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3


大人不在的这些日子,咱们尚书孙大人在衙门,你们南京查案的事得尽快报给孙大人。”

柳青也知道此事重大,不敢耽搁,之前一进院她们已经让人将南京押来的犯人送进牢里。她是此案的主审,所以此时赶紧拿了犯人的供词和拟定的刑名去找孙大人。

“柳大人。” 梁虎叫住她。

他向来只唤她柳主事,今日竟然如此客气,倒让她吃了一惊。

“梁大人有事?”

“……也没什么,” 梁虎似是有些抹不开面,“柳大人对永嘉公主一案当真没有兴趣?若是柳大人想接,那梁某就不去跟孙大人自荐了。”

他想着柳青跟沈延关系近,若是柳青想接这案子,怎么也轮不到他,不如先让柳青表个态。

柳青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

她知道梁虎一向不喜欢她,却觉得这或许是个改善关系的机会。

“其实柳某从未经手过与皇亲有关的案子,比梁大人缺了些经验,两位大人若是问起,柳某会如实禀报。不过,依柳某看来,孙大人、沈大人也不会将此等要案派给柳某。”

“如此,那梁某明白了。”

梁虎难得地对柳青笑了笑,他要的就是柳青这句话。

刑部的最后一层院子里,孙大人正坐在尚书值房里批阅卷宗。

柳青有点怕这里,这是父亲的殒身之所,她每次来此地都很怕想起那些画面。不过好在今日阴天,槅扇也没有阖上,与当日情景大为不同,她便放松地走了进去。

孙大人此前没见过她,听她自报了家门之后很高兴,问了问她破琼楼案前前后后的经过。

他已过了知天命之年,须发都有些泛了灰白,面容虽清癯,但一双乌目却很是明亮。

“做得不错,看来你给沈大人的助力不少。你可能也听说了,昨日出了桩永嘉公主的案子,方员外手头的案子忙不过来,我正在考虑是将这桩案子交给你还是梁主事。”

他说到这就停下来,也不知是不是在等柳青表明态度。

“下官全听大人吩咐,不过下官此前并没有处理过和皇亲有关的案子,许多方面或许不如梁大人有经验。”

孙大人一听就笑了:“不错不错,” 也不知是同意她的话还是觉得她不错,“……其实你的事我听说了不少,你虽然资历最浅,但是来了衙门短短几个月,就连破两桩要案。而且南京一案,圣上极为重视,你的功劳圣上也定会留下印象,日后必然还有你彰显才干的机会,”

身处公门,若总是木秀于林,其实并不好,难得他年纪轻轻地能明白这个道理,倒也是孺子可教了。

“大人说的极是,谢大人提点。” 柳青恭敬地笑道。

听这个意思,此案他应当会交给梁虎了。这样最好,梁虎那样试探她,看来是志在必得,她若是抢了这案子,也不知梁虎会如何恨她。

“……沈侍郎不是也去了南京,怎么没和你们一起回来?” 孙大人又问她。

“哦,是了,下官正要帮沈大人向您告个假。沈夫人专程来我们回城的路上拦了沈大人,说家里有急事,让沈大人立即回去。”

“沈家出事了?” 孙大人一惊。

同是在京为官,各家之间互相都知道些别家的事。据他所知,沈延的父亲之前出了远门,莫不是出事了。

“……看沈夫人的意思好像不是什么坏事,但沈夫人说此事必要沈大人亲自回去才行。” 柳青怕他误会,努力回忆着她听到的。

孙大人一怔,捋了捋硬挺的须髯,似乎突然猜到了什么,呵呵地笑起来。

“值得他家沈夫人亲自出马,可能真是沈侍郎的好事。”

……

沈延和母亲此时乘着自家的马车,眼看就要到家门口。

“母亲,您一路都不肯说究竟是何事,此时能告诉儿子了吧?”

“哦,也没什么,我好不容易让俞婆子找了两个丫头过来,不知道你喜欢哪个,让你亲自挑。”

“……” 沈延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母亲,您就为了这,让儿子耽误衙门的公务?再说儿子屋里有山茗和悦风,要丫头做什么?”

徐氏听了更是暗暗地着急。

儿子自幼就被他们管得严,屋里不给丫鬟,只有两个小厮伺候。但是儿子如今二十好几了,身边连个通房都没有,自从退了刘家的亲事之后,给他说了好几家的姑娘他也看不上,就这么干耗到现在。

“……山茗和悦风是男人,怎么能一样呢?我给你挑的这是……这是近身伺候的丫头……” 她心里发急,想点拨儿子,又不好说得太直白,“我让俞婆子寻摸好久了,好不容易才找着这么俩人,你今日必须挑一个放你屋里!”

原本她还没那么坚决,但今日见了他看那柳青时亲昵的眼神,便觉得必须得赶紧塞给他一个女人,让他好好开开窍,若是能怀上一儿半女的,就更好了。

沈延也不知道她急的是这事:“那您随便挑一个不就得了,儿子在衙门事情多着呢。”

“不行,这俩人实在差不多,得你自己挑一个可心的……哎呀,反正你一见着肯定喜欢。”

徐氏信心满满,她可是照着那个人的模子挑的,儿子必定喜欢。

“……是,母亲挑的,必定是可靠的,”沈延觉得母亲可能是年纪大了,紧张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到时候他随便挑一个放小厨房做杂活就是了,“说起来,父亲去陕西有许多日子了,还没回来么?”

“唔,回来了。” 徐氏随口答道。

“……” 沈延看向母亲,“这么重要的事您怎么不早说?丫鬟什么的有什么要紧的。”

他有极重要的事要问父亲,原本去南京前就想问的,可那时父亲已经去了陕西探亲。

“哎呀,他回来就回来呗。”

徐氏很坦然。老头子回来是好,但哪比得上给儿子找通房重要,通房若是找成了说不定能给她生个孙子,老头子能么?

儿子回家,徐氏先让人摆了饭菜。

沈家的餐桌上今日多了一道荤菜,从朴素的三菜一汤变为了四菜一汤。

虽然炖排骨的萝卜块切得太粗,足有半个小孩拳头大,蒜薹炒肉的火候不够,以致蒜薹颇有些辣口,鱼香茄子的油放少了,茄子还带着生味,但是沈家人没有半点嫌弃的意思,仍是如往常一般细嚼慢咽,吃得斯文闲雅。

沈延想着早些回衙门,便在吃饭的时候将心里惦记的事问出来。

“父亲,儿子听人说起当年钟瑞参与谋反的事,那时您还在礼部,此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据语清父亲刘闻远的卷宗里写,刘闻远当年因包庇反贼钟瑞而获罪。但关于钟瑞谋反的许多细节,卷宗里却并未写清楚。父亲当年任礼部尚书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