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9


的权利剥掉,换成闲职或者直接让人致仕归家——”

赵匡胤总算觉得之前的憋闷稍稍散了一些。

嗯,这些确实是他做的,也是不怕人听的,算是“阳谋”吧,他的杰作。

总算没白费这么多心思。

唐,贞观时期。

李世民摇头。

转运使……看着是只加了一道环节,但其实大大限制了地方的“财政自主”权,理论上是好的。但这个其中,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时间等,都不是小数目。

而且只听李晓诗现在透露出来的,枢密院,知县知州,转运使等,就已经多加了好多官员。

他不认为赵匡胤会做到这样就结束,没听李晓诗说么,这是“在武将问题上”——那文臣呢?三省六部制大改了,又会多添多少官员?

这都是祸患。

李晓诗也正好说到这里:“皇权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当然不可能是只有武将啦,文臣上也有改革的。”

“在中央,为了防止宰相的权利过大,宋太.祖采取了分化权力的做法,把单个的宰相变成了多个宰相,从而削弱相权,而他的后继者也很好地把这一做法继续延续了下去。据记载,宋太.祖时期,他的宰相有六个人,到了宋太宗时期,宰相有九个人、宋真宗时期,宰相有十二个人,宋仁宗时期,宰相有二十三个人——”

悠然端起茶杯品茶的赵匡胤一口水喷了出来。

多少??

多少个??

李斯感慨:……真多钱,真多人啊。

这都养得起。

要是他们陛下也有这么多个人,是不是上上下下就没这么忙了。

不过二十三个还是太多了。

要是有二十二个同职位同僚……呃,那他肯定是要花很多功夫去跟这些同僚“争宠”的,根本不能全身心投入到为陛下尽忠的事情上。

算了,算了,还是现在这样吧。

“除了这样,像是枢密院分出宰相的兵权、又有三司分散宰相的财政权等,在宋朝,宰相其实已经根本没什么权利了。”

“地方上,那些被派下去各个州府的州县长官,也和将领一样,会被频繁调动,规定的是三年一任期,并且还不能在自己的故乡任职——除此之外,还设置了通判等职位,用来制辖分散知州的权利。”

这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就是一本实实在在的皇帝玩弄权术制衡官员的实录,虽然听起来离谱,但对于皇帝想要的,还确实是能一定程度达成的。

“种种制度和措施,让武将对中央皇权的威胁降到了最低,再没有了武将兵变的事情发生,两宋全程,也只有过一次兵变。所以也有人说,在赵匡胤之后,再没有一个短命的王朝出现了。”

“而和抑制武将同时的,是大力发展的文教事业,宋朝大夫增加了科举的录取名额,进士不仅当官从优,晋升速度还非常快、同样文官地位的提升,以文掌武、以文抑武的风气逐渐形成。科举制的发展让五代十国旁落的读书习惯重新兴起,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之后宋朝科技发达、文化繁荣、在文化艺术领域鼎盛一时的昌盛局面。”

“而宋朝经过这些,不仅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还彻底杜绝了武将跋扈的兵变政移情况发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狼狈擦擦嘴角的水,赵匡胤脸色总算好转了不少。

还行,虽然可能过程和他设想的不一样,但期望彻底消除武将叛变、以及皇权旁落问题的初衷总算是达成了。

还让整个大宋都爱上了读书,是好事啊。

欣慰。

可李晓诗却还没说完,根本不给他喘息的时间。

秉承着课本内容讲完、就该说点课文以外内容的原则,李晓诗声音不变,很淡定地把课本暂时没有说到的这个政策的弊端讲了出来。

她合上课本:“刚刚我们也提到了,宋太.祖的一系列措施、不仅他在推行在使用,他的继任者都在‘完美’地照搬并沿用,而且是翻倍、翻数倍、变本加厉地用。在宋朝,文官主持军务、并且地位待遇都比武将高,这也导致整个宋朝期间,重文轻武逐渐变成重文抑武,这样的格局逐渐形成——就算宋太.祖的本意是为了压抑武将,防止武将跋扈,但整个宋朝的军事实力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都处在了最下的水平。”

李晓诗“危言耸听”道:“武将不仅在内要接受各个方面的牵制,连带兵打仗还要按照朝廷给出来的‘阵图’来行军布阵,严重影响束缚了将领们的指挥权、以及军事才能的发挥、对外打仗可谓是屡战屡败、屡战屡败。”

“所以,在现代,有人就会调侃,说:两宋,就是北边送完南边送,合成两送。”她用平静的语气,说出了让赵匡胤差点心梗的话,“而且像是富宋都是好听的说法了,后世人评价宋朝,更多的是用‘大怂’来代替——怂,就是那个很怂的怂,不是宋。”

“宋朝的将军们究竟有多惨呢——宋初,就有大将军写下《退将诗》,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盘花旧战袍。还有广为流传的谚语,说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可见宋朝时期的将军们悲惨到了什么地步。”

因为现在还是北宋,李晓诗没过早地把辛弃疾岳飞他们的事和诗词拿出来,只是利用课本上材料研读的部分先简单介绍了一下,然后毫不客气地开始扎宋朝皇帝们的心:“哦对了,其实宋朝重文轻武重文抑武,轻的只是将军,对于军队和武备还是很重视的。当时他们每年的军费开支就占了财政支出的七到八成,军队人数最多更是达到了一百二十多万。”

赵匡胤:对啊!!

没有轻视啊!

什么怂怂送送的,礼貌吗?

李晓诗露出一口白牙:“但是投入这么多,打不赢就是打不赢呀。”

赵匡胤:………………

秦。

蒙恬舔了下齿根,一方面觉得这样做不对,一方面也不能不认同晚唐时期以及五代十国那样的局面确实是武将的问题——而宋初的这些举措,多数还是因为太过于忌惮。

虽然有点过了,但还是那句话,不是不能理解。

可能理解不代表能接受。

在他看来,原本不用这样处理的啊。

蒙恬又纠结又不爽,只能踢飞一颗石子儿用来宣泄不痛快,然后转身命令身后齐刷刷坐在墨家新制作出来的简易“自行车”上仰头看天幕的士兵们。

“愣着做什么,都动起来!看天幕还能耽误你们骑车?——摔了的多加五里!”

把一干新兵撵去锻炼“体能”,他才重新在一边找了个桩子坐下,随手薅了根草放嘴里,狠狠嚼了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