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7


礼部给事中张问达秉承首辅沈一贯的旨意上奏神宗,攻讦李贽。最终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在通州逮捕李贽,并焚毁他的著作。】

【李贽入狱后,他坦然说道:‘名山大壑登临遍,独此垣中未入门。病间始知身在系,几回白日几黄昏。’后来听说朝廷要押解他回福建原籍,他感慨地说:‘我年七十有六,死以归为?’三月十五日,李贽留下一偈:‘壮士不忘在沟壑,烈士不忘丧其元。’以剃发为名,夺下理发师的剃刀割断自己的喉咙而死,享年七十六岁。】

【李贽死后,马经纶把他收葬于北京通州北门外马寺庄迎福寺侧,于是李贽思想和他的墓地一同流传后世,甚至被着重保护起来。】

【万历三十八年,李贽的学生汪可受,以及梅掌科、苏侍御捐银钱为其树碑。】

【不过后世兴起一次批林批孔运动中,李贽被当作尊法反儒的英雄,加以推崇,他的著作被划归‘法家’,这又是一个另类的法家大才。】

战国晚期。

儒家的荀况已经是从先前那些神龙所展示历朝历代之景象得知自己最为看重的两个弟子——韩非和李斯,后来都成了响当当的法家代表大才。

这可是真是让包括荀子和韩非李斯这师徒三人在内的众人皆感大惊。

不过在知晓将来统一天下的始皇帝陛下居然很是喜爱法家,那这蜂拥而至,想要拜荀况为师学习到最为高端的法家精髓的人那就是数不胜数。

明明是儒家大宗却被当作法家之师的荀子:“……”

——他真的是累了!

【李贽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对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重农抑商、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

【若是明朝能将李贽思想用以改革朝纲,富国强兵那都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只要从李贽自杀身亡这件事来看,便已然看出明朝正在日落西山的衰败之象。】

【李贽深受“阳明学”支流“泰州学派”影响,且以“异端”自居。针对当时官学和知识阶层独奉儒家程朱理

学为权威的情况,贬斥程朱理学为伪道学,提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李贽诗文多抨击前七子、后七子复古之主张,公安派三袁兄弟便受李贽影响较深。晚年颇好史学,据历代正史纂《藏书》,又广泛收集明代资料撰写《续藏书》,对传统史学观点有所突破。】

【李贽对被封建统治者奉为金科玉律的儒家经典和孔孟之学进行抨击,对儒家经典的《六经》《论语》《孟子》表示了极大的轻蔑,认为这些不都是圣人之言,是经过后人吹捧拔高形成的,不能当做万年不变的真理。】

【李贽还认为这些著作是当时懵懂弟子,迂阔门徒随笔记录,大半非圣人之言,即使是圣人之言,也只是一时所发之药石,不能成为‘万事之言论’。】

【在明代晚年,当时的思想家李贽,他崇尚儒家学说,但反对当时把程朱理学作为评价是非的唯一标准,强调为社稷民生着想、关心百姓生活才是‘真道学’,提倡个性自由、官民平等和男女平等,在神州大地思想史上独树一帜也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1)便是让孔子和朱熹等人过来,那李贽的思想也是正确的。】

【尤其是在女子已经受到纲常伦理和道德捆绑的时代,单是缠足和禁止寡妇再嫁,要守贞拿贞节牌坊,最好就是丈夫一死就殉情这种愚昧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不道义的陋习。】

【而从古至今,敢为女性发声的人不多,李贽却一反常规,他不仅明确提出‘男女平等’这个说法,还在自己的著作《初潭集》中,提倡‘论才不论性别’——人有男女之分,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

【女子并不是整天待在闺房中,就一定见识短,而男子行走江湖游走于官场,也不一定见识长,毕竟古往今来的奸臣小人汉奸也不在少数。】

【而就是因为曾经出现过才女和女帝,那就能证明很多女子通过读书,才识并不属于男子,就因为如此让男子‘羞愧流汗,不敢出声’。】

【与其提升自我,不如诋毁女子,这就是愚昧之人的选择。可在我看来,女子一旦获得了和男子相同的学习条件,取得的成就,不一定会比男子低。】

【比如李贽就曾在自己的著书里举

例说,王后邑姜,周文王的老婆,唐朝才女薛涛都是伟大的女子。更甚至还有女帝武则天,宰辅上官婉儿,女将军平阳昭公主,她们从来都不比男性愚笨,因而歧视女子的男子才是真的愚笨。】

西王母显然是真的很看重李贽,谈话之中皆是赞誉,还大肆赞扬李贽鼓励女子自由与解放,并敢于在实际行动中,向伦理纲常发起了挑战的伟大行举。

还有李贽开办书院,不仅收男学生,也收女学生,比如梅澹然,女尼自信、明因和善因等。李贽和这些女弟子往来自若,谈笑风生,从来不因为她们是女子,而有所避讳。

而对于这些女子的自由学问,李贽也尽力指导。

【如李贽者,方为真正的良师益友。】

【尤其是李贽和梅澹然的友谊,更是成为千古佳话。只是李贽这种在当时看来十分惊世骇俗的思想,严重触犯了那些明朝卫道士们的底线,在不能被世间包容的同时,也被当地的理学门徒,大骂李贽‘宣淫败俗’,伤风败俗,攻击李贽的女学生‘妇女见短,不堪学道。’】

【这些愚昧之人后来更是变本加厉,私通官府,对李贽进行了一轮轮迫害,就连李贽最好的几个朋友,也毅然决然宣布和李贽割席断义。】

【李贽亦是不愿妥协,于是就在当地学生的支持下,奋起反抗,甚至一度引发了武昌的民变,但依旧势单力薄,最终被驱逐出湖广,直至殒命。】

【可以说,李贽是用自己的一生来战斗。即便是最后败了,也虽败犹荣。】

【李贽的一生彻底超越了门派之见,追求真正解放人性、解放思想的真学问,而不是禁锢人欲的‘伪道学’。而不崇拜权威,才是真正的权威。】

【李贽的生死都充满着对传统和历史的重新考虑,这也是明朝后期社会思想变革的一个十分瞩目的现象。而李贽本人,也因此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流芳百世。】

别说是历朝历代众人被李贽给深深震撼到,就连年轻的李贽都被‘自己’这种敢为万人先的壮烈行为给震惊住。

当然在震惊之外,那就是李贽对于自己人生道路应当如何去走,也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

西王母说完李贽的生平和那惊世骇俗的思想后,就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