,故一天内大多时间都在内阁办公,天未亮出门,直至深夜才回府。

怪不得沈恪见不到面,越是身居高位,越是殚精竭虑。

这日,夜色深沉,两行灯飘忽在黑暗中,照亮前面的院门。

顾晏于夜风中漫步而行,两排仆役支着灯在旁侧照路。

等快到殿门前时,火光映出前方明灭的人影,顾晏停下,看着那孤零零坐在台阶上的少年,眉梢微皱,“沈恪?”

沈恪的困意在听见来人的动静时,便全部清空。

他抬头,在看清青年熟悉的面容后,起身唤道,“小舅舅!”

“你怎么在这里?”顾晏问。

“我想见小舅舅。”沈恪回答的很坚定。

“想见我?”顾晏不解,“可是遇见何事?”

沈恪摇头,“没有,我就是想见见你。”

顾晏眉皱的更深,他向来不理解这些感性的情绪。

“你若是感到孤单,可以与族内少年们相伴。”顾晏道。

“一个人很好。”沈恪并没感到孤单,只是见不到顾晏会让他感到焦躁,因着那股迫切的心情,沈恪逾越地抓住了顾晏的袖袍,“我就是想见小舅舅,只想见小舅舅,旁的人我都不想见。”

他顿了半响,见顾晏未斥责他,又小心试探道,“小舅舅,以后我可以像今天一样见你一面吗?”

顾晏见他依恋而不安的目光,后知后觉地明白,自己被这十二岁的少年当成了唯一的依靠。

--------------------

求评论()

第2章 为师

===========================

这种依恋令顾晏难以适应,他可以承担家族的责任,可以承担众人的期望,但面对一个少年全部的感情寄托,却觉得自己无法担负。

他默许了沈恪的做法,任他像根小尾巴般跟着自己从院门到房门口,但也仅此而已,顾晏生性淡漠,将沈恪带回顾氏已经是意外,而今后的人生,这孩子总得自己走。

对于沈恪暂时的、至少在顾晏看来是暂时的热忱并未放在心上,他想,等沈恪与其他人熟悉后,就不会在这样依恋自己了。

但这热忱却持续了过于长的时间,顾晏每晚回府,总能看见寒风中微弱的灯火与孤零零候着的身影。

而白日,沈恪则在顾氏的族学上课,在这里上课的全是顾氏主家与支脉最优秀的少年。

对于被顾晏亲自带回来的沈恪,他们俱是感到好奇。

毕竟在顾氏年轻子弟中,顾晏是楷模、是敬仰的家主,他们爱之更敬之。

什么外姓人、背离家族之类的概念,少年人并不能感同身受的理解,反而因着顾晏的因素,对沈恪多有亲近之意。

只是沈恪并不在意这些,正如他对顾晏所说,他不觉得孤独,也不需要旁人的陪伴,只有顾晏是不同的。

他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到了功课之中,竭尽所能地汲取着所有知识。

因为他知道,顾晏不会在意一个平庸的小可怜,这种人的眼里所重视的,永远是聪慧而有潜力的人。

而沈恪,希望有一天,顾晏能够真正看到自己,而不仅仅是黑夜里的影子。

显然,沈恪的想法没错。

顾晏作为家主,即便时间再忙,也会抽出时间观察族中子弟的学业,在某次来到族学时,便听夫子赞扬了沈恪。

大致称赞那孩子聪慧又努力,进步非常明显,从开始的落后于人到现在已经与最优秀的顾氏子弟不相上下。

顾晏说不清此时的感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