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2


,但世家也绝对是一股不能忽视的势力,再加上汉朝使用的人才推举制度,这些世家子就越出众的就越出众,世家在这种情况下,已经默不作声就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几乎可以算是无处不在了。哪怕是‘外戚势力’,也和世家分不了关系。”

说到世家,李晓诗虽然懂得还有限,但也忍不住多说几句:“其实世家一直在很后面很后面的朝代都还有。只我听过的就有什么琅琊王氏太原王氏,清河崔氏汝南袁氏陈郡谢氏弘农杨氏……后世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这王氏和谢氏吧?”

她记的不真切,是刷视频看别人科普后世王阳明这些人的祖上时候才听了一耳朵,依稀记的几样:“王安石王阳明好像就都是太原王氏的人,听说秦朝的王翦将军和王贲将军也是太原王氏这一脉的。”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祖先了。

但也有人说琅琊王氏也是王翦将军的后代,反正又不能让他们出来背族谱,这又有谁能说得准呢,总之让大家听个新鲜就好了。

旧时王谢堂前燕后世听说过的人不少,但李晓诗这“王翦王贲是太原王氏”可就是戳到无数人的知识盲区了。

尤其是明朝的一些文人。

从秦的王翦王贲到宋明的王安石王阳明,王氏真的就如此长久?

世家不是中间还遭遇过重大打击吗?!

——结果朝代更迭了千年,世家却依旧能绵延不绝,甚至才人迭出,难道真就是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王翦和儿子互相看看,谁也没话说。

只是一想到霸业千秋的陛下这一脉最后却被屠戮殆尽、陛下无任何血脉存活延续,但他们这些做臣下的却能让血脉千万年地传承下去,还是让人忍不住有些唏嘘。

天幕上,李晓诗还在继续:“如果要分的话,当时参与击杀宦官的袁绍,其实就是可以算进外戚势力这一方的。”

“但曹操和他又不一样,曹操的祖父是宦官,所以曹操其实就是宦官这一派的势力代表人物之一了。”

“袁绍和曹操虽然自小就是朋友,但在东汉末年那样的情况下,这种对立其实也是自然而然的。更不要说在他们都变强之后,谁都想成为统一的霸主了。”

李晓诗还在介绍曹操和袁绍,但天幕前的观众们却有许多都忍不住瞪大了眼。

虽然有人清楚曹操和曹腾之间的事情,但更多的观众都是平民老百姓,老百姓们平时为了生计奔波,如果不是天幕,他们哪里会去管古代人的恩怨?

但这一听就听出不对来了。

东汉末年这时候的“宦官”和秦朝时候的“宦官”可不是一回事,他们也是知道的——这曹操竟然是宦官的孙子?

……怎么生出来的?

第59章 第五十九课 白富美倒贴

“再说这个对立吧……袁绍出自名门望族, 和外戚剪不断理还乱,那曹操又是怎么搭上了宦官曹腾的船的呢?”

没等观众们问出来这是怎么生出来的曹操,李晓诗自顾自就说下去了。

“曹腾收养了一个儿子, 也就是曹操的父亲,曹嵩。所以也就是说, 曹嵩和曹操虽然都不是宦官, 但他们是属于宦官集团的人, 和外戚的势力天生就处于敌对关系的。在世家眼里, 他们也算不上什么值得高看的人。”

不管是国演义还是什么同人游戏,现代人可能不是人人都知道曹操的内政大手子荀彧或者火烧连营的陆逊等, 却差不多人人都知道曹操。

对曹操的熟悉程度也一定和刘关张、诸葛亮、周瑜等不相上下,这点对李晓诗来说也是一样的。

又因为官渡之战曹操算是个绝对的主角,她也就多说了几句:“可能也就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 曹操也不太看重别人的看法, 他从小做事就很不按规矩来,随心所欲,这让他一直到了二十岁才被举孝廉,当了个小官。镇压黄巾起义的时候他也去了,讨董他也参加了。曹操那时候是全然的忠君爱国,一心只为了汉室,热血少年, 满腔的志向都在匡扶天下。”

匡扶汉室曹丞相,虽然很多人会觉得这说法引人发笑, 但李晓诗知道,这是她查找资料后得到的结论,确是事实。

曹操那时候真的就是一个忠君爱国根正苗红的好小伙子,除了他出身宦官集团。

曹操听到这些会如何想暂且不谈, 荀彧却是心情很复杂。

“那时候”是全然的忠君爱国,那后来呢?

……

“袁绍就不一样了,身份在那里放着,做事的风格也不同——虽然他们两个是一起长大的玩伴,可以算得上是竹马,但袁绍出身高贵,本就眼界高,平时也多和名声好的人一起,玩的做的也都是高雅的事,曹操只是宦官之后,所以他俩的分道扬镳是一早就被命运安排好了的。出身,性格,成长经历,他们原本就是要对立的。”

官渡之战后的曹操不发一言地听着,长长叹了口气。

他和袁本初……

可能真是命运安排吧。

“曹袁两股势力占据北方,沿黄河、也就是那时候的‘河水’分立。河南的是曹操,河北的就是袁绍。袁绍家大业大,兵精粮足,和曹操这种草台班子是不一样的,那是实打实的实力强大,在曹操还在为了军队和人民的吃喝精打细算发愁的时候,袁绍那边就已经算得上是‘财大气粗’了——两方对峙,谁都想把对方吞并,壮大自己的实力,一统北方。不过双方摩擦不断,却一直都没有什么比较大的争斗。一直到了公元200年,两方终于在官渡进行了决战。”

“官渡之战前,其实曹操也是没底气的,不知道要不要打这一仗。因为袁绍势力无论是精锐程度还是数量,怎么看都要远远强于自己,再加上曹操他们的军队后继无力,他也很忧愁。不过最后曹操还是获得了胜利,而且是一场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那么他是怎么拿下胜利的呢? ”

还没有经历官渡之战的位面。

袁绍冷笑一声:“我倒是也想听听,曹阿瞒那厮是怎么胜的。”

他兵多将广,人才济济,能输给曹操那个地痞流氓的队伍?

滑天下之大稽!

李晓诗从头开始分析:“把时间往回拉,回到在董卓没了的时候。当时共同讨董的目标结束,各个势力就又都散了回去,各自为政了起来。不过东汉末年和秦朝末期的时候是不太一样的,因为有君权神授和大一统做前提,所以所有势力都只是割据一方,没有谁明确要自立——大家都想当霸王,但又都不会在明面上表露自己的野心,否则就会像董卓那样,被天下群雄合而攻之。”

她想了想,举了个不知道恰不恰当、但是很形象的例子:“感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