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8
的大儿子去外头买了两份卤菜,一份是盐水鹌鹑蛋,一份是拌牛肉。
女人把桌子留给客人和冯老师,自己带着两个孩子进了里屋吃饭。
冯家的晚餐原本是炒土豆丝,小米汤和馒头。
加上了两个卤菜,也确实显得丰盛了不少。
冯老师还拿出了一瓶啤酒。
“小江啊!你可真是敢想敢做啊,说去欣城就去了欣城!”
“还是白教授打电话到我这儿,问我最近有没有见你,我就去了一趟你们大江村,这才知道原来你下了特区欣城!”
“啊?白教授找我?是有什么事?”
江易一脸惊讶,心里却是大概知道。
肯定是在那个红掌山附近,有了重要发现呗!
只是算算也有两个多月了,还没有上新闻,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就不知道了,白教授没说!”
冯老师劝了江易一杯酒,就笑着劝他,“小江,我看你也是个有知识的,年纪又轻,没有家庭负担,不如今年过了年,也去参加高考,就学历史系,没准还能考上白教授他们的大学呢!要是你能成为白教授的弟子,那肯定是一段佳话……”
佳话是佳话,怎奈江易他的专业是回收,不是历史啊!
吃饱喝足,江易就给冯老师道了谢,就要走。
冯老师赶紧留人,“这么晚了,回大江村的车都没有了,不如在这里凑合一晚上了。”
一家四口,一间半房,就这样还要留客,也只有八零年代的人会这么干了。
江易赶紧谢绝,“不用不用,我来就是因为从欣城带了点东西,正好路过,给两个孩子一份小礼物,回大江村也没多远,这条路我也常走,不碍事!”
他放下两份礼物,就赶紧拎着他那个外强中干的大包告辞了。
送走了客人,关上了门,女人不由得松了口气。
她是真有点怕客人留宿,家里就这么大点的地方,要留宿的话就得打地铺了。
两个孩子已经扑到了礼物前头。
这是两个巴掌大小的盒子,看着包装根本猜不出里头是什么。
“妈,我和妹妹是不是一人一个?”
“那这个粉的是妹妹的,我的是深蓝色的!”
“我们进屋去拆了啊!”
两个孩子喜滋滋地进了里屋,没多久,男孩发出一声惊喜的大叫。
“啊!小汽车!”
“妹妹,我来帮你拆好不好!那我拆了啊!”
冯老师送江易到家属院外再回到家的时候,孩子们已经拆完了礼物。
男孩捧着小汽车给冯老师看。
“爸,你看,小江叔叔给了我一辆小汽车!”
他早就眼馋同学的小汽车好久了。
作者有话说:
第132章 八零年代(41)
那小汽车黄蓝相间, 每个部件都维妙维肖,几乎就是真车的缩小版。
用庸俗的话来说,就是一看就很贵的样子。
冯老师咧嘴一笑, “哎呀, 这个小江,怎么这么客气呢!”
女人也笑了,“我还发愁晚上怎么住呢,没想到人家小伙子人真不错。”
她说着就回头朝里屋瞧了眼,“妹妹呢?”
男孩又冲进屋里, 把妹妹给拉了出来。
“看,妹妹好看吗?”
三四岁的小女孩,静悄悄地拉着哥哥的手出来,头上戴着一个水钻皇冠的发箍,映衬得小姑娘的脸圆眼大,十分的娇俏可爱。
“呀!这礼物, 是不是有点太重了?”
女人有些后悔晚饭是不是还是太简陋了。
“嗨, 小江不是刚从欣城回来吗?那边确实有好东西,四国边境呢!”
冯老师伸手把女儿搂在怀里,给她比了个手势。
“囡囡是最漂亮的!”
小姑娘咧开小嘴笑了。
冯老师却眼尖地瞧见了小姑娘手里的小盒子。
这小盒子也就比火柴盒大了那么一点而已。
冯老师看向儿子。
“这个也是小江叔叔给的那个粉红盒子里的!我认不出来这是啥!爸你看看呗!”
冯老师疑惑地从女儿手里接过那个小盒,打开盖子, 就看到里头有两个像是耳塞一样的东西。
但这还是一层包装,冯老师正要去拆包装,忽然想到什么, 手就停下了。
他愣了能有五秒钟,随即就去翻开包装盒, 终于在里头找着一个说明书!
外语的!
女人也看傻了。
“老冯, 是什么呀?”
冯老师虽然是教语文的, 但外语也懂一些。
当下借着记忆里的那些知识费力地看了起来,也幸好这些外语的语法不难,也没有什么艰深的词汇,而且还配备着图。
冯老师看着看着,手就抖了起来。
“老冯,是什么呀!老冯?”
冯老师终于看完了这一页说明书。
他抬起头,一把抓住了女人的手。
“孩他妈,这个,这个就是人工义耳!是从国外进口的!”
他这话说完,眼泪就飚出来了。
这两年他和老婆两个省吃俭用除了本职工作还要再打一份零工,是为了啥呀!
不就是想攒够去大城市给孩子装个义耳吗?
大夫都说了,如果能在四岁前装上义耳,孩子以后说话啥的,都能跟正常人一样!
但这钱总也攒不够,借呢又没地方去借,他们夫妻俩都快要急死了。
他是真没想到,一个因为兼职认识的农村小伙子,居然能给他帮这么大的忙!
他不过就是在闲聊的时候,提过一两句而已。
人家就放在了心上,去一趟欣城,还给他把东西都带了来。
“啊?真,真的?真的是那个人工义耳?”
女人的脸色也变了,激动地话都说不清了,“我看看!”
她小心地接过那个小东西,越看里头的东西越像大夫曾经提过的,只有国外才有的天价宝贝。
“这,这得多少钱啊?人家就这么给孩子当礼物了?”
“咱,咱先试试?”
不提冯家人怎么激动,江易离开家属院,趁着天黑,找了个没什么人的路口,从随身空间里弄出了一辆小电动车。
就是外表看着像自行车,其实是电动的,他把那个大包挂在后座上,自己坐在小车上头,凉风吹着一路就回到了大江村。
其实骑小电动车也就花了二十七八分钟,认真算起来,比去等公交小巴车可还要节省时间呢。
其实冯老师跟他一说人工耳蜗,他回头在电子垃圾库里一翻,就找着了。
而且是好几代的都有。
东西有了,缺的就是一个能拿出来的理由!
他一个农村小伙子,从哪儿弄来的这种国内都还没有,纯靠进口的高科技呢?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