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
李晓诗设置上传了一下,就关闭电脑去写作业了。
一周无事。
周五,赖在家里五六天的李珉终于提上行李回了学校,李晓诗也又一次打开了直播。
“大家好呀,我来啦。”
李晓诗抱了一盘小圣女果,笑着跟屏幕另一边的跨时空朋友们打招呼:“这几天过得怎么样,有没有从视频里收获什么呀?”
观众们:收获了,那可是收获太多了。
但不是视频本身透露出的,而是那些从屏幕上飘过去的字。
虽然都是零零碎碎的一言半语,但已经能让大家拼凑出太多东西了。
——比如老曹家三位的私生活,看起来不怎么“检点”啊?
再比如那个什么江东家族,一家子萌虎?他们家的小霸王虎还和竹马有点什么纠葛?
还有那个三顾茅庐才出来的先生,是不是就是之前李晓诗说过累死了的“倒霉丞相”?
……
总之,那可真是太多了。
没人跟她说收获了什么,李晓诗也没想真得到个什么答案,反正除了那些本身就知道三国的后世文人们,不管是前朝完全没接触过这些的夏商周秦汉、还是普通的平民老百姓,经过这些小视频能多少对三国有个了解就行,也方便她接下来的“讲课”了。
李晓诗翻开课本,稍微恍神了一下,感觉上次这样好好坐在这儿说课都过去好久好久了——她翻到单元索引。
“之前我们已经讲过,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有了很多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就是其中之一——这部分的内容应该就不用再说了,其实除了农民起义以外,那些被外放的州牧刺史等也都成为了割据一方的群雄,因为重重因素叠加,两汉的大一统彻底被结束了。”
李晓诗说:“我们也都从视频了解过,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华夏又逐渐走向了统一。但在这之后,西晋虽然结束了乱世,却又很快就让天下再次陷入分裂。而且这次的分裂要更惨烈、更久、更混乱。再往后的东晋、南北朝等,多个政权,多个民族,一片大混乱之中,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也逐渐频繁起来。区域发展进步,为新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这相当于是对整个单元的概括,李晓诗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但诸天万朝的观众们却都忍不住有点疑问。
还以为就是三国呢,原来三国就占了一小部分啊。
西晋东晋又是什么?
……哦哦,之前好像在史诗里有看到过,那南北朝呢?还有,多个民族,多个政权是什么意思?
这个单元,听起来很乱啊。
秦汉时期。
“被迫”养生清闲了片刻的嬴政与为了观看天幕所以借口养生要休息一会儿的刘彻都皱起了眉。
分裂、统一,又迅速分裂。
这里的“政权林立”和“多民族”,会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吗?
……最好不要是。
贞观年间。
聚在一起的君臣都精神一振。
这个过后就要到大唐了吧!!
三国人却都打起了十万分的精神。
什么政权林立,不重要。他们争取一统,把那个西晋扼杀在襁褓里,不就没事了。
所以快点来透露一点信息吧,别再是什么那种家宅**的,其他什么都行。
李晓诗也不啰嗦着吊人胃口,“东汉末年至三足鼎立再到西晋一统,这是华夏历史上第二个大动荡大分裂的时代,在后世也产生了许许多多以此为基础的艺术作品,其中元明时期的《三国演义》至今还被我们后世的人所喜爱,基本上是家喻户晓,还被列为四大名著之一,足以见证这段时期的精彩。但人人都知道的曹操刘备孙权,他们又是怎么样崛起、怎么样发展成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的呢?”
“这节课我们依然是要分成几个部分来讲,但和之前的经济思想政治什么的不同,这节课的主要脉络是几场战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及最后一个版块,三国鼎立。在说课的过程中,依然是和以前一样,可能会串一些课本以外的内容进来,但不一定都是百分百真实的,所以大家还是简单了解一下就好了喔?”
东汉末年的大大小小观众们:碗都准备好了,快点上菜吧。
就算只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那也没关系,听一点是一点。
曹操欲言又止。
上次看天幕的史书时就在官渡之战的前夕,现在官渡之战早打完了,可天幕要是再说……会不会有其他的“曹操”因此失去胜利?
算了,其他的曹操又不是他,输赢看天吧。
李晓诗道:“在说这节课的知识之前,我们要先做几个小知识点的补充。”
“在东汉末年,汉王朝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基本形同虚设,尤其是在经历了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等事情过后,统治权就更加地分裂了。而在两汉的努力中并下的西域等地也再一次失去了控制。”
“这场乱局的开端我们要从一个叫做董卓的人身上说起。董卓是凉州人,为人风评不怎么样,曾经获罪免职,后来又因为大赦天下被放出,再度掌权。当时外戚宦官争权,属于外戚的何氏一族也在这个争斗里。那时候的大将军何进和袁绍合谋要杀掉宦官势力,何太后不允许,然后就召了董卓入京,想要来借他的势力震慑旁人、为自己夺权,结果董卓还没入京何进就被宦官杀了,皇城乱了起来,汉少帝刘辩被挟持出逃,正好碰到董卓。董卓就带着天子,堂而皇之入主皇城。东汉这些人引狼入室,成功从外将董卓这匹恶狼引入了家里。”
“废少帝,立献帝,董卓自此权倾朝野。”
“但董卓的作风实在太差,不止他自己好色贪权,他手下的士兵也在城里肆意烧杀抢掠、女干淫/妇女,搜刮财物,皇城之内民不聊生。”
“于是天下就出了讨董联盟。而我们官渡之战的主角,袁绍军和曹操军,都是参与了这次联盟的人。”
三国的内容实在太碎、太广,太杂。如果按照时期来说,那么同一个时期里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多,同一个时期里说得上名字的势力也太多太多,李晓诗根本不可能把所有的都讲完,只能顺着课本的脉络来,按照大众所熟知的一些时间线,点出几件广为人知的事情来。
“董卓灭亡后,几股势力逐渐变强,成为了割据一方的霸主。其中北方有两个势力最为突出,就是曹操和袁绍。”
“袁绍属于汝南袁氏的子弟。袁氏,传说中的‘四世三公’,就是说他们家四代人里,出了好几个位列三公的子弟。包括当时动乱被朝廷清算了的太傅袁隗、太仆袁基,都是袁家人。是极有声望的名门望族。”
“在东汉时期,虽然一直说是外戚和宦官在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