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
来看铺子,还不大会招待客人,只能听着舅舅的吩咐做事。
“这是我侄女池青,今年刚刚成年,这不,就来铺子里干活了?”
池青腼腆地冲着众人笑了笑,露出了一嘴的黄牙。
石林村众人都跟着笑,石器时代的人当然不知道笑不露齿这一说,都露出了自己的两排牙。
石林村民的牙就显得正常多了,有白有黄的。就算长着黄牙的,也不如池青这么明显。
江易的眼神瞟向池大,发现这个三十来岁的汉子的牙,比他侄女还要黄。
而且是典型的氟斑牙的症状。
“池大,今年的白盐怎么交换?”
“石柱啊,今年的白盐产的倒是不少,就是最近进城来用肉换盐的商队实在是太多了,这肉就不太值盐了,如今只能是五十换一。”
“啊?去年不还是三十换一吗?怎么会高了这么多?”
“哎,都是老相识了,你还不知道我吗?城里现如今都是这么换的,有几个铺子换得更高,不信你们去打听打听,我是真没说假话啊!”
耳听着你来我往的声音,江易的目光不由得落在了一筐筐的盐上头。
这些盐居然还分了不同的颜色,粉红、青绿、泛黄、微褐、雪白,搭配到一处,跟彩虹一样,还挺好看的。
江易也就突然明白了池家舅侄俩为啥都是氟斑牙了。
估计是这些盐虽然经过了过滤,却没有提纯,里头的杂质过多,氟盐超标了。
“那用别的换呢?能不能稍好些?”
“用果干的话,是二十五换一。”
“石柱,你们石林村不是有果子糖吗?那个好,能一换一!”
石柱咂了咂嘴,“果子糖哪里那么好做的,我们这次来,也就带了一点。”
五罐果子糖,要是能一换一的话,也才五罐盐啊!
这点盐带回去哪里够吃呢?
村子里可是有上千人的啊!
而且还有好些个孕妇,到了夏秋没准就有十几个新生的娃娃了呢!
“夜行兽皮呢?这个怎么换?”
“夜行兽皮今年似乎也多了,五张换一斤盐吧。”
石林村民们一听这话,都有些惊慌了。
“啊?夜行兽皮不是只有我们石林村才有的么?怎么会多了呢?”
他们这次来,是带了二十张夜行兽皮,本来还想多换点好东西回去呢!
要知道,换盐虽然是最主要的目的,但华城是各村落大交换的地方,除了必需品盐,还有治病必需的一些药材,各人临来时自己带的一点私货,还打算给家人换上一些新奇物件的!
这盐一下子涨这么多,别的东西岂不是也要跟着涨了?
“今年来交换的村落好像比往年更多,所以带来的肉和兽皮也就多了。”
石林村民们面面相觑,一时之间都有些傻了眼。
江易跟石柱使了个眼色,从自己的筐子里取出了一个小袋子。
石柱一看就认出了,这袋子是装草籽专用的。
他顿时精神一振,接过那袋子,满脸神秘地在池大面前一晃。
“池大,我这里有比果子蜜还要珍贵的好东西,你换不换?”
第80章 木神时代(31)
半个小时以后, 池大捧着木碗,看了看里头金黄的汤色,吸了吸鼻子, 先喝了一小口尝尝味儿。
汤汁入喉, 池大的眼睛瞪得老大,又猛喝一大口。
旁边的池青,眼巴巴地看着池大,“舅舅,是什么味儿啊?”
虽说他们都是华城人, 比普通的外来村民们见识得多的多了,可时代所限,食物的种类撑死了也就那些,更不用说,华城里的城民大部分都不去采集和打猎,食物基本全靠外来人交换, 那新鲜度和美味度也就要差了一点。
石柱又端起陶锅, 倒出来半碗米汤,递给池青。
“这是我们村子独有的好东西,熬成汤以后,老人小孩都爱喝, 还能给病弱的人补身子,要是再加些果子蜜,哎呀!那才是美得很咧!”
说着话池大已经把那碗汤一饮而尽。
他摸了摸肚子, 感觉确实比喝白水或者肉汤要舒服许多。
至于说,是不是像石柱说的那样, 这汤能给病弱的人补身子就不知道了。
不过若是能换上些, 可以拿到大巫那儿, 请大巫看看是不是真有这么神奇。
“这个啥来着……”
池大还没说完,旁边石柱赶紧给接上话,“仙米,这叫仙米……”
江易把视线瞥向一边,尽量不露出笑意来。
好家伙,他只是告诉石林村民这个狗尾巴草籽可以叫米,石柱大哥就直接给加了个仙字!
一下子就显然很贵很高大上了。
池青这会儿也把那半碗汤给喝完了。
她两眼亮晶晶地望向舅舅。
她还从来没喝过这种清香扑鼻,一星半点的肉腥味都没有的汤!感觉肚子里暖洋洋的,太舒服了!
快换啊!多换点!这样就可以带回去给老奶奶和小弟小妹们喝了!
反正她家的盐多的是,阿妈和二舅舅,还有她大哥二弟,天天都泡在盐湖边上制盐。
这盐又不能当饭吃!
池大轻轻对侄女点了点头,让她先稳住,就笑眯眯地跟石柱讲起了价。
“石兄弟,这还的确是个好东西,不如就一换一如何?”
石柱一脸的为难。
“池大兄弟,不是我不想换啊,实在是这仙米,在我们村子里那也是极少见的,要跑遍了丛林才能采上一点点,还得想办法脱粒晒干,一道工序错了都不成。我们这些壮年人,平时哪里舍得喝呢,都是给家里的幼儿老人补身体的。这次来华城,也就带了三五斤啊……”
跟着池大进来的几个石林村民们,看地的看地,或者就东张西望,都怕自己的眼神泄露了实情。
石柱其实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这仙米虽然确实产量不高,但并不难弄啊!
在他们临来时,好几家的狗尾草都成熟了,就算一家弄个三四斤吧,要是能一换一,就是三四斤的的盐啊!
以往他们得背多少肉才能换到这些盐的啊!
难怪村长和大巫说过,种地养殖就是石林村以后要走的正路呢!
讨价还价了半天,最后池大开出了二换一的条件。
两斤盐换一斤仙米,这个价,让其他的石林村民听了,心里都乐开了花。
即使这样,石柱也没全换了,只拿出三斤仙米,得了六斤盐。
除了仙米,石柱又拿出四斤果子蜜换了四斤盐。
此外,二百来斤果干换了十斤,二十块细麻布,换了二十斤,五百斤鲜肉换了十斤。
他们这次来,是打算最少换一百斤盐的。
这样带来的物资还有一多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