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
上的。
从红旗公社到淮宁县得搭客车,车少人多,每回坐车人都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苏长河当初去县城找新销路,跑过一趟就意识到这样不行。
人挤挤就算了,货不能挤压,比如鸡蛋、水果,还有他特地包装过的山珍果篮,都给挤压坏了,还怎么卖出高价?
高师傅老家也是红旗公社的,他跑车经常从红旗公社过,苏长河一开始看中他就是因为这点。两人“勾搭”上后,如果有需要,苏长河给他消息,他从这边绕一段,帮忙捎带货物。
当然,不让他白帮忙,苏长河会按照每次捎带的货物数量给予一定的辛苦费。
一来二去,两人合作得都挺满意,如今已经不仅限于合作伙伴,也算半个朋友。
王大王二的事,苏长河就得借借这半个朋友的关系。
高师傅家算是红旗公社的地头蛇。他爹是公社某部门小干部,他妈是供销社一个副主任,家里亲朋好友不是在厂里,就是在各单位,职位虽然不高,但却有用。
比如高师傅的一个堂哥就在公社派出所工作。
苏长河还打听到这位高公安最近正和对手竞争一个升职机会。
路上,两人闲聊,苏长河就有意无意把话题往这边引。
高师傅说:“没办法,我堂哥和人家资历差不多,偏偏人家抓住机会立了功。去年下面两个村子争水,差点发生械斗,就是那人带队去制止。”
“我堂哥就晚了一步!”高师傅懊恼地说。
“事情还没定吧?高公安可以想办法也立个功啊。”
“没机会啊,咱们公社最近也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儿,鸡毛蒜皮的小事,轮不上公安,单位自己就给调解了……”
“没有机会可以创造机会呀!”苏长河佯装无意地提起某村村民被偷的事情,“先是偷亲大伯家,然后又偷村里人,乡下人存点家底本来就不容易……”
“像这样的赌徒,不事生产,为了赌资不是偷就是抢,闹得人心惶惶,对社会安定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完全可以搞个什么‘打击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的主题活动,扫除藏在乡下的一些赌窝,也算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高师傅听得若有所思,他堂哥年纪也不小了,错过这次机会,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升职。
苏长河点到即止,不用点王大王二的名字,也不用说具体哪个赌窝,高家作为地头蛇,知道的只会比他多。
很快到了县城郊外,苏长河和县供销社的人交接过货物结完账,算了今天的车费,递给高师傅,又从背篓里拎出一袋桃子和一小兜杏子塞给他。
“喏,带回去给侄子侄女吃。杏子太熟了,卖相不好,这回没收,留了几斤自家吃,你家小儿子不是喜欢?正好给你带点。”
高师傅挺不好意思的,他收了钱,给人捎过来,还收人家东西。县城供销社的水果卖的可不便宜,这么一大兜都得好几块钱。
高师傅想了想,记得他之前说过想给他闺女淘换奶粉,可惜没有奶票,他回头出差,一定要给他带两袋。
要不怎么说这时候的人单纯,苏长河他们以前做生意,送礼都成理所当然的事,哪像现在,一兜水果,几个鸡蛋,人家还不好意思。
第27章 养殖场
苏长河很有耐心,并不急着看王大王二的下场,按他俩的性子,只要他们不突然洗心革面,早晚有机会把人弄进去。
当前,他最在意的是养殖场的事,养殖场早一步建立,他身上就早一步套上保护罩。
马老爷子很犹豫,老马家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队里大多沾亲带故。老爷子在这一辈里排行第九,有时候小辈们不喊大队长,喊“九叔”、“九伯”、“九爷爷”的都有,换句话说,这都是家里人啊。
能有机会让队里人过上好日子,多分点钱,他当然愿意。可他也有顾虑,办养殖场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早几年,各个生产队有养猪的任务,他们队里有两头,有一年,不知道怎么回事,两头猪不吃不喝。当时急死他了,一天跑公社好几趟,终于把技术员请过来,结果没用,两头猪还是死了,说是什么猪瘟。那一年他们收成不好,还得拿粮食补缴猪的任务。
这猪有猪瘟,鸡是不是也有鸡瘟?两头猪他们还仔细照顾,都得了猪瘟,要是上千只鸡,伺候不过来,得鸡瘟怎么办?
到时候大家白忙活一场,女婿的钱也糟蹋了。
马老爷子犹豫好几天,还是找来大队干部以及几个辈分大的老爷子商量。一帮人关在屋里商量半天,连家里人去叫吃饭都没出来。最后直到天黑,大队部屋门打开,里面烟雾缭绕,一帮人和升仙似的。
“升仙”这个比喻是苏月根据马学文马学武描述说的,饭早好了,天都黑了,爷还不回去,他俩受奶的命令,去叫爷回家。据他们说:“爷烟袋里装的用来闻闻的烟丝都抽没了!”
老爷子烟丝舍不得抽,烟瘾犯的时候,就闻闻烟丝,砸吧砸吧烟嘴。
这回,都真刀实枪地动上烟丝了,可见会议之困难。
不知道他们最终讨论出什么结果,反正第二天,一帮人把她爸叫进去,苏月后来问她爸,给第二次会议起了个名儿,她称之为“终极答辩”。
“我也没说错啊!”
给苏月自己住的卧室终于隔了出来,床和书桌也已经摆好,马蕙兰给做了一床四件套,用之前得先洗洗。
她在院子里洗,苏月就蹲旁边和她说起打探来的消息,“爸说外公他们还整理出来十个问题,一个一个问,刚开始还好好的,后来你一句我一句全乱套了,爸还没说完,他们自己吵起来了……”
苏月想想那场景就乐,“哈哈哈不过爸那是临危不惧,以一当十,舌战群儒,让他们当场拜服,齐呼‘佩服佩服,场长必须你来当!’”
马蕙兰“噗嗤”一声,忍不住笑出声,“你爸这是躲都没躲掉啊!”
老苏还计划着把养殖场都丢给马向华他们管,他带着马向东跑跑县城,然后把销路交给马向东,他自己以后就当个技术工,动动嘴皮子,指导指导大家怎么养殖。
老苏还说:“俺们技术工种,靠的就是脑子!以后我啥也不用管,每天去养殖场转一圈,回来还能给你俩做饭。”
“这下好了,不是啥也不用管,是啥啥都得管!”
可不叫马蕙兰说中了。
养殖场要怎么办?从哪儿开始搞?养多少鸡鸭?科学养殖什么意思?马老爷子他们没见过养殖场,又怕出差错,什么都要问过苏长河。连和公社领导的沟通,马老爷子都要让他先听一遍。
苏长河无奈:“爹你就照你的平时的习惯说,围绕两个重点,第一哭穷,