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3
福老爷子担心老二真入赘去了廖家,福家少了个能挣钱的壮劳力,在前往镇上的途中就劝他:“那廖寡妇是个精明的,把你耍的团团转,老二,这夫妻还是原配的好,爹苦口婆心劝你一句,如今既然二石有出息了,你不如把秀娘接回家,一家人好好过日子,别再折腾来折腾去了。”
说这话时,他显然忘记当初福银山和叶秀娘和离的根源,是他故意找茬先辱骂叶秀娘的。
福银山脑子里不期然浮现出廖寡妇那张风韵犹存的脸。
说实在话,他和叶秀娘过了近二十年,整天对着叶秀娘那干瘪的脸和身材,早就烦腻了。
他贪图廖寡妇带来的新鲜感。
不过这份新鲜感显然比不上福二石考中童生带来的荣誉。
看吧,养子中了榜首,不但爹娘对他刮目相待,以往在他面前耀武扬威的哥嫂侄子都没了嚣张的气焰,让他整个人扬眉吐气。
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显然让福银山眷恋不已。
他不舍的清除掉脑子里廖寡妇那张脸,一脸诚恳对福老爷子道:“爹,我都听你的,有二石这个争气的养子,比人家的亲儿子也不差什么。”
福二石嘴巴笨,说话不过脑子,但福老爷子的心眼九曲十八弯的,他怀疑老二在内涵自己和老大以前宠福长杰。
好个老二,平时看着怪老实,都敢对着爹指桑骂槐了。
镇上,言诉租住的屋子前挤满了人。
从他考上童生后,所有镇民呼呼啦啦都跑来围观。
普通镇民主要来凑热闹的,而那些家中有孩子在读书的却是来向他取经,求教考童生的经验。
镇上只有胡秀才一人办的私塾,每年也就十来个孩子在读书。
这十来个孩子里未必能有一个考中。
可言诉不但考中了,还是第一名,这显然刺激到其他学子的家长了。
“叶大娘,能不能请教一下您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我家小孩脑子很聪明,就是静不下心来读书,该怎么管教?”
“我家的考了两次没考中,一进考场就紧张,有没有让他放松的办法啊?”
……
叶秀娘不太会应付这些人,镇上愿意送孩子读书的,一般都家底殷实,抛出来的问题令她措手不及。
她无助的看向言诉。
言诉请她先回屋,自己在门外应付镇民:“各位大叔大婶,我能走上读书这条路,启蒙老师是胡秀才,全靠他在考试前帮我辅导,辅助我考中童生,各位如果有疑问,尽管去请教胡秀才,我娘真的不懂这方面的问题。”
胡秀才?
众人一听,才想起前些日子胡秀才被学生推进河里一事。
作为一个在镇上开私塾几十年的人,一开始镇民们还对胡秀才有几分敬重,但时间一久,私塾里那些调皮的孩子经常捉弄胡秀才,把他搞得颇为狼狈,而他也没教出几个有出息的孩子,镇民们便看轻了他。
不过现在乍闻童生试的榜首是胡秀才教出来的,镇民们又一窝蜂跑去了胡秀才家。
福老爷子和福银山过来时,看到的就是这诡异的一幕。
父子二人打听了一下,才知道福二石目前在镇上名声有多大,他可是本镇五十年来第一例考中童生榜首的人,镇上威望最大的员外都亲自请他去家里做客了。
“二石!”福银山敲开言诉家门,眼含热泪喊了他一声。
言诉毫不意外福家父子找到这里,据他所知,福长杰这次还没考中童生,而福老爷子手里的积蓄差不多要被霍霍完了,现在可不就着急了么。
“福老爷子,福二叔,你们找我也是来请教考童生试经验的?”他礼貌的问。
福家父子愣了下。
“你叫我什么?”福银山满脸惊讶和失望,“二石,我是你爹呀。”
福老爷子反应更快点,发现言诉似乎有意和他们划开界限,便痛心疾首率先指责他:“二石,就算你娘和你爹和离,我们福家也养了你十五年,你居然不愿意认我们吗?”
“也是。”他做出一副老泪纵横的样子,“我们福家穷,你现在考中榜首,发达了,想跟我们撇清关系是应该的。”
那些来言诉家看热闹的镇民还没走完呢,福老爷子这番表演立刻吸引了大家,众人窃窃私语起来。
“怎么回事?”
“福二石真的连养父都不愿意认?”
“他好歹是个读书人,不至于这么没良心吧。”
听到众人的话,福老爷子心中得意起来。
在古代,读书人最重视名声,如果名声太差,考到手的功名被革除也是有可能的。
他想利用这一点逼迫言诉承认与福家的关系。
然而……
叶秀娘一摔帘子从里面出来,指着福银山鼻子骂道:“好你个福银山,我嫁到你福家二十年,每天当牛做马,寒冬腊月那么冷的天,还要接一些洗衣服的活赚钱供你侄子读书,自己吃不饱穿不暖,可你前不久嫌弃我生不出孩子,嫌弃二石跟福家没有血缘关系,把我们赶出来也就罢了,现在看二石考中童生,又想上门攀亲戚,你想得美,哪有这么好的事?”
她一连串不喘气说了这么多,说到委屈处,眼眶都红了。
“二石在福家长到十五岁,每天种地砍柴,你们可曾供他读书过?是他每天晚上不睡觉,偷偷爬起来捡堂兄扔掉的书本背书。前阵子他堂兄福长杰把胡秀才推进河里,你们福家没有一个人跟胡秀才道歉,是二石看胡秀才躺在床上病恹恹的可怜,去照顾他,才被胡秀才收为弟子,他又有些天赋,才考上童生的。”
“现在你们见他有出息了,就想来摘果子?想得美!”
众人一听这父子俩竟然是福长杰的祖父和二叔,顿时哗然。
福长杰在镇上颇有些名气,他念私塾时,没少带着同窗逃课,不是偷这家的鸡,就是糟蹋那家地里的粮食。
被人找到私塾胡秀才那里,每次都是胡秀才替他道歉。
可这孩子不知感恩,上课不好好听讲,被胡秀才批评几句,竟然把人推进水里了。
若不是叶秀娘亲口所说,众人还不知道福家事后没人跟胡秀才道歉,还是言诉这个非亲生的堂弟看不过眼,去照顾胡秀才的。
这就难怪胡秀才病了那些日子,只收他一个弟子,悉心教授了。
福银山脸上讪讪的,闹了个没趣,不知所措看向福老爷子。
福老爷子见自己父子被镇民指责,他也就在村里横了点,哪敢惹这些人,顿时瞪了叶秀娘一眼,领着福银山灰溜溜走了。
叶秀娘自从搬到镇上住,脸皮也锻炼出来了,没有以前那样懦弱。
再加上养子争气,她现在不缺钱,还有脸面,觉得这样的生活比以前舒心多了,也就不再畏惧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