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7
边的聊天对象们却被他冒出来的这个新词给吸引了。
“武侠片?那是什么?”
“你是说解放前拍的那些神神道道,乱七八糟的电影?那有什么好看的,哪有战争片好看呢?”
明昭昭年轻,当然没听说过什么解放前的电影了,她的关注点全在武侠片的武打演员上头。
武打也能当演员?
而中年人却是真经历过解放前的,对那些飞来飞去,故事怪诞不经的所谓武侠电影不屑一顾。
“嗯,是我自己瞎想出来的……”
江易赶紧给自己找补,又冲着二人不好意思地笑笑。
接下来气氛就不像刚才那样热乎了。
江易是被突然想到的问题给占据了思路。
辰国这个时代为什么不光没有武侠电影电视,连武侠小说都没了呢?
这不是让人们缺失了一类浪漫又富有传统特色的文娱题材么?
难道是因为前些年打仗太多,军旅文学当道,所以挤占了武侠小说发展的空间?
如果真是这样,那是不是言情小说也被蝴蝶了呢?
嗯,回去以后,还是要多去图书馆。
这回不看历史类书籍了,得去文学小说馆里看看。
“尊敬的旅客同志们,现在开始供应午餐,有需要的同志请到九号车厢用餐,稍后列车服务员会通过餐车供应盒饭,供大家选购……”
一段女声播音打断了江易的思绪。
不同的食物的味道从前后隔壁传过来,这年头出门在外,舍得花钱吃火车上的盒饭或者直接去餐车车厢吃的只是极少数,大部分还是自己带点干粮,弄个杯子去接点热水,就算吃了一顿。
中年人从自己的包里翻出了两个纸袋。
一个纸袋里是烧饼,另一个纸袋是茶叶蛋。他把纸袋放在小桌上,起身去接热水。
明昭昭也从包里拿出了一个饭盒。
饭盒里是两个白馒头,还有咸菜。
“江哥,你带吃的没?要不要分你个馒头?”
“啊,谢谢,不用,我也带了吃的。”
江易道了谢,从自己随身的包里拿出了两包泡面。
想了想递给明昭昭一包,“尝尝我带的这个泡面?”
明昭昭愣了下,犹豫着没接。
“这个泡面很贵的吧?我都只见别人吃过。”
欣城什么都在辰国领先,泡面这种新潮的食物,当然开了厂子。
不过生产出来的泡面供不应求,价格又贵,就是欣城本地人,都不舍得吃。
“我这个不贵,是认识的朋友从东尼国带过来的,都没花钱。”
“那也是新鲜的好东西,还是留着带回家给家里人吧。”
江易把泡面往明昭昭那儿推了下,“我家就我一个,吃饱了全家都不饿……不是什么好东西,尝个新鲜吧。”
明昭昭这才道了谢,收了泡面,却分了江易一个馒头和半份咸菜。
江易也没客气地收下了。
却是自告奋勇地拿了两个饭盒去接热水。
泡面这东西吃着虽然不怎么地,但热水冲泡的时候,那香味,能传遍一车厢。
江易端着两饭盒泡面回来的时候,那受到的注目,真就跟见了明星一样的。
一路上还能听到议论纷纷。
“什么东西,这么香啊!”
“看着像是用热水冲泡了什么吃的……”
“我怎么闻着有葱花牛肉味呢?”
“嗨,就是方便面呗!”
“哪有卖方便面的?多少钱啊?”
“欣城百货商店里就有,五毛钱一包。”
“啥?五毛钱一包?它这一包里头有肉没有?这么贵?”
“我吃过,里头有一包调料,没肉。”
“没肉就敢卖五毛?一大碗荤面条才四毛啊!”
“那这不就是是吃个稀罕么!”
“反正我不买!这不是坑冤大头呢么!”
江易端着两份泡面走回去的时候,中年人已经就着开水开始吃饼和茶叶蛋了。
他原本看着明昭昭在吃馒头和咸菜,心里还略有点优越感,等看到江易端着香气扑鼻的泡面回来,而且把一碗泡面给了明昭昭以后,就有点不是滋味了。
明昭昭道了谢接过面,小小地尝了一口,眼中顿时流露出惊喜。
“呀!真香!”
江易笑着说,“其实这个没啥营养,就是头几回吃还行,吃多了就腻了。”
其实江易拿出的这两包泡面,是在他那个时代评价还不错的牌子。
据说面筋道,料也很不错,除了一包肉粒包,一包调料包,还有蔬菜包。
这蔬菜包里头还是玉米和海带,这两种都是提鲜的,开水一冲,不但香味出来了,混在面里一起吃,口感也很不错。
这个时代的泡面,肯定还不会有这种豪华版的。
坐在过道边的小座位上啃烧饼的中年人,忍不住撇了撇嘴。
现在的年轻人啊,为了追姑娘,瞎话说得都跟真的似的!
江易这一趟火车,原本在中间转站,又停又开的,一共二十五个小时。
可就因为路上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在第二十个小时的时候,明昭昭要到站下车了,反倒觉得这趟车贼拉快!
好在他跟明昭昭要到了联系方式。
当然了,他是以想见见山河省第一家武馆为名要到的地址。
但明昭昭要在家里的后院开武馆,知道武馆地址,可不就相当于知道明昭昭家了么?
江易从火车上下来,已经是下午五点多。
他背上扛着个硕大的包,也没坐公交车,而是直接去了沁城二中找冯老师。
中学家属院里,一栋栋筒子楼内都飘出饭菜的香味。
冯老师领着扛着大包的江易往自家走去。
“小王,家里来客人了!”
冯老师还没进家门就朝正在门口用蜂窝炉炒菜的女人喊了一声。
系着围裙的女人匆匆抬头,正好看到冯老师身后跟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看上去风尘仆仆的,身上还扛着个大包。
就……挺奇怪的。
说他穷苦受累吧,看那小脸也圆溜水滑的。
说他家境不错吧,可那带着点灰土的蛇皮袋子,又明明是民工们才用的。
女人愣了下,就绽开笑容。
“哎呀,老冯你也不早说……快,里头坐!”
江易进屋坐在桌边,面前是一杯热腾腾的茶。
他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周边。
原来这是一间半的房。
没有厨房,没有卫生间,做饭只能用门口的煤球炉子。
接水和上厕所呢,又只能去这一层公用的水房和厕所。
这种条件简陋的筒子楼,江易只在站里老阿姨和大叔们的讲古里听说过。
冯老师家属做事麻利,没多大会儿就把饭弄好了,还让冯家上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