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5


税收与卖地之事,杜里正在村里的威望扫地,谁会想到他还稳坐钓鱼台。

桂重阳想通这点,对杜里这个的忌惮更深。

这般手段,哪里像是寻常人?之前还怀疑杜里正是金盆洗手的盗贼,如今看来怕是怀疑错了。

梅氏哪里想到桂重阳满脑子想的是杜里正,还以为他不耐烦去梅童生家吃酒,劝慰道:“那边今天指定人多,不爱待就露面回来……总不好让人说嘴,以后你与你五叔想要应试,说不得还有用到那边的时候。”

大明朝科举应试,考生彼此之间要连保,还要同县廪生做保,梅晟就是廪生,所以梅氏这样说。

桂重阳点点头道:“姑姑放心吧,侄儿没事。”

桂重阳还在孝期,过去也是上礼,还真的能坐席吃酒不成?

按照桂重阳的本意,只打算让人顺带礼金,连人也不打算露面的。

只是北地教化晚,守孝规矩不如南边繁琐严谨,尤其是市井百姓之中,过了百日热孝,基本就诸事不禁了。

“入乡随俗”,桂重阳要是严守着规矩,搁在村民眼中,不是孝顺,反而是不和群。

因此,姑侄商量一番后,桂重阳还是决定跟过去露露面。

至于梅氏,原本想要昨天过去,也被桂重阳劝到了今日。新娘子怕冲撞,那不去正席就是。

就是梅朵,既是订婚待嫁的女子,本该留在家里绣嫁妆,也让梅小八怂恿着跟过去吃酒。

按照梅小八的话来说,姑姑与重阳哥都不吃席,就他一个人能吃多少,那真是亏死了,多吃一个人是一个人的。

*

稍一时,一家四口拾掇干净,就没有耽搁,直接去了梅童生家。

梅童生院子里摆满了桌椅,只前院就有十来桌。

正席在中午,现在先来的都是帮忙的梅氏族人,看到梅氏、桂重阳都颇为热络,尤其是那些家里有闺女的婶子大娘,看到桂重阳更是眼睛发绿光。

这个拉着桂重阳,说看着又瘦了。

这个则是端起长辈的架子,说教起梅氏来,话里话外吃哒她不该薄待桂重阳这个好孩子。

听得桂重阳在旁怒极而笑。

要不是看在梅氏面上,谁晓得这些婶子、大娘是什么人。她们倒是敢想,这拉桂重阳做女婿的事还没影呢,就忌惮挑拨起桂重阳与梅氏的关系来。

村妇这点小算计,一眼见底。

桂重阳明白了,梅氏姑侄也看得清楚。

眼见梅氏还含笑听着,梅朵在后边直磨牙,对桂重阳小声道:“我是瞧出来了,这些人发白日梦呢,你可不能傻了,真听进去这些挑拨。”

桂重阳要是真有一言半语入心,那家里就不安稳,梅朵不免担心。

桂重阳轻哼道:“表姐不傻,我就是傻子不成?恁是小瞧人。”

梅家看着热闹,就是梅秀才两口子脸上也都带了笑迎客,看得大家心里直纳罕。这好好的日子过着,平白多个继母、继婆婆,换个人都不愿意,这梅秀才夫妇素来傲气,怎么就忍下这口气?

有记性好的,想到梅秀才卖地的前因,觉得这两口子估计是心虚了,才会老实的任由着老爹娶填房。

倒是孙辈的梅智,到底年岁在这里摆着,倒是耷拉着小脸,见人也没有好声气,不过也没人与之计较就是。

看到桂重阳过来,梅秀才脸上的笑容都多了三分,专程叫他到跟前说话。

桂重阳不觉得受宠若惊,反而觉得梅秀才的目光若有深意,虚应了两句,就寻了个由子出去。

他却是不晓得,屋子里梅秀才也变了脸色。

梅秀才看着手中的红封,惊讶道:“是不是弄混了?这这是桂家的礼金?”

里屋进来的,正是杜氏,摇头道:“相公专门吩咐的,奴特意留心,哪里就混了?一式两份,一份算是二房的,一份是桂家长房的,都是一串钱!”

第175章 黑心相公

梅秀才脸色耷拉下来,与方才面对桂重阳时的温煦截然不同,低声咒骂道:“竖子无礼!”

杜氏拿着红封,也颇为意外。

如今谁不晓得桂重阳有他老子留下的一笔横财,两口子才格外留心桂家的上礼,专门盯着,想要在梅童生查账前,将桂家的礼金扣下,至于账册那边看着写就是了。

不想桂家的礼金,就是一百文,并不比旁人多什么。要晓得隔壁村有几个学生家长过来吃酒,还有上二百文礼金的。

桂重阳这份礼金,与他六百多亩地的身家相比,委实寒酸。

梅秀才这才恼了。

杜氏见状,忍不住多嘴道:“相公,到底是有县太爷那边的关系,往后还是客气些吧。就说公公那边,听说在村塾没少为难桂重阳,可要是桂重阳真记仇,说不得还要连累到相公身上。”

不是杜氏胆小怕事,实在有一句老话,叫“民不与官斗”。就是杜里正这样的“土皇帝”,对上官家人也是乖乖卖地了事,如何能不叫杜氏畏惧。

因为杜家卖地的事,如今村里人都晓得桂重阳那个倒霉老子生前在南边发达了,与新上任的县太爷有旧。

梅秀才满脸不耐烦道:“我又不是傻子,还用你操心这个,出去盯着吧,既是爹要热闹,就热闹热闹。”

像梅秀才这样有功名的秀才,已经不屑与乡亲走动,能够让他亲自露面接待的没有几个,外头还需要杜氏带了儿子张罗。

杜氏迟疑道:“李家那边,过后不会闹吧?”

“哼,闹,他们有什么脸闹!有婚书还是有什么?一个二嫁的不贞妇人,还想要当梅家的主母不成?”梅秀才不以为然道。

原来不是这夫妻两人孝顺想得开,而是背着梅童生另有决断,竟是打着不让李槐花当妻而是当妾的主意。

妾通买卖,算不上正经长辈,要不然说句难听话,这样年轻的继母,要孝顺到什么时候去。梅秀才素来主意正,怎么会乐意头上多一重约束。

至于梅童生那边,新娘子到家,有人服侍起居,难道还会为了名分与儿子相争?

杜氏这才心安,出去招呼客人去了。

嫁入梅家这十几年,杜氏日子也过得够够的。之前不是没有提过买个小婢之事,不过三、五两银子的事,家务也有了帮手,可是却被梅童生训斥了一顿,就算是杜氏用嫁妆买人,一日三餐也要抛费。

杜氏没有办法,只能洗手作羹汤,上服侍公婆,下拉扯孩子,十几年熬下来,与其他农妇比起来强不了多少。早年还有婆婆在,家务还没有那么繁重,前几年婆婆过身就都是杜氏的事了。

如今家里添了人,要是继婆婆,自然不是杜氏好指使的动的,换了妾就不同了。

这样想着,杜氏的脚步都轻快许多,脸上的笑容越发真挚。至于桂家上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